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文化自觉,是当前课程文化学研究中兴起的一个热词,也是一个基本概念。人们对这个概念的理解有待进一步厘定、深化。课程文化自觉,不是课程理论的自觉,而是人的自觉、人生的自觉。课程文化自觉,包括三个方面:师生的生命自觉、师生的人文自觉以及师生的性向自觉。师生要完整实现课程文化自觉,可以采取三种策略:基于专注与统一,增强课程文化自觉的内力;既要旁通又要贯通,搭建课程文化自觉的通衢;圆成慧力,是课程文化自觉的鹄的。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旨在让大学生理解社会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现实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实效性不足,需要从文化自觉的角度进行反思,增强教师的课程文化自觉意识,推动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以能力本位取代知识本位,方能以文化自觉的态度在课程的研究、实施和评价中提升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课程文化自觉:实现课程改革的文化转向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本质上就是一场文化变革,当然这种课程文化不仅仅是教材文本承载的文化,更包括由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整体文化意蕴的重构。新一轮课程改革将大量的西方课程理念移植过来,这些概念、术语、理论都是在西方文化与语境中产生的,一旦放在中国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必然与中国文化产生激烈碰撞,对于长期浸染于中国文化中的教师和学生,  相似文献   

4.
校长的文化自觉有其特殊性,既有个人鲜明的个性,又有学校鲜明的个性。校长文化自觉是双重个性的统一体。如何不断提升和丰富校长的文化自觉能力,关键要靠校长个人的自我管理。校长的文化自觉与自我管理问题的研究基于以下三方面考虑:其一,学校是社会各种价值观念的中心,教育是价值交流与抉择的事业。伦理道德、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等文化方面的核心内容始终是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5.
试论课程文化自觉与创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课程文化自觉是课程研究面临的新问题。从工具自觉到主体地位,从泛科学理性自觉到科学理性,从一般属性自觉到理论建构,从二律背反自觉到必要张力,从隐性表现自觉到显性管理,从价值导引自觉到质性评价,以实现课程文化自觉的建构。课程文化创新是课程文化自觉的落实和实现。课程文化创新有自身的基本规律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6.
2009年4月,第四届中国长三角校长高峰论坛上,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提出了一个全新观点,即校长的文化自觉是教育创新的重要条件,并在本刊2009年4B发表了署名文章《校长的文化自觉与教育创新》。近一阶段以来,不少校长都在结合学校具体情况的基础上思考文化自觉和教育创新这个问题。本期,我们特别邀请几位校长来谈谈他们对文化自觉的理解和他们自己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7.
课程文化自觉的基本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程文化自觉的基本途径是课程文化自觉的核心问题。要真正走向课程文化自觉,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借鉴与批判的关系,走基于本土化的自主创新之路。课程文化自觉有三条基本途径:传统课程文化寻根,国际课程文化理解,本土课程文化生成。  相似文献   

8.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概念。校长的文化自觉是校长和他的领导团队在追求学校创新发展中对学校深刻的文化思考和积极实践,体现在校长在办学过程中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主动选择上。校长是否具有文化自觉,决定着一所学校文化发展的深度和厚度,决定着一所学校办学的质量和水平。从今天的社会大环境和教育所承担的使命来看,要格外强调校长的文化自觉,这是社会对办教育者回归教育本质提出的新期待,也是时代对“教育家精神”和“倡导教育家办学”的新要求。我们可以从下面三对关系来理解。  相似文献   

9.
课程文化自觉的"‘微'生长",既指课程文化自觉的"微课程"生长方式,也隐含在微观领域内草根性生长的意蕴。课程文化自觉是人对课程的本质、功能、规律和主体责任等方面形成的一种认识理性和践行追求,这种理性和追求表现在课程对师生性向自觉、生命自觉、人文自觉和教师课程主体自觉的催生。思想政治微课程所隐含的意向结构、期待结构所产生的吸引力以及课程开发共同体所具有的主体间性,使其成为课程文化自觉的微型生长场域。  相似文献   

