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湾女作家笔下的眷村书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眷村文学在台湾,不仅仅意味着1987年"解严"以来愈发彰显的一种创作现象,更重要的是,太多穿越时空的家国故土记忆,太多离散异乡的人生沉浮和成长轨迹,使眷村文学成为1949年漂洋过海的一代大陆人的沧桑命运写照,成为台湾外省人政治文化认同与现实生存境遇的真实镜像.其中,台湾女作家笔下的眷村书写,更标志了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坛存在.  相似文献   

2.
就题材来讲,当代作家方方的长篇小说《软埋》,是一部讲述鲜少被文学提及的土改历史的小说。作者试图通过现实主义笔触,使影响整个当代中国社会生态的那段历史真实浮出历史地表,也使每个历史亲历者都不愿记忆、不愿讲述的那些惨痛记忆一一得以呈现。作者以此告诉读者:拒绝遗忘,才是我们面对历史的正确立场和态度。此外,从艺术特质来说,无论是作家努力营造的"双线索并行,逆时间叙述"的结构形式,言说历史的"人性"视角,还是具有传统情韵、规范汉语的书写方式,都使这部作品成为近十年来长篇小说的重大收获。  相似文献   

3.
自1909年的拉格洛夫到2009年的赫塔·米勒,共有12位女作家获诺贝尔文学奖。她们书写了以女性视角审视的历史、战争、流亡与寻根等多元主题。文章着重讨论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女作家中的两位德裔女作家——奈丽·萨克斯和赫塔·米勒亲历的流亡之旅及她们付诸笔端的流亡文学。萨克斯因希特勒对犹太民族的迫害而流亡,米勒因纳粹父辈犯下的罪恶而遭强权暴政的精神流放。总之,流亡成为两代女作家共同书写的主题,这不仅是流亡个体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的写实,而且还是后现代人类生存状态的寓言。  相似文献   

4.
在《追风筝的人》中,卡勒德·胡赛尼以阿富汗的苦难史为背景,讲述了一个爱与救赎的故事.个体的苦难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被无限放大,主人公父子在经历了沉痛的创伤事件之后,选择以逃避和抗拒来对待创伤记忆,但却依然无法摆脱创伤记忆.创伤理论认为,只有将过去与现在相融合才能治愈创伤.从这一理论出发探讨了小说中阿米尔和爸爸的个体创伤以及创伤的治愈.阿米尔通过讲述和融合最终成功地从创伤中恢复,而爸爸却始终抗拒过去的历史,无法连接过去与现在,书写完整的个人历史.  相似文献   

5.
关于张爱玲的土改书写,之前诸多论者往往从"委托写作"的真伪以及政治立场的敌友关系来分析研究,这种研究方法不可避免地遮蔽了张爱玲土改书写的艺术人生思考与艺术探索。本文从流亡文学的角度,重新探讨张爱玲以知识分子身份见证土改运动,在历史变革与个人命运、历史再现与自我反思之间、在文学与政治之间完成的自我救赎。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时代美学潮流,非虚构写作悄然影响着当今的童年书写。非虚构写作中的童年书写注重通过对儿童生存境遇、成长经历和童年精神的纪实性呈现,表达出童年的困惑、伤痛和梦想,折射出当今“中国童年”的多样性。梳理非虚构童年书写在童年成长困境书写、童年记忆的历史探寻、大自然与边地文化书写领域的集中表现以及渗透文本中的“在场”姿态和童年立场,探讨讲述中国童年故事的非虚构途径,彰显童年精神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刘英梅 《海外英语》2011,(2):200-201,203
米兰·昆德拉一直身处流亡之途,正因为如此,他对流亡下的生命存在的思索冷静、理性而又充满智慧,这是他的流亡体验和经验的高度融合。身处流亡中的他以自己的高度理性和丰富经验思索了流亡,书写了流亡,让我们发现了流亡者在书写与抹擦之间的矛盾、语言的选择与放弃。  相似文献   

