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正席卷西方主要经济大国,殃及发展中国家。这是一场百年不遇的大危机。不久前召开的20国金融峰会,世界都把希望和目光聚焦中国。胡锦涛主席在峰会上发表了题为《通力合作共度时艰》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应对危机的四点改革举措,显示了一个正在崛起的东方大国负责任的态度和巧妙应对的智慧。  相似文献   

2.
《新闻导刊》2004,(6):57-57
深度报道是一种新闻报道活动,它以深刻和全面为报道理念,运用解释、分析、评论等报道方式来认识、反映新闻事实的潜层信息,灵活运用各种新闻表现方式.来阐明新闻事实因果关系、预测新闻事实发展趋势。深度报道就是在对新闻报道理念、方式和体裁的合理要素进行整合中形成、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发展一直是最重要的主题.发展报道是我国新闻媒体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动态及其成就的重要新闻形式.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报道在展示社会进步、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发展报道,是我国新闻媒体的应尽职责和历史使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每天,翻开报纸,我们都会看到大量的会议新闻。它已成为宣传和解释党的方针政策、传送某个领域或者某个方面新信息的一种主要报道形式。如果我们逢会就报,报道方式又是老套路,势必把有新闻价值的内容淹没在套话、空话和长长的名单之中。读者不感兴趣。其指导性也就大大削弱了。那么,会议报道到底如何改?首先。不能“有会必报”。会议能否成为新闻,关键在于会议内容有无新闻价值。有的会议,如“两会”、“党代会”等重大政治性会议,不论其开会本身还是会议内容都有新闻价值。而有的会议,如工作例会,专业会议等,开会本身也许没有什么新闻价值,不能成为新闻。  相似文献   

5.
典型人物报道在我国新闻传播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强大的新闻舆论引导功能。进入新世纪,典型人物报道有了新发展:典型选择体现时代精神;以平民的视角成就典型的高度;从人性化角度捕捉典型细节。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从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和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五个方面,全面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县级广播电视台地处基层,主要面向农村宣传,如何更好地在“新农村”的形势下给“新农民”带来丰富多彩的广播电视节目,这给县市级广播电视台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经济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强,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关联度越来越紧,受众对经济的关注度越来越大。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媒体应当最大限度的为受众提供角度新颖、手法独特、构思巧妙、见解独到、实用性强的经济新闻,使媒体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使经济新闻通过报道方式的创新,取得更加有效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屈志坚 《新闻通讯》2008,(12):16-18
会议新闻过滥,报道程式化、模式化,已经成为媒体久治难愈的顽症,不仅引起广大读者反感,而且严重损害媒体形象,进而影响党和政府形象。为此,早在2003年3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就曾亲自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最近,江苏省委主要领导就进一步落实中央精神,再次对改进会议报道提出了具体要求。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的今天,认真审视这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改进和创新会议报道,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幸福生活是百姓的追求目标,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匹配的理想的生存状态。当“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追求幸福的百姓诉求相一致时,新闻就爱上了幸福——“幸福”、“幸福生活”、“幸福指数”便成为媒体钟情的热词和争相报道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幸福生活的定义尚不完善,幸福指数的标准难以统一时,肩负为追求幸福生活营造良好舆论环境重任的新闻媒体,在报道幸福新闻时,暴露出碎片化、片面化、极端化的倾向,百姓时有“被幸福”的感觉。既然幸福已成为重要的报道内容,就有必要研讨幸福新闻业务,为更好地开展幸福报道提供理论支持。目前,业界和学界鲜见这方面的业务研究,本刊率先组织文章,对幸福报道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0.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民生问题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注,十七大报告更是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地方党报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高度关注民生是其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11.
在环境报道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当下,探讨环境报道的新路径与新出路成为广大新闻媒体工作者的应当之责,本文试图从拓展环境报道的新领域、利用多种媒体互组实现信息扩容、环境报道舆论功能的深度挖掘及与当下时事的紧密结合四个方面探讨了环境报道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报道既是经济报道,也是重要的时政报道. 江苏广电总台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报道中,积极引入新媒体,尝试进行新旧媒体的融合,在速度、深度、广度和靓度(表现形式)上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13.
陶伟峰 《新闻传播》2013,(12):25-26
受众收看电视新闻的习惯和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只有新手法、新形式、新语言采写新闻报道,进行新闻创新,才能不断推出受欢迎的新闻作品,让电视新闻与受众全方位对接,切实担负起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吴思佳 《青年记者》2006,(22):27-28
伴随着一些新的报道方式和思潮,如深度报道、新新闻主义的出现,纯客观报道模式受到一定冲击,一些记者开始在报道中有意识地展现自己的创作主体身份,记者的行为和思想直接构成报道内容的一部分。这便是文中所要讨论的报道主体在新闻报道中的“自我呈现”。为了使研究更为全面,这  相似文献   

15.
16.
17.
"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的概念来自西方新闻理论,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概念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主观的。这里有两层含义。第一,新闻事件是"新近发生的  相似文献   

18.
《新闻导刊》2005,(5):33-33
平民化的人物报道是把焦点指向老百姓,立足平民,报道平民,服务平民的人物新闻,这种报道方式凭着丰满的人物形象和真实生动的新闻故事得到广大受众的青睐,它是对传统报道方式的探索和发展,对报道领域与题材的开拓,由此也引发了许多新观念和新技巧。  相似文献   

19.
《新闻窗》2006,(5):1-1
在进入数字时代的今天,以纸质媒体报纸为主体的传统型报业,正向数字型报业发展。如何正确引导传统型报业向数字型报业的转型,无疑是报纸理论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吴静 《新闻与写作》2005,(10):18-18
平民化的人物报道是把焦点指向老百姓.立足平民、报道平民、服务平民的人物新闻.这种报道方式凭着丰满的人物形象和真实生动的新闻故事得到广大受众的青睐,它是对传统报道方式的探索和发展.对报道领域与题材的开拓.由此也引发了许多新观念和新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