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在审美实践中 ,审美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意象重构 ,通感鉴赏便是一种优秀的审美方法 ,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2.
在审美实践中、审美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意象重构,通感鉴赏便.是一种优秀的审美方法,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3.
论审美通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美通感是感觉的转移,审美通感可分为感觉通感、表象通感和多重通感。审美通感对于文学创作与文学鉴赏具有重要意义。审美通感的形成在于审美客体的相似相类和审美主体的各种感官的相通。  相似文献   

4.
通感意象是文艺作品中通过通感所产生的意象.所谓通感意象的“间体”结构,是指这种意象在存在方式上介乎于其他存在物之间.通感意象的“间体”特征包括两层内涵:第一层是指通感意象介乎于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之间;第二层是指通感意象介乎于其他意象之间,具有某种“意象间性”.前者是一切意象的共同特征,后者则是通感意象的特定属性.通感意象之所以具有这种“间体”特征,是因为它是一种意向对象,是创作主体意向性活动的产物.这种意向性活动,既发生在主体与客体之间,也发生在各种感知经验之间,由此产生了通感意象的独特本质.  相似文献   

5.
学鉴赏是人们通过审美思维所实现的对于学作品的欣赏和鉴别,它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是读运用化积累重建作品意象,并补充、丰富作品的意象。学鉴赏是对审美意象的再创造,是一种审美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6.
诗词鉴赏过程,是一次审美过程,是读者以诗歌为文本,通过阅读感受作者情愫,获取诗人所要表达意旨的过程,诗词鉴赏的终极目的是达到读者与文本及作者在理解层面上的高度统一。进行诗词鉴赏时,只有关注所有信息,找到有效切入点,才能达到理解上的默契。为了省时高效地贴近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笔者以为抓意象是取得这种效果的一条捷径。一、捕捉意象,研究意象,把握诗词的意象特征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是作者的主观心意和客观物象相凝聚的具体表现,是诗歌中倾注了诗人的思想与诗人主观情感的生动形象,它由情与景两个元素构成。意象是沟通诗…  相似文献   

7.
诗歌之所以能够传情依靠的是意境。所谓意境就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仔细分析这一概念.我们就会发现它实际包含两大因素、一个空间.即情与景两大因素和审美想象的空间。意境这个概念有如下特征:(一)从表现上看。它具有情景交融的特点。(二)从结构上看,它包含虚实两部分。(三)从审美上看.它具有韵味无穷的特点。总体上来说,这个概念包含虚实两部分。而且虚实互相作用。一实即可触之景也.一虚即情和情景互动而产生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8.
艺术创作与鉴赏有其共同的机制,即共同的生活经验和较为一致的艺术情趣。据此。得出艺术鉴赏中的三点“通感”。从蓄势、空白和时间性三个层面给以分析探讨,试图抽象概括出艺术鉴赏中客观存在的某种规律,从而指导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提高人们的鉴赏能力和鉴赏水平。  相似文献   

9.
感官意象图式是由人类自身积累的感官经验和贮存在大脑中的相关生活经验抽象出来的一类独特意象图武。通感就是某一个感官域的感官意象图式,投射到其他感官经验而形成的语言现象。以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理论为基础而提出的感官意象图式,可以用来解释通感现象的成因及过程,并提供研究通感认知模式的新方法、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诗词因其自身短小的特点,注定其在表现创作感情上必须借助客观物象来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作为生活表象的自然界中的各种物件,一旦进入诗词而上升为艺术意象,便具有深邃的思想启迪意义和隽永的审美意味,使读者产生广大的想象空间.因此,在阅读鉴赏时如何有效领驭这些意象就成为能否正确抓住作品创作灵魂的关键.本文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几种意象把握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通感在日常生活和文学创作中广泛运用 ,通感给人们带来种种奇妙效应与审美享受 ,对通感的研究仍有一片广阔的天地和深远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通感意象由于其具有的流通性、创造性、超越性特质而成为了艺术通感的灵魂。它具有创造功能,可以根据接近性、特征性原则创造新的意象,它所创造的超现实性变形意象开拓了人的心灵世界。在艺术活动中,通感意象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艺术作品的现实规定,为人们提供了超越现实的可能,这种超越性最大限度地拓展了人对生存世界的审美感受。对通感意象的分析使我们更加明晰艺术通感的本质,也使艺术通感对于人的发展的价值凸显出来。充分地认识并且重视这些价值有利于艺术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认知角度考察,通感是一种特殊的隐喻,其源域和目标域都是人类所体验到的感觉。文章根据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理论为基础而提出一个具体的意象图式——动觉感官图式,旨在探讨通感隐喻的认知模式,并为研究通感隐喻提供新的方法和视角。  相似文献   

