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张新 《现代语文》2007,(3):106-107
《周易》是汉之瑰宝,被儒家奉为经典,因此被称为《易经》.《周易·系辞上》有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成大业."其中所谓的"太极"就是指宇宙天地万物的根源,而与之相对应的太极图就是一对阴阳鱼状合二为一的圆体.太极又分为阴阳二气,阴阳化合而生万物.因此,太极图的内部是一对阴阳鱼,这一对鱼,一阴一阳,阴阳互补;"对立"存在,和谐平衡;但又合二为一,"统一"于一个圆,象征着宇宙万物阴阳互生互化、和谐统一的普遍规律,由此奠定了汉文化"对立统一"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2.
在《易经》中论述的关于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推演原理,已普遍为人们所接受.本文援引数学的排列原理对卦象演变过程进行重新推导,发现八卦不是由四象所生,而是由两仪所生,同时又反过来印证了排列原理有所缺漏,应加以扩展.  相似文献   

3.
宇宙之初,不过是一体浑浑沌沌的气体.并无天地之分,也无一年四季的差别,更没有万物的形迹.古代《周易》称它为“太极”,所谓太极,只是一画,一个园,一气而己.《周易》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两仪出,生万物.所谓两仪,实指天地而言,天为阳,又称乾;地为阴,又称坤,后人又有乾坤之说.天地既分出阳阴,天地相交,阴阳相合,世界也就有了万物的形迹,出现了一年四  相似文献   

4.
<正> 儒家六经之首的《周易》,凝聚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唯物辩证的方法论,深刻揭示了宇宙间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规律,在信息科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第一页。本文试图从信息科学的角度探索《周易》太极全息思维及其在气功养生中的应用。 《周易·系辞》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程颐注:“太极者道也,两仪者阴阳也,阴阳一道也,  相似文献   

5.
排列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股周之际的占卜术,较完整的文字记载则见于《易经》。“易”含变化的意思,书中称:“易有大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两仪”可用两种基本符号阳爻-和阴爻--表示,每次取两个,就有2~2=4种不同的排列,称为“四象”,即太阳=、少阴=、少阳=、太  相似文献   

6.
正好事成双,无独有偶。对称美、和谐美,是中华民族心理传统审美追求与趣味。中国传统建筑,一条中轴线南北贯穿,俨然屋舍铺陈扩展两边,竞相呼应。其实,人体结构,就是最精美的对称和谐艺术范典,是黄金分割律神性的母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以至生生不息。一分为二,不仅展现事物的对称互照,而且揭示了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  相似文献   

7.
《易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群经之首,不论是从哲学方面还是从史学方面看,都可说它是一部伟大的著述。但是,我认为《易经》还是有缺点的,单就《易经》八卦和六十四卦卦序排列,就不是科学、简单明了的。那么,按照《易经》的哲学思想:“易有太极,是(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来分析,于是得出坤0、复1…震9…坎18…兑27…艮36…离45…巽54…乾63。这和三百多年前法国数学家莱布尼兹(Lainiz)所标出的卦序:0、1、2、3……63相一致。这一卦序不是别的,正是被埋没两千多年不为人知的黄帝《归藏》卦序。何以见得?有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六十四卦》为证。最后,揭示出黄帝卦序推导公式:n=∑6m=1am.2m-1并写出黄帝六十四卦卦序新歌为本文作结。  相似文献   

8.
排列与组合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数与代数"学习领域的一部分内容.在古代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组合数学思想的萌芽,由《周易》中对卦符问题的研究——"易生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可见,排列组合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古老数学问题.解答排列组合应用问题时,我们应首先弄清楚是排列(有序)问题,还是组合(无序...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太极,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概念。"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传》中的这句话,使得《易传》成为穷尽天地奥秘的哲理书。可以说,在中国,太极基因渗透到了各个文化领域和各种事物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太极的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所不  相似文献   