8.
《英格兰,英格兰》是英国当代作家朱利安·巴恩斯以记忆为线索,巧妙地将历史、想象、身份编织于一体的作品。小说讲述了出生于英国典型白人中产阶级家庭的主人公玛莎·柯克伦从年幼被父亲抛弃、中年加入对怀特岛建构至年迈回归旧英格兰的人生经历。文章拟从身份缺失的个人记忆和文化认同的集体记忆两个方面来探析小说中的记忆书写,并认为深藏在脑海里的记忆于个人或集体而言都有着很大程度上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进而揭示出现代人类正面临的无法清晰辨认记忆与真实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为中国影视剧提供了创作素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也为中国影视剧注入了灵魂。在百年精神谱系的影像书写实践中,创作者通过再现党的历史和共产党人的抉择与奋斗,生动再现了伟大的建党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赓续与传承。中国影视剧在讲述历史、塑造人物的同时,也注重叙事手法的与时俱进。通过奇观化以及为影片注入“诗性”等手段,在提升作品观赏性的同时,也增强了观众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认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影像书写实践,具有构建集体记忆增进历史认同感,践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不同的叙述方式重述灾难历史,会呈现不同的记忆内容和代际传递效果。本文选取同为亲历者二代书写的《鼠族》和《金陵十三钗》对比,审视中西两种文本叙述方式的差异。《鼠族》采取个体叙事重述历史,通过个人视角描述亲历个体的血泪史,以体现生命的平等,激发同情与思考;《金陵十三钗》运用集体叙事呈现大屠杀事件,通过群像描写刻画被边缘化的受害者群体,进行道德批判与警示。通过文学想象书写大屠杀灾难是一种对历史记忆进行重构和传递的有效方式,不同方式的文学叙述在重构和传递历史记忆中的效果也不尽相同,期望能借鉴犹太大屠杀文学书写历史记忆的完善方式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传递方式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1.
近20年来,美国人文学者从文化研究视角出发,围绕着"犹太大屠杀"等创伤性历史事件的媒体表征问题提出了多个"媒介记忆"理论,探讨了文学、摄影、电影及其他各类媒介和"记忆"之间的关系。本文旨在介绍三个相关理论("多向度记忆"、"假肢记忆"和"后记忆"),并指出上述理论对于国内开展"南京大屠杀""抗日战争"和"二战时期犹太人流亡上海"等重大苦难历史事件媒介记忆研究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作为记忆的风景"与"作为文化表呈从而模塑个人身份认同感的风景"的角度开展文化风景研究。通过对明末流亡文人钱邦芑隐居贵州遵义市余庆县蒲村他山的个案考察,分析钱邦芑如何通过记忆的媒介连接过去和现在的风景,对风景行使命名、想像、挪用、再造、复制、书写和再现等权力,将江南家乡的园林风景移植到一个遥远的边陲之地,从而构成他表达个人身份认同感的特殊途径和对抗清朝政权的独特方式。  相似文献   

13.
《红旗谱》:民族国家的历史革命化叙事范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旗谱》作为一部新中国革命历史长篇小说.不仅是新中国革命历史记忆的书写.而且将历史的进程革命化了:历史被纳入革命的意识形态中予以见证和讲述.成为叙速的“主体”,直接由后台走向前台.作为人物的阶级身份、成长历程直接见证革命历史记忆中“英雄时代”的社会秩序、人格化想象。它呈现的是一种对于崭新的现代民族国家历史革命化叙事文本,是对社会秩序合理性的一种文学体认和确证。  相似文献   

14.
创世史诗是民族的集体记忆在历史延续和流变过程中不断沉淀和积累的结晶,具有历史的性质;同时,它往往以幻想的艺术形式来解释天地、万物、人类以及民族的起源,具有诗性的气质。流传在云南楚雄双柏地区的彝族创世史诗《查姆》就是通过对历史记忆和审美想象的集中书写,表达了极富生态文化内涵的观念内容。  相似文献   

15.
米兰.昆德拉的小说《无知》中有一条隐含的线索:记忆-回归-流亡。因为集体记忆和个人私密空间记忆,人们渴望回归。寄希望于伟大的思乡者尤利西斯等模式的回归。《无知》中诸多主人公进行了尝试,回归仍是无望,被迫流亡。通过线性解读,昆德拉这一类人的存在获得了彰显。  相似文献   

16.
米兰·昆德拉的小说《无知》中有一条隐含的线索:记忆-回归-流亡。因为集体记忆和个人私密空间记忆,人们渴望回归。寄希望于伟大的思乡者尤利西斯等模式的回归。《无知》中诸多主人公进行了尝试,回归仍是无望,被迫流亡。通过线性解读,昆德拉这一类人的存在获得了彰显。  相似文献   

17.
台湾居民有闽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及原住民四大族群,其中闽客两大族群互动最为密切,尤其是械斗频发。清代台湾开发过程中,闽南人与客家人因官府的"分而治之"战略、经济利益的纠葛和族群气类的差异而时常发生大规模的分类械斗。闽客的械斗给台湾民众的生命财产、社会安定及文化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了解清代台湾的闽客械斗,不仅是了解清代台湾历史的重要环节,而且还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和分析当今台湾族群政治。  相似文献   

18.
眷村书写,事实上是从后设的角度所作的界定与分类,它是在眷村行将消失的时候,眷村第二代为留住记忆而创作的体裁各异的作品。眷村文学不仅记录了眷村从兴建到拆除的过程,对台湾社会和台湾文学具有积极而重大的影响,而且从历史、家族、文化等方面展现了与大陆割不断的血脉联系。  相似文献   

19.
1990年以来,一批女作家以边缘的姿态对革命历史进行了重新书写,她们通过凸显女性生活来淡化革命,在对女性创伤记忆的揭示中反思革命,表现出鲜明的批判意识和明确的性别诉求。但不能忽视的是她们对革命历史的书写处于中心与边缘的夹缝中,显露出他者眼光下的理性焦虑与主体迷失。  相似文献   

20.
萨尔曼.拉什迪在《午夜之子》中所采用的跨界、碎片般的视角与作者长期的飞散(diaspora)经历密切相关。《午夜之子》展示了飞散者试图通过书写来完整自身历史、回归家园的努力。同样,碎片式的视角也给予拉什迪以独特的视角来重新解读历史和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