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磊 《视听界》2004,(5):39-39
有情节才有情感从结构上讲,情感类节目应该是一篇记叙文。情感类节目最成功之处就是能打动人,而情绪的感染一定得来自于当事人向观众讲述的故事。所以,叙事是情感类节目中第一位的。观众或喜或悲,或笑或骂,都是他们在听完当事人故事后的自然流露,而不是其他手段的刻意营造。比如《欢乐伊旬园》的一档节目,当事人在叙述时很煽情,讲话都带有哭腔,可此时她的故事还没有展开,这就给观众一种莫名其妙甚至厌恶的感觉。所以说,真情的流露是铺垫出来的,而不是煽情煽出来的。既然叙事是第一位的,那么所叙之事就一定要有引人之处,这就要求我们在选题上加倍重视。一个好的选题就是成  相似文献   

2.
情感类节目因其接近性受到欢迎并逐渐成为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其带来一些新闻伦理层面的问题,比如编造事实、偏听偏信、过度曝光隐私等,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在实践中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孟伟 《中国记者》2014,(2):83-84
情感类电视节目自1997年湖南经济电视台的"真情对对碰"发轫,十几年来发展迅猛,多名列各大卫视的收视前茅。但是在赢得短期收视率的同时也打上了恶俗炒作的印记,嘉宾个人的隐私冲击着观众道德底线。广电总局在2008年、2010年和2011年三度发出"整改令",引发学界和业界深刻反思。情感类电视节目游走在商业利润与媒体责任的张力中,重拾此类节目的"公共之善"成为当前面临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4.
电视节目专题表现形式纷繁多样,纪实便是当中最为重要的一类。在此类背景下,笔者决定联合多重途径,探讨如何运用科学叙事性手法,提升纪实类电视专题节目质量。希望在此基础上,能够为日后纪实类电视专题节目系统化革新发展,提供愈加丰富的指导性线索。  相似文献   

5.
俞杭英 《视听纵横》2008,(4):99-101
近两年,叙事理论运用到电视研究中似乎成了电视文化研究的热点,融图像、声音、文字等叙事媒介为一体的电视,能现场同步地对事件进行记录描述,它已成为“人类目前所掌握的最佳叙事媒介。”  相似文献   

6.
张霖 《声屏世界》2016,(8):40-42
在真人秀节目饱受热捧的今天,若想要观众对电视节目持续保持新鲜感,需要电视节目制作者在节目中熟练运用电视叙事话语,从而达到节目效果的最大化。情感类真人秀节目中所包含的叙事元素将节目中特有的真情实感特色发挥出最显著的效应,使观众从中得到情感的置换以及欲望的满足。本文从情感类真人秀节目中的竞技游戏设置、节目剧本的叙事架构、节目参与者的角色定位以及节目矛盾的叙述来阐释叙事元素在节目编排中的重要性,从而剖析情感类真人秀节目受众的心理诉求以及此类节目的发展导向。  相似文献   

7.
如今电视谈话类节目很多,新闻的,文艺的,严肃的,或者是搞笑的,应有尽有。如果我们对这些节目进行一些分析的话,就会发现,电视谈话类节目成功与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节目的情感因素。本文希望通过分析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所必备的一些特质来探讨提高节目质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蒋晓平  房澄 《视听界》2004,(4):45-47
情感类电视节目是电视综艺节目本土化进程的必然选择。它扎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流文化与民众基本人性之中,代表了一种正面、客观、积极地反映并弘扬社会现实、社会文化、道德人伦及基本人性中真、善、美的电视综艺节目制作理念,是真正意义上的关注大众生活、关怀大众心灵的电视综艺节目,满足了社会转型期民众的内在要求,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其体现的真实电视原则和民众性特征为电视综艺节目的未来发展预示了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9.
张喜红  甘波 《声屏世界》2010,(10):45-46
情感类电视节目,以其贴近受众心灵,满足受众的情感需求.适应当前激烈的电视节目竞争而渐渐成为荧屏新宠。近年来,随着情感类节目的发展演变,不断有新的形式和新的内容呈现于受众眼前,如江苏卫视的《人间》、湖南卫视的《真情》、浙江卫视的《涛出心里话》、贵州卫视的《人生》、四川卫视的《情感龙门阵》等等。  相似文献   