10.
话说太极图     
我国哲学中的"太极"一词,首见于《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1]图1所示的分别是流行的标准太极图和古太极图.周来祥认为,标准太极图有4美:圆形的美、曲线的美、平衡对称的美及和谐有序静态的美.与之比较,周围分布着八卦的古太极图则包含着不和谐的因素,充满剧烈的流动感,呈现出柔中有刚、静中有动的壮美风貌.从古太极图到现在流行的太极图,大体上反映了从唐代以前壮美为理想日益转向以优美为主潮的历史发展过程口[2].  相似文献   

11.
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的开发,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前沿课题。本文以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开发的基本理念为指导,分析当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职业岗位和培养目标;然后结合我校实际,以国际物流、金融物流方向的工作流程为主线,确定各方向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并对物流采购管理学习领域课程开发进行实践;最后对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实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高校人事工作纷繁复杂,高校薪酬管理涉及统计、分析、协调等多项动态管理过程。运用具有强大功能的Excel可以帮助人事工作者进行简单的分析,摆脱繁琐的计算。熟知Excel相关功能,可以将之变为一种生产工具,使其在高校薪酬管理的核心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为高校决策层面的政策制定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年薪制和股权激励模式是目前在发达国家中较为流行的两种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物质激励模式,我国在国有企业中也就此进行了试点,但从国内外的实践看,无论是年薪制还是股权激励模式,都不能成为我国的统一的激励模式,从我国转轨时期的具体国情出发,在国有企业中应当推进多元化激励模式,即具体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对其经营管理实行持股多元化型,准公务员型、非持股多元化型以及承包型的激励模式。与此同时,还必须建立和完善约束机制,以遏制可能出现的机会主义风险。  相似文献   

14.
姜力  张晓燕 《商洛学院学报》2007,21(2):34-36,41
目的为了解决传统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适用范围过于狭窄,PDA/Smartphone等移动终端设备和无线网络技术在运用过程中普遍存在运行维护成本高,信息流与商品流分离等问题.方法采用无线技术在手持终端和中继器之间进行通讯,其中中继器采用TDMA技术探测各个无线手持终端有没有收发通讯请求,无线手持终端采用中断通讯方式对中继器发出的指令地址信息进行处理,并结合数据库技术、数据采集等技术.结果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技术的通讯管理系统.结论该系统能够很好的结合信息流与数据流,且成本低、可扩展性好、具有较好的移动性等特点,可以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减轻人员负担,在上海某大型物流企业的仓储管理管系统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管理必须适应新的形式,大胆改革,勇于接受新的挑战。致力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让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成为新时期中专生管理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省级国库集中支付下的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符合当前我国高校经济发展规律的管理方法。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高校需要转变财务管理理念,致力于深化高校运行成本的核算、做好风险管理、加强财务信息构建、完善内部控制、强化人员培训等方面的财务管理创新,以谋求实现持续、稳健、良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家庭寄养养育模式管理控制机制建立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失依儿童在寄养过程中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康复权等等的实现,使寄养儿童的利益得到切实落实。它的管理控制实施主体是儿童福利院,管理控制对象则是所有参与家庭寄养工作的人员。在家庭寄养中,寄养父母和儿童福利院之间的关系首先是一种委托和被委托关系。他们之间更多地是一种经济合同关系,管理方式也就只能更多地建立在一种经济关系和社区管理控制结合的制度化市场关系之上。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使失依儿童的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大学管理是一种知识管理。基于知识管理的视角,大学管理创新要充分把握其自身特点和规律,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从制度、组织等各方面系统地改造大学管理流程和内容,调动学生和教师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管理组织创新,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益;培育合作共赢的文化精神,为大学的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现状,查找制约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原因;探索民企业档案工作方法,更好地促进民营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法律理论和法律实践中对全日制大学生实习期间发生意外伤害能否被定性为工伤、学校及学生实习单位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等问题仍存有分歧。其原因就在于,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法律关系与其他群体相比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多重性。大学生在实习期间与学校是教育管理关系,如学校有过错应承担侵权责任;与实习单位是合同关系而非劳动关系,如实习单位有过错应承担违约责任;大学生在实习期间发生意外伤害不应被认定为工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