14.
【应考锦囊】 提问方式:(1)诗中运用了什么样的意象?结合全诗分析意象在全诗中的作用。(2)结合诗歌分析这一意象在两首诗中的作用是否相同。  相似文献   

15.
傅伟 《现代语文》2004,(11):13-14
审美中的通感现象早已被人们所发现,并且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了出来.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心灵论>里已经提到过通感,认为声音有"尖锐"和"钝重"之分,显然他已朦胧地意识到人类的听觉与触觉之间的相通性.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也早已有了"像知了坐在森林中一棵树上,倾泻下百合花也似的声音"的诗句.十九世纪以来的浪漫主义诗人经常采用通感手法写诗,而象征主义诗人更是大量运用,"几乎使通感成为象征派诗歌的风格标志".由于我国象征诗派出现于三十年代,而且的确是受到西方现代派影响,于是就有人认为"通感"手法是从西方引进的.其实,我们只要翻阅一下中国的文史古籍,就不难发现,对通感的认识和运用,我国古已有之.古老的<礼记·乐记>中就有一段美妙的文章:"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孔颖达对这段文字的主旨作了扼要的说明:"声音感动于人,令人心想其形状如此."(<礼记正义>)可见,古人已经懂得把听觉与视觉沟通了起来.陆机的<拟西北有高楼>:"佳人扶琴瑟,纤手清且闲;芬气随风结,哀响馥若兰",诗人则把听觉与嗅觉沟通了起来.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诗难读、难教,再加上中考、高考一般不考,所以现代诗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往往得不到重视。但是一直以来,语文课本却选有数量可观的现代诗。学生读诗有困难,所以无论是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还是指导学生大量阅读现代诗以培养其纯正文学趣味的“诗教”意义出发,师生学习一些现代诗的基本表现手法,都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通感在文学研究中更多的是作为语言学和修辞学研究的对象,但仅从这个角度对通感作研究是不充分的。研究通感要在对传统的定义内容作理论批评的基础上,从文艺心理学和文艺美学的角度出发最终突破通感的修辞阈限。  相似文献   

18.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验,见到一首好诗,也知道好,甚至拍案叫绝,但如果问他好在哪里,却说不清楚。正所谓“妙”不可言。但是,今年的语高考,不仅要求考生了解其妙,还要探析其妙,并且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可信。要克服这个困难,笔以为应从意象人手。  相似文献   

19.
陈森茂 《成才之路》2011,(13):28-28
在文学作品的欣赏中,通感会带给欣赏者具体画面、声响之外的意蕴产生的美感,使诗文意境深远,情感浓郁,意味悠长、丰富,形成美的感情、美的心态、美的体验、美的效果。通感加深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可加强审美感情与审美理解,有助于文学作品欣赏时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和作品审美愉悦的体验,使心理和精神在艺术观照中得到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20.
通感作为一种人类共有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在人类认知过程中通过和语言的结合会呈现出不同的通感意象。研究发现汉英通感的认知结构共性多于差异,语言选择条件的限制是由本体喻体各自拥有的语义特征和人类的认知经验所决定的。作为隐喻性认知的通感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能将生理、心理、情感和创造性思维结合起来,生成多维感知和立体审美的语言意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