10.
在逐渐完善的传媒市场之中,电视节目属于重要的竞争主体,虽然会受到很多新媒体的挤压,但是电视节目仍旧保有其发展优势。借助电视节目,可以运用图像与声音,更好地对媒体信息进行传递。电视节目的种类比较多,其中纪实类的电视节目在节目体系中占有较大比重。一般纪实性的新闻节目会以专题的形式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但是纪实类的电视节目存活的难度较高,主要是因为这类节目受到内容的限制,很难将趣味性进行展现,还会具有一定的严肃性,但可以从叙事策略方面对这类节目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1.
电视情感类谈话节目,以名人或普通人的情感诉求为看点,由于直指大众内心的情感世界,为社会转型期的人们提供了情感表达和交流的公共领域,获得受众的青睐。节目自上个世纪末在我国开播以来,2000年后就在全国遍地  相似文献   

12.
打开电视,如今情感调解类电视节目火爆荧屏:东方卫视的《幸福魔方》、江苏卫视的《人间》、江西卫视的《金牌调解》……在民生新闻和娱乐选秀节目之后,情感类节目成为又一个荧屏宠儿。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自从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初现荧屏,经历了从关注名人到关注普通百姓,从单纯倾诉型向寻求帮助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孙馨  于忠民 《东南传播》2021,(9):142-144
在如今的综艺市场竞争中,以聚焦现实人际关系、深度挖掘情感价值为核心的情感观察类真人秀异军突起,以其"第一现场真人秀+第二现场演播室"的新颖模式霸占市场.本文欲深究其迅速走红霸占市场的内在核心,将从叙事策略和价值创新两大板块着手,针对"我家"系列以及《妻子的浪漫旅行》等节目,从叙事形式技巧化、叙事主体符号化、叙事视角双重化;映射社会现实、多渠道共同构建正确价值观、提高传播效果、实现全民参与以及情感观察类真人秀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这几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也为未来情感观察类真人秀的创新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樊怡君 《今传媒》2020,(2):111-112
本文采用调查法探讨了《爱情保卫战》节目的特点,探讨该节目对众多正在转型中的情感类节目的借鉴意义,查找了情感类节目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初步改进方法:情感类节目应坚持尊重隐私和弘扬真实相结合的原则,打造突破同质化重围,注重多元化、多维度与创新性,把握媒介融合大势与新媒体传播对接,从而着力解决情感类节目的低俗化、悲情叙事、窥私严重等问题。情感类节目是各类节目研究中相对冷门的领域,本文的切入点较为新颖,同时通过分析趋势、特点等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情感类电视节目可以看作私人话语向公共领域的大众传媒扩张的典型现象,在其方兴未艾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种种问题。本从参与节目的当事人、受众和传媒三个不同视角来分析这类现象背后的负面影响,指出传媒的私人话语应适当回归私人领域,维持公共话语在传媒的重要地位,使传媒主要成为公众利益的代言人和倡导理性的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现阶段相亲类电视节目的困惑,指出相亲类电视节目需要从提高媒体公信力和公益性、节目的人文化走向和绿色收视率的提升等方面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17.
情感类电视节目的社会学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电视节目,作为一种以电视为媒介,以普通人真实经历与真实情感为内容的电视节目形态,成为电视媒体的新宠.本文在情感社会学关于情感理性化与情感商业化理论的背景下,通过质化研究的方法,力图解释这种以“私人情感公开化”为本质特征的电视文化现象何以成为可能.最终的结论是:隐私情感公开化的动因来自于媒体与当事人现实处境下的行动选择,情感电视节目是社会结构背景之下,媒体与当事人按市场逻辑行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李莎 《新闻通讯》2013,(12):34-35
私人化、非公开性是隐私的显著特征。然而在当下,隐私话语尤其是普通人的隐私借由大众媒介得以公开表达,并且这种表达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隐私话语不但构成了节目的主体,并且引发了受众对其进一步的“消费”,这在情感调解类拦目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试图以天津卫视《爱情保卫战》为例,对普通人的“隐私消费”这一文化现象进行深层探析。  相似文献   

19.
刘卓 《新闻窗》2009,(1):71-72
近年来,电视荧屏刮起一阵“情感谈话”旋风。湖南卫视《真情》,江苏卫视《人间》,上海生活时尚频道的《心灵花园》,重庆卫视的《情感龙门阵》等情感谈话类节目相继开办,私人领域特别是私人情感生活内容频繁在电视这一公共媒介上被表现,被消费,广大电视观众也对这一类节目表现出极大的欢迎,观赏热情经久不衰,俨然一副“供求两旺”的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20.
高凯  冯锐 《现代视听》2011,(12):36-39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教育类电视节目以往单纯说教的传播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电视观众的口味。为了生存与发展,社教类节目大胆创新,突破原有的电视表现手法,在分析受众心理的基础上借用了教育学、影视学等领域的理论,形成了故事化的叙事方式。这种叙事方式不仅丰富了电视节目的表现手法,而且增加了节目的趣味性与可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