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国际女子链球成绩的突飞猛进,比赛竞争日趋激烈,对我国高水平女子链球运动员专项能力的发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通过对我国高水平女子链球运动员专项能力进行研究,并对相关训练信息进行客观的诊断与评价,及时改进训练内容、手段、方法,设定训练目标,并对训练负荷进行及时调控。从理论和实践上为我国高水平女子链球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2.
优秀男子链球运动员力量素质发展水平的评价模型与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 ,对我国 2 1名优秀男子链球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进行了研究。筛选出对链球运动成绩有显著影响的主要力量素质指标 ,建立了我国优秀男子链球运动员力量素质发展水平的评价模型 ,并指定出相应的评价标准。为科学诊断链球运动员力量素质发展水平 ,最优地控制力量训练过程 ,提高训练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2007年全国田径大奖赛总决赛女子链球前6名运动员旋转技术中单、双脚支撑时间分布,链球加速途径,重心变化等情况进行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女子链球运动员的旋转总时间较长;单、双脚支撑时间分配不合理;随旋转圈数增加,链球球速增量递减.今后延长运动员双脚支撑时间、加强快速力量训练、提高旋转速度等有助于提高我国女子链球成绩.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特尔菲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等方法从专项训练学角度研究了我国女子链球运动员专项能力结构及评价标准,建立了我国女子链球运动员专项能力指标体系、预测模型,制定了我国女子链球运动员专项能力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并列举了应用实例。为我国女子链球运动员专项能力定量监控、板块训练提供了方法学途径和条件,这种从运动专项本体角度进行方法学问题研究意义重大,有助于推动我国专项训练学的发展,特别是在多赛事的今天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三维摄像解析法,对获得2011年全国长投公开赛女子链球冠军张文秀的投掷技术进行拍摄、解析,对单、双脚支撑时间、旋转阶段时间特征、速度及加速距离变化、链球的旋转半径等进行运动学分析并与国外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相比较,收集数据并作统计学处理。从录像和数据分析中,找出张文秀旋转技术上的不足,针对问题提出了改进旋转技术的建议,为训练提供参考,为提高我国链球运动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女子链球运动员冬季准备期力量训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跟踪北京体育大学链球队女子运动员冬训期的训练,对两名运动员冬季准备期的力量训练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出了链球运动员在冬季准备期的力量训练方法、手段和负荷结构。通过对运动员的力量素质的发展变化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采取针对性的力量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优秀男子链球运动员旋转技术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高速摄影及影片解析,对我国三位优秀男子链球运动员的旋转技术特征进行了运动学分析,结果发现,我国三位优秀运动员与国外优秀选手相比,在旋转时单、双支撑时间分布、链球加速途径,重心位置变化及链球运行斜面变化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训练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部分优秀链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方法,对我国13名优秀链球运动员的12项身体素质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找出了影响链球运动成绩的6项主要身体素质及其对成绩影响的主次关系。在此基础上,与国外优秀链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进行了对比,从中发现我国链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不足,并对今后的训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与世界优秀链球选手身体形态、身体素质、专项能力及旋转速度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我国部分链球运动员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已接近世界优秀选手指标,但专项能力和旋转速度方面尚有明显差距。认为专项能力差是阻碍我国链球运动员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的主要原因;旋转速度慢是制约其运动成绩进一步提高的关键因素;而早期训练没有建立起高水平的技术动力性结构模式是我国链球落后的根源。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体育科学技术和心理科学理论的快速发展,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作为一种新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已应用于学校业余训练之中,它同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相结合,构成了现代体育运动训练的完整体系。赛前加强运动员心理训练能消除运动员各种紧张的心理状态,通过对链球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旨在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来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1.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链球技术的历史演变,全面地分析了当代链球技术及其特点.认为当代链球技术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链球教练员及运动员应学习和掌握这种技术.  相似文献   

12.
对世界著名链球运动员谢迪赫的投掷技术及相关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和研究 ,目的在于使链球运动员掌握加速时机 ,提高链球速度。  相似文献   

13.
结合实际的训练手段(表27)、(表28)是在实验期的基本训练量和测验成绩.通过三年实验观察,训练次数和训练量有所增加,特别是投壶铃等掷重专门练习,杠铃的练习形式也有变化,掷链球技术更加准确和完善.通过对优秀链球运动员三年训练的分析,可以肯定地说,由于发展速度肌力的手段和其利用率的提高相结合,全部运动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链球运动员投掷技术特点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和认识当今掷链球技术的发展方向,动用对比和归纳等方法,对俄罗斯优秀链球运动员在奥运会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的比赛录像及相关资料,进行了较全面地分析。结果表明,俄罗斯运动员掷链球技术与传统技术理论存有一定差异,代表现代掷链球最新技术。  相似文献   

15.
链球运动员身体素质与专项成绩相关关系的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强大的函数映射能力,提出了反映链球运动员身体素质与专项成绩相关关系的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克服了多元回归模型和灰色模型的缺点,在不需要事先确定模型数学表达形式的条件下,更为准确地映射出运动员素质训练水平与专项成绩之间的函数关系、并且运用建立起的神经网络模型,绘制了素质训练水平与专项成绩之间的关系曲线。从而为运动员进行科学训练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国际田坛的历史上,苏联男女投掷运动员曾多次打破过世界纪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直到今天,他们在链球、女子铅球等项目上还保持着绝对的优势.虽然他们长期以来已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和训练体系,然而随着训练的日益科学化和现代化,以及成绩水平的迅速增长,对训练提出了更高  相似文献   

17.
采用现场技术采集与运动生物力学解析的方法,对第11届全国运动会女子链球决赛前8名运动员最后用力投掷技术进行运动学研究。结果表明,掷链球最后用力技术由单支撑和双支撑两部分构成;我国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链球一直处于加速状态,但是链球速度的增量对出手速度的贡献不是很大;单支撑最后用力阶段肩髋轴间夹角较小,链球与肩轴的夹角较大,以致影响了最后的用力效果。  相似文献   

18.
结合掷链球训练的本质规律、竞技运动成绩,对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两台JVC9800高速摄影机,对江苏省3名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的投掷技术进行拍摄和解析,并对旋转阶段的单、双脚支撑时间分布、链球加速距离、髋足角、链球运行斜面、身体重心变化等进行运动学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江西男子链球运动员身体特征、身体素质和专项投掷能力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江西省男子链球运动员体重过大,身体素质尤其是速度力量素质相对偏低,专项投掷能力差距明显,并进而探讨江西省男子链球运动员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