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历史的原因,语文教育工作者们常常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为禁忌,大多对其重视不够,这是当代语文教育的缺憾。语文教育应以文化的传承为基本手段,其中包括人文价值与伦理、修身、生活、语言等四个方面的传承,以促进学生人性的修养及健全人格的形成,对学生的精神世界施加有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教学担负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完善高中语文教学机制,在丰富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整体文化修养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体现形式,最后针对高中语文教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现状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3.
现代性是指文艺复兴以来的现代价值特征。按照福科的意思,现代性是指与现实关联的时代特征,区别与传统。西方文化中的现代性是指一种在文化传统中内在生成的但又背叛传统的独特价值、意识特征或精神形式。  相似文献   

4.
学校的历史虽然有长有短,但其发展历程却是一笔财富,是一和不可再生的教育资源.我们看到的校园古老而灵动,那些亭台楼阁,老树古藤,古碑石刻,怎能不让人感受到学校积淀的传统文化的厚实和蓬勃的生命力.还有,稳定的支持学校发展的校风、教风与学风,虽平实,却营造了优良传统、学校精神,形成了每个学校自己特定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它将对人的精神素质提高提供一种提升力,对人际关系的协调提供一种凝聚力,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教育传统文化传承不力主要表现在受教育者对传统文化知识系统、行为系统、价值系统的内化不足上,其成因除教育系统内部诸如家庭、学校、大众传媒教育及国家宏观教育决策等教育者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的文化传承,教育影响没有提供足够的传统文化原料和养份之外,还有更为深层次的社会因素.于内而言,主要是国家实力之衰弱、中国传...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不力之社会学成因(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教育传统文化传承不力主要表现在受教育者对传统文化知识系统、行为系统、价值系统的内化不足上,其成因除教育系统内部诸如家庭、学校、大众传媒教育及国家宏观教育决策等教育者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的文化传承,教育影响没有提供足够的传统文化原料和养份之外,还有更为深层次的社会因素。于内而言,主要是国家实力之衰弱、中国传统文化本身之已有缺陷、他者思想在中国之结构性内化;于外而言,主要是:他者文化、教育及意识形态之渗透、现代性之全球自然拓张。  相似文献   

7.
8.
李冰中学自承"李冰"之名起,就以传承李冰精神为己任.学校抓住李冰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契机,组建管理体系、制定方案措施,积极探寻学校传承李冰精神的载体,塑造学校文化、构建课程体系、聚焦课堂改革、广泛开展艺体等活动.同时结合对外交流宣传李冰文化,让李冰精神在学生心中扎根,确保学校传承李冰精神的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9.
藏族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优秀内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立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教育传承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对于西藏学校来说,教育者应选择适应社会发展的传承内容,拓展传承的途径,通过课堂、教育基地、校园文化和文化作品等方式传承藏族传统文化,增进各民族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并相互尊重,相互学习,进而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10.
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无论外来文化介入与否,它都存在着继承和超越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既有其巨大的优越性,也存在着固有的缺陷。我们要在继承中发展,在超越中继承,这样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11.
任何自成体系的文化,都是在传承和弘扬基础上进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也不例外。我们必须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这就需要探讨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问题,包括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原则、揭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内涵、形成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的政策保障等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论当前我国大众传媒教育中的传统文化传承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传媒教育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一环,其传承侧重点是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当前我国大众传媒教育的传统文化传承不力主要表现在受众传统文化价值系统的缺失,传播者对自身作为教育者角色的认识不清、责任不明,传播媒介形式的娱乐化、内容的媚俗化三方面.为有效发挥大众传媒教育的传统文化传承功用,我们应当克服其唯“说教“和“赢利“两种不良倾向;规范其日常文化传承行为;净化其传统文化传承的环境;提供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内容.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历史的原因,语文教育工作者们常常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为禁忌,大多对其重视不够,这是当代语文教育的缺憾.语文教育应以文化的传承为基本手段,其中包括人文价值与伦理、修身、生活、语言等四个方面的传承,以促进学生人性的修养及健全人格的形成,对学生的精神世界施加有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大学文化建设是高等院校独树一帜的重要契机,是引导对应学府学术氛围和校风建设朝着健康方向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是很多高等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既然需要开展大学文化建设,那么文化建设的根源是什么?文化建设的内容又该如何去规划?这就成为当前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去思考的问题。笔者倡导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文化建设中去,实现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领域的传承和借鉴。为此,笔者首先诠释了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由此提出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根本所在是很有意义的,并对当前高等院校大学文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由此提出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传承和借鉴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全球、中国、教育是分析当代中国教育传统文化传承的三种语境。从中国语境来看,中国文化历经驳杂生成、一统确立、吸纳同化的强盛自主发展之后,逐步进入本能抵制、部分认同、全面接受的动摇式微时期,在新千禧的近十年间,随着国家实力的提升、人们特别是国家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中国文化开始步入复兴重建时期。从中西关系这一维度来对中国文化的历史演进进行宏观考察,不仅可以廓清国人对中国文化整体发展式微情状的了解,亦可增强国人对加强当代中国教育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相似文献   

16.
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有着生命的联系,我们今天的教育只有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传承其教育目标——民族精神;内容——伦理道德,及教育方法——因材施教等中的精华部分,借鉴吸收,批判创新,才能真正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途径。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应该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然而当下的教师却出现了角色缺位问题,具体表现为教师对传承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教师传统文化知识素养的缺失、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和方式的不当。本文针对教师角色缺位问题提出有效对策,以此来推动教师践行传统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接续发展和现代化转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产生、发展、创新无不体现着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意识形态的优越性([1])。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与中国优秀文化的融合契机着手,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能够完成中国化发展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接续传承以及创新性发展,为其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占晓芳 《考试周刊》2010,(27):39-40
现代意义的视觉传达设计产生于20世纪后阶段,它拓展和取代了中国的商业美术专业。纵观设计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任何时代的设计都是与当时的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图形要素、色彩要素与文字要素都包容于文化之中,决定了其设计也被深深的烙上了民族文化的印迹。从另一层面上来说,站在视觉传达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高度,它负载着作为传承人文历史和民族文明的使命,它是民族文化在视觉的维度得以延续和发展的载体。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古代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的政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政治成果的总和。包括政治制度、政治心理、政治思想等,它能够产生和得以绵延不息地传承下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特别是中国传统政治知识分子——士人为争取广大百姓的利益而议论和辩护,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养育和传承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