10.
课程理论的文化自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自觉为课程理论提供了新的认识论视角、价值论支撑与方法论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课程理论的文化自觉过程中,本土化是其研究逻辑,并倡导课程理论的对话与课程理论的和谐共生。课程理论文化自觉的路向在于,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以跨学科方法论为参照坐标和以专门学科的研究范式为具体方法应用作为其方法论选择;以课程理论学科的终极价值为起点构建课程理论的学科体系;课程理论构建主体需要自觉觉醒其反思意识。  相似文献   

11.
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改革必然是课程文化的变革,必然是自在的课程文化与自觉的课程文化的交互作用和同步转型。课程理性是课程文化自觉的本质。课程文化自觉是在理性思维基础上确定课程的合理性、规范性和客观性的过程,其本质规定性包括理性思维、理性统一、理性态度、理性选择、理性目标,具体体现为主体性的课程文化意识、开放的课程文化胸襟、系统的课程文化结构、鲜活的课程文化生命、超越的课程文化品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任何变革得以成功的唯一条件就是参与改革的学校要能够创造出适宜变革生存与繁荣的文化生态环境。对于当前的课程改革,它所面对的实然学校文化呈现哪些表征?这些表征又是如何影响课程改革的进程?对于课程改革来说,如何通过学校文化的建设来推进改革的进程?这些是学校课程改革需要重视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认为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提出以校长的文化自觉来推进教育的文化转型与学校的自主发展,切中教育时弊。校长的文化自觉,使校长能致力于学校育人的根本,不局限于现实的体制、机制的束缚,不局限于行政力量的推动,不局限于世俗压力的干扰,根据新时期、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主动作出合适的学校教育观念、行为方式的选择。这无疑将使校长的领导力、执行力提升到新的高度,无疑将会推动学校教育不断走向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4.
地方课程文化自觉的实践策略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地方文化体是一种客观存在。地域性、民族性、人文性和针对性是地方课程的文化特征。实现地方课程的文化自觉必须坚持区域性、实用性、多元化、开放性、综合性和探究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国家课程文化自觉的实践策略,是课程文化走向自觉的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课程政策的先进文化引导、课程标准的整体文化价值建构、课程管理的弹性文化约束、课程实施中的自主文化创新,是国家课程走向文化自觉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6.
王彦 《广西教育》2012,(22):1-1
在去年启动的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主办、广西师范大学承办、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作为技术支撑单位的教师教育项目当中,有两大项目为众人瞩目,一是广西基础教育名师培养工程,二是广西基础教育名校长培养工程。这两大项目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的十大工程之内,可见这两大项目对于广西教育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与价值。这两大项目的首席专家,一位是广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栅教授、一位是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孙杰远教授,并且组建了一个阵容颇为强大的专家团队,  相似文献   

17.
校长是学校教育的践行者.在时代呼唤素质教育,社会期待合格公民、创新人才,基础教育强势推进课程改革的当下,教育面临诸多的困惑与挑战、质疑与非难.对教育自觉的坚守,是校长面临的一份考验.校长应当对自我有自觉认识,对历史有自觉理解,对社会责任有自觉担当,对办学规律有自觉遵循,对“以生为本”有自觉践行.  相似文献   

18.
"文化自觉"要求人们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充分认识本民族文化,正确确立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课程的文化属性要求幼儿园课程建设也要体现"文化自觉"的精神,幼儿园课程应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并对多元文化进行整合,同时提升幼儿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9.
"文化自觉"下的幼儿园课程文化建设具有四个基本特征:植根于幼儿园的课程实践;以文化对话为参照,教职工自觉本园的课程文化;幼儿园文化群体处于自主地位并能把握世界课程文化发展的历史趋向;课程文化以本土文化为核心,具有鲜明的园本特色.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认为,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