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起源于东南沿海的天后信仰明清时期开始在梅州传播。天后宫主要分布在村落水口处、江河沿岸和街市三种场域。水口处的天后宫体现了客家人运用神明护佑村境的风水观念;滨水(河)天后宫反映了农耕社会的客家人对水利的依赖和出洋谋生对河流的重视;街市中的天后宫则体现了传统社会神明的商业功能。天后的三种社会功能,反映了梅州从乡民社会到农业社会,再向近代商业社会、侨乡社会转型历史过程中客家人的神明信仰观念。  相似文献   

2.
天津天后宫和妈祖信俗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信仰、旅游资源,更是一种文化。天津天后宫是承载天津妈祖文化的空间载体。本文通过田野考察、文献分析和案例分析,基于妈祖信俗环境、功能和理念有所变化的现实,提出利用天后宫的建筑空间优势,结合妈祖文化产业资源、旅游文化资源、民俗资源等,从非遗保护、博物馆学、艺术学及传播学等角度,适应新时代和新生代需求保护和传承好妈祖信俗。  相似文献   

3.
“南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用的一个意象。“水”是中国文学一大母题,“南浦”意象的产生与此紧密相关。“南浦”除基于水畔的审美特质外,还被赋予了更多的“人文”与“历史”的内涵。南浦是滋生爱情的圣土,是抒发离愁的处所,“南浦”是时光荏苒、物华不再的象征,游子思妇以“南浦”咏离情别绪,政治家借“南浦”寓隐逸情怀,可见“南浦”意象的探究,对于研究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运用,提高古典文学的鉴赏能力,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安徽查济村     
安徽泾县查济村外,桑树成林,苎麻成片,翠竹遍野,稻田无际。村中岑溪、石溪、许溪三条溪水悠悠流过,溪岸绿草如茵,山花烂漫。溪上疏疏落落地散布着形态各异的石板桥,桥体斑驳,藤萝缠绕。古朴典雅的明清建筑沿着弯弯曲曲的溪水逶迤三五里,高高低低,错落有致。因是依了山水之势造屋  相似文献   

5.
送别是情感的一种寄托方式。自古就受重视,并形成了一套仪式,作为文化的一种传承下来,比如说,长亭浊酒、古道别诗、南浦骊歌、灞桥折柳等。到了信息时代,也还是这般,在三岔口、码头、车站、机场,依依不舍。  相似文献   

6.
青岛天后宫既是妈祖文化的主要载体,也是青岛重要的城市文化资源。目前,有关部门对天后宫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力度不足,旅游管理和规划亦有待完善。应进一步重视对青岛天后宫及妈祖文化的研究,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开发青岛天后宫地方特色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7.
<正>芷江“天后宫”,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对象,其建筑雕梁画栋、镌深镂空,人物造型生动逼真,花鸟鱼兽栩栩如生。但其历史记载并不详尽,清同治八年《芷江县志》载:“天后宫在河西,乾隆十三年福建客民创建祀。”县志把“天后”是何许人简单叙述一番之后,并未涉及它的历史。查阅其余档案资料,亦无论及。  相似文献   

8.
简述位于台湾高雄市旗津区的旗后天后宫有高雄地区第一妈祖庙之誉,其创建起源于闽籍渔民徐阿华先生。探讨旗后天后宫在祀奉神像、建筑艺术及发展方面的一些特色。  相似文献   

9.
《莆田学院学报》2017,(3):13-18
在介绍巽寮湾妈祖文化遗存的基础上,论述了巽寮天后宫从一座普通庙宇成长为享誉珠三角乃至妈祖文化界的著名天后宫的过程,并分析了宫庙复兴后所呈现出的多功能聚合状态。巽寮天后宫的复兴机制体现为庙宇重建、圣地分灵、传播妈祖文化、经营地方、媒介合作等五个方面,旅游市场的资本注入是其复兴的动力。巽寮天后宫的个案,部分地呈现了当下民间信仰复兴的面貌。  相似文献   

10.
泉州天后宫是泉州妈祖信仰的重要宫庙,自创建以来,就与其他水神信仰和谐共处,共同发展。明清以后,妈祖的神通扩展,泉州天后宫又融合许多民间俗神配祀,并分灵到台湾及东南亚等地。从泉州天后宫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泉州的民间信仰是在相互依存的情况下和谐发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