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学习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把教育作为社会主要特征的社会形态,它对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乃至政治、经济等活动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建设学习型社会,现代远程教育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近世中国社会性质与社会形态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有关近世中国社会性质与社会形态问题的研究成果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 ,一些传统课题的研究有所深化 ,如围绕“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概念、“两半社会”与近世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形态等问题 ,产生了一些新认识、新观点 ;另一方面 ,拓展了一些新的研究课题 ,如有关社会形态和社会性质概念、现代化与近世中国社会形态和社会性质等问题 ,也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中国市民社会的早期形态及历史局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市民社会的早期形态表现在社会调适功能的退化;经济结构中出现新的因素;对自我主体的张扬与肯定以及各种文人团体、商人集团的产生.后期封建社会商业经济的滞缓给早期市民社会形态的形成带来很大的局限,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又使中国早期市民社会形态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社会整合模式以社会学结构主义取向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利益整合、资源整合、组织整合和价值整合等手段应对社会矛盾。随着社会形态多重转型、个体化社会的来临以及社会治理理念的流行,社会矛盾应对思维需要从静态的结构取向走向动态的互构取向,形成更加关注行动和过程的社会合作模式。当前我国各类社会合作模式都处于转型之中,未来需要在社区回归、主体参与以及道德重建等方面共同着力,实现社会矛盾应对模式从社会整合到社会合作的转向。  相似文献   

5.
"学习型社会"的挑战与高等教育的应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型社会"是一种表达终身学习理念的社会形态.较之传统型社会形态,"学习型社会"在知识、学习、学习者、时间、空间等内涵特征方面发生了实质性变化,这种变化对高等教育的目标、对象、内容和方式提出了挑战.而高等教育对学习型社会具有正反双重价值影响,应从办学理念与机制两方面做出理性的应答:从理论层面看,应明确我国高等教育办学理念;从实践层面看,应改革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机制.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的熟人社会也在悄然地进行着转变,人们行为方式以及社会规则也随之变化.论文通过分析现代社会人们在解决纠纷过程的行为特征,以此探讨现代人解决纠纷的方法与机制.  相似文献   

7.
一个以风险为特征的新型社会形态已经来临,风险无处不在。贝克对西方工业化模式负面影响进行反思和批判,认为对增长的盲目乐观将被更加审慎和全面的发展观所取代,过去的经验已不足以成为当前的依据和理由,人们当前的行为选择同时还受到对未来预期的影响,现代风险社会已经从制度上和文化上改变了传统现代社会的运行逻辑,不仅风险数量多,而且性质复合。如何应对风险?我们不得不将自己从那些过去的范畴中释放出来,并建立人们需要用的一套新的概念体系来分析新型社会风险,进而建立一种"新理性行动范式"和再造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8.
一个以风险为特征的新型社会形态已经来临,风险无处不在。贝克对西方工业化模式负面影响进行反思和批判,认为对增长的盲目乐观将被更加审慎和全面的发展观所取代,过去的经验已不足以成为当前的依据和理由,人们当前的行为选择同时还受到对未来预期的影响,现代风险社会已经从制度上和文化上改变了传统现代社会的运行逻辑,不仅风险数量多,而且性质复合。如何应对风险?我们不得不将自己从那些过去的范畴中释放出来,并建立人们需要用的一套新的概念体系来分析新型社会风险,进而建立一种“新理性行动范式”和再造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9.
一个社会形态是否应当存在,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意志,而取于这个社会的生产方式,从国体、政体、经济基础和文体等方面可确证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形态的客观存在,我国落后的生产力、新民主主义生产关系的长期适应性、私营经济个体经济的积极作用、工业化与三大改造关系等,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实践证明,“超前过渡”阻碍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酿成严重社会后果。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社会管理日益呈现出主体多元化、内容复杂化、体制扁平化、方式多样化的特征。与此同时.由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仍不完善,公共社会发展还不成熟,当前社会管理面临主体责任划分模糊,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功能难以完全发挥,传统社会管理理念受到现代治理诉求的强烈冲击等诸多瓶颈制约。积极培育公共社会,促进政府职能转型,构建政府与公共社会良性互动的合作关系,是当前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1 社会协调作为历史唯物论的范畴,所反映的是人类共同活动的适应方式,即一定社会有机体中和谐贯通而相对稳定的关系及运动状态。在社会发展的长河中,不管在一定社会形态的相对稳定过程,还是新旧社会形态的相互更替过程,都必须遵循社会协调的辨证法。马克思主义把社会有机体看成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统一体。根本性的社会协调,是指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与协调运动。生产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形态不能脱离或超越法治而存在,两型社会的特色诉求是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而实现节约资源与创建友好环境,需要法律开辟道路与巩固成果。法治理念在两型社会实验区能否深入到经济主体、人民群众、行政机关的思想文化层面,关系到实验区建设的成败。经济主体要培育依法经营的法治素养,广大群众要树立权利本位的宪政理念,行政机关要贯彻依法行政的法治观念。  相似文献   

13.
时下,网络社会已经形成一种新型社会形态或文化,学术界对它的研究主要是从社会学层面入手的。这类研究只从积极、消极方面关注网络对人的影响,而很少关注人对网络社会的反作用。如果采用人类学的思维方式,回归马克思研究社会形态所注重的主体性纬度来探讨网络社会问题,可以克服目前研究的缺陷。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应用的最终结果必将是社会知识化。知识化社会里,知识是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依据。与以往社会形态相比.知识化社会需要强化各种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5.
社会形态和历史时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社会形态的演变具有客观性,历史时期的划分具有主观性。社会演变与历史分期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相似文献   

16.
丁标 《培训与研究》2006,23(6):73-74,80
法治社会,是指以市场经济作为其活动空间的自治自律的市民主体通过契约,理性缔结各种社会关系从而实现应有权利和利益的一种社会形态,法治社会与非法治社会最重要的区别在于经济交往方式及其规范模式方面的差异。宪政国家是指为保障公民的自由权免受政府及他人的侵蚀,通过并依据宪法对政治权力进行有效限制与规范的国家。法治社会是宪政国家的基础,法治社会与宪政国家通过公法与私法适度渗透来实现良性互动,确立相辅相成的关系模式,正是法治社会与宪政国家的互动构成了宪政。  相似文献   

17.
任何社会形态中,都将追求社会长期稳定作为最终的目标,当前我国进入社会转型加快发展时期,发展过程中,伴随新的社会问题出现的同时,产生不少社会不稳定因素,对我国社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以社会哲学为视角探讨社会稳定问题,很有实际意义,可以做到从实际出发解决当前社会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相似文献   

18.
社会工程哲学作为在全球化进程曲折发展、新科技革命的冲击、社会主义运动在曲折中演进的时代背景下,对现代性及其现代社会人类把握世界基本方式的反思,既是科学技术哲学逻辑理路的延伸,又是现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整合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当代表达方式的创新。社会工程哲学汲取了现代西方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哲学、中国哲学的精华,标志着现代哲学从社会批判向社会建构的时代转向。  相似文献   

19.
人类社会之所以有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形式之分,却必须从两类社会类型的正式制度倒推演绎的范式寻求其分道扬镳史的根源,因为人类初始阶段甚至封建社会鼎盛时期都还不至于到达现在的显性"分割",到底是什么时候、以怎样的方式使同种起源的社会形态变成了现在的两种不同社会类型,且在金融危机下对其优劣的争论似乎出现倒戈现象。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分析知识社会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教师在知识社会形态之下应承担和具有的两个教学使命:面向知识社会的教学与超越知识社会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