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术界对"公车上书"事件中"公车"一词的含义存在不同的解释,《辞海》和《辞源》在解释该词条时出现明显失误。"公车"来源于汉代的"公车司马"。"至公车上书"与"公车上书"之间存在一个由官职和机构名称到参加科举再到专指举人的演变过程。而"安车蒲轮"是造成《辞海》和《辞源》失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将”在古代汉语中的主要语义及用法,通过对九江方言特征词‘将’的分析,指出方言词汇对汉语词汇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赵炎 《老年教育》2014,(6):46-46
所谓公车,无非是政府配发给官员的交通工具,马车也好,轿子也罢,包括今天的小汽车,其主要作用就是代步和显示官家威仪。而在古代,公车在使用过程中,还延伸出许多颇为另类的用途。  相似文献   

4.
1895年春,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等联合了1300多名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历史上称之为“公车上书”。对“公车上书”,  相似文献   

5.
6.
《左传》“外史”一职,其说有三:一是与“内史”相对,诸侯史官之“外史”;二是“外史”即《周礼》之“外史”;三是言史官身居在外.这三种看法,并不合于春秋实际,“外史”即《左传》之“史”,言外者实是与卿大夫“家史”相对应.  相似文献   

7.
嵇芳 《现代企业教育》2008,(16):182-183
文章通过对“ALL”与“都”在词性、词义、语法功能以及它们在句子中的位置等方面的分析和比较,揭示了这两个词在互译时的相同之处和差异之处。这为我们更好的掌握这两个词的用法提供帮助,同时也为对于“都”字的用法使用有偏误的外国学生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8.
西周铭文中,两见"大史寮"。由寮字在先秦时期使用的本义来看,大史寮也就是指大史的官署,大史寮在西周官制中的地位,并不如以往学者所说的那样崇高,但其地位仍不可低估,应是王朝中央政府中重要部门和机构。  相似文献   

9.
中古汉语中新兴副词“都”的语法意义比较复杂,既可总括主语全体,又可表示某种性质遍及事物全部或动作发展全面周到,还可表示对动作行为的次数或事物数量的统计;副词“都”语义指向宽泛,既可指向主语、谓语和宾语,还可指向兼语、状语;另外,副词“都”与所指对象间的位置也很灵活。正是这些特点,使得副词“都”在中古汉语中比较盛行。  相似文献   

10.
日本史学家石川祯浩著《中国共产党成立史》判定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0年11月,还以此间存在的“模仿”与“天时、地利、人和”的国际契机认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只能以“成立史”而不足以“创建史”论之。石川祯浩的判定可谓武断,态度可谓轻慢。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经历了两年多(1920—1923年6月)时间,可分为准备期、组建期、文献完备期。准备期有模仿,但并不盲从,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就是自主选择;组建期就独立自主地开展了对无政府主义的斗争;在文献完备期,中国共产党二大对一大党纲的修订,创造性地提出“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及中国革命“两步走”与国共合作建立统一战线的战略。这一系列国际上绝无仅有的创造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序章,也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伟大的创造性政党的根基。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从“不盲从”到“独立自主”,再到“创造性”的“三级跳”,生动而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有一部堂堂正正的创建史。  相似文献   

11.
段荣萍 《时代教育》2012,(19):201-202
贵州六盘水市不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还有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自然人文景观,立体气候明显,喀斯特地质地貌独特,生物种类繁多。如何借势借力实现六盘水提速转型、跨越发展?可从深层次挖掘地方特色,打造特色凉都。  相似文献   

12.
汉初王国无治粟内史,其太仓归属王国内史。在汉朝廷的治粟内史从内史中分离出来而独掌国家财政后,王国太仓才纳入国家财政管理体系,归属治粟内史。归属时间当在吕后统治时期,最早在吕后二年以后。王国太仓的主要负责人从王国选置,在纳入国家财政管理体系前,称太仓令;纳入国家财政体系后,改称太仓长。王国太仓改属中央,是汉朝廷尝试在“汉国”与“王国”关系上所做出的的重大改变,其后七国之乱没有酿成大祸与此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3.
“都”追补句是有悖于传统汉语语序的一种句子,常出现在日常对话之中。在句法上表现为追补前句子结构完整,不缺句法成分;追补后影响并改变了原句句类的性质和感叹的内容。从“都”追补句所处的序列环境来看,可分为三类:高交互性谈话中的“发起-回应位置”、高交互性谈话中的“发起位置”和扩展性讲述中的“发起位置”。从语气表达的强度来看,句末追补副词“都”的语气值处于“弱-较强-强”的一个连续统中。通过立场三角理论的分析结果可知,说话人在交际时采用句末追补副词“都”的方式是为了表达情感和评价立场,以及实施立场认同行为。  相似文献   

14.
据<后汉书>注释,<资治通鉴>所采<后汉书·宦者列传>中的"又中黄门南阳王康,先为太子府史,自太子之废,常怀叹愤"句中的"太子府史"一词应按太子府里的"史"解释为没有明确职责的"府吏",而非元胡三省所注的"太子府史掌东宫府藏".细查相关史料得知:"府"、"史"、"府史"三词各有一番来历,均有各自特定历史涵义与应用范畴.两汉时期的府吏中,只有"史"而无"府"与"府史".  相似文献   

15.
学界对都的句法、语义、语用以及语义关联问题做了大量探究,其中都的分类问题以及都在疑问句中是否可以量化疑问代词引起了激烈的争论。笔者对都的语法意义进行了总体的综述,总结语言学者们对于都存在的分歧,并就相关观点进行简要的评论,旨在对以后的研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6.
学界对"都"的句法、语义、语用以及语义关联问题做了大量探究,其中"都"的分类问题以及"都"在疑问句中是否可以量化疑问代词引起了激烈的争论。笔者对"都"的语法意义进行了总体的综述,总结语言学者们对于"都"存在的分歧,并就相关观点进行简要的评论,旨在对以后的研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通常在感冒、鼻腔发炎的时候我们才会注意到鼻涕的存在。其实,鼻腔里每时每刻都在“生产”鼻涕,一个健康人的鼻子每天要处理几百毫升的鼻涕,因此说人人都是“鼻涕虫”一点都不过分哦。  相似文献   

18.
周代负责祭祀占卜的职官称谓中,只有"史"的称谓流传至今并具有实际职能。"史"是重要的事务官。史、事、吏同源,且事、使同源。史,记事者;吏,做事者;使,派去做事者,均与事情及职务有关。"史"与"士""师"关系密切,都曾具有贵族身份、行政职事的权力与文化教养。吏的职事功能、师的教育功能和士的贵族身份及文化功能在后来分化,与早期史官群体的分化在一定程度上有着源流关系。三者读音相近,在词义和文化内涵方面存在关联——古代贵族、拥有文化知识阶层、古代官名。  相似文献   

19.
从语用学的关联理论人手来阐述预科生在“连…也/都”句式中出现的逻辑形式与语义形式之间的矛盾,从附带信息与形式关联、基本信息与事实真伪、隐含信息与情理关联、推断信息与义场关联等四种关系分析了该句式的使用规则。  相似文献   

20.
传统观点认为,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实行郡县制,即在边境地区设置郡,国都附近内地则设置县.但考古出土的战国时期燕国文物中涉及县级地方行政机构的地名资料多称“某某都”,与其他六国置县在名称上有所区别.本文利用战国燕文物中有关资料,结合历史文献,考证战国时期燕国县级地方行政单位称“都”而不称“县”,以补史书之缺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