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彩夺目的景泰蓝是我国的特有的传统工艺品,几百年来博得了国内外人士的高度赞美和喜受。早在1904年美国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上,我国的景泰蓝工艺品就荣获过一等奖。我国现存的景泰蓝,年代最早的是明代宣德年间的产品。而景泰蓝工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明代宣德时期遗留下来的景泰蓝制品技艺已相当成熟,风格淳厚粗犷,自然豪放,纹工纹样质朴有力。在宣德年间的工艺基础上,到了景泰年间(公元1450年至1456年),景泰蓝得到了高度发展。艺术手法、制作技术、工艺质量等方面,都有新的提高,制品端庄古雅,规模远远超过前代。当时,除了大量制作宫廷…  相似文献   

2.
《甘肃教育》2008,(2):F0003-F0003
景泰蓝作为一种美术工艺品,是在铜器表面上以各色珐琅质涂成花纹.花纹四周嵌以铜丝或金银丝.再用高温烧制而成。这项工艺始于明代景泰年间.由于初创时只有蓝色.所以叫景泰蓝。现在虽然各色俱有。但仍然使用以前的名字。景泰为宣德之子。宣德非常重视铜器冶炼.而景泰在铜器的基础上.结合瓷器的特点,创制了景泰蓝。创制成功之后,朝野达官贵人极为钟爱.御用陈饰大量使用景泰蓝.其种类繁多数不胜数。成化年问景泰蓝得到了继承发扬,所以景泰蓝在景泰和成化两朝最为常见。其后历代虽仍然烧制,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语文组里有位老师家有藏品,有两只景泰蓝手镯,(一只景泰蓝袖珍杯、一只铜漆器花瓶)在教授《景泰蓝的制作》(苏教版必修五)这篇文章时十分有用。以下是两个课例:课例一(片段):师:请大家把书翻到前面的彩页部分,这里有一件景泰蓝制品——掐丝珐琅三环樽(简要地介绍了景泰蓝),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景泰蓝是如何制造出来的。生:哇,真是漂亮!(众声)师:这是一篇典型的说明文,文章按照景泰蓝制作的先后工序,详细地说明了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和方法。接下去,就请大家速读全文,找出文章中有关景泰蓝的制作工序。(不  相似文献   

4.
[教例简述]这是宁云平老师的一个教例(见《中学语文教学》1996.9.P24)。主要教学内容如下:1.巧设情景,引发参与兴趣。①教师:我们将以班为单位组织景泰蓝制作管理者协会,设三个部门:生产部、财务部、公关部,请同学们自由组合,老师为“董事长”。②全体“员工”的任务是:了解景泰蓝,了解景泰蓝的制作。(同学们整体阅读课文)  相似文献   

5.
《景泰蓝的制作》是叶圣陶在1955年参观北京市手工业公司实验工厂以后写的一篇说明文,被收集在1958年出版的《小记十篇》里。景泰蓝,也叫“珐琅”,是从明朝宣德年间开始制作,到景泰年间才广泛制作,故被称为“景泰蓝”。是北京驰名中外的特种工艺珍品,工序复杂细致,技艺精巧繁难,产品既可以观赏又可以使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试用<语文>教材,分别指出<蝼蚁壮歌>和<景泰蓝的制作>的错误.  相似文献   

7.
景泰蓝景泰蓝又叫掐丝珐琅,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的工艺。制作景泰蓝先要用紫铜制胎,再用扁细的铜丝在铜胎上粘出图案花纹,然后用色彩不同的珐琅釉料镶嵌填充在图案中。这道工序完成后才反复烧结,磨光镀金。可以说,景泰蓝的制作工艺()运用了青铜工艺,()利用了瓷器工艺,同时()大量引进了传统绘画和雕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北京是景泰蓝技术的发源地,现存最早的景泰蓝多为仿古青铜器皿,尤以明朝宣德年间的出产最为精致。到明朝景泰年间,即1450年到1456年,工艺家们找到了一种深蓝色的蓝釉材料,用这种材料制作的工艺品端庄富丽,沉…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先生的《景泰蓝的制作》,写于一九五五年,后来收在百花文艺出版社一九五七年出版的《小记十篇》里.这篇约两千五百字的说明文,有事有情,容量很大.它说明了景泰蓝的全部制作过程,揭示了景泰蓝的制作特点,同时对我国手工艺工人非凡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艺洋溢着热烈赞颂之情.文章笔致细腻,文字朴实,语言通俗,读来生动感人.  相似文献   

9.
《景泰蓝的制作》一、给加点的字注意: 尽打尽打掐丝白芨浆禁得起釉料硒椴木蘸水二、景泰蓝的制作共有几道工序?请依次写出各道工序的名称,并说说作者突出了它们的什么特点? 三、作者为什么着意写景泰蓝的制作过程而不着重介绍各种各样的景泰蓝制品?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诚然,文学创作的合作者的劳动,是不  相似文献   

10.
一、学习要点学习本文应着重了解并掌握说明文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此外,还应弄清楚作者为了准确、通俗地说明事物,如何抓住最有特征的工艺程序,有主有次地把景泰蓝的制作表现得十分具体、明确的。二、训练与自测 (一)本文说明景泰蓝制作的过程,有详有略。“掐丝”、“点蓝”这两道工序介绍得较详,有些工序则较略。为什么要详写“掐丝”、“点蓝”这两道工序呢?下面的几种说法,你认为哪些是对的? A、说明事物必须抓住其特征,而这两道工序最能  相似文献   

11.
(一)景泰兰实物(图附后) (二)景泰兰的有关常识 (1)景泰兰的由来景泰兰又名“掐丝珐琅”,是中国传统金属工艺中综合发展而成的一种多彩而坚实的瓷(珐琅瓷)铜相结合的优秀工艺品,为中国北京所特有,独步世界,享有盛名。“景泰兰”名字的由来,是由于这种产品在明代景泰年间(1450——1456年)生产的较多,技术精湛,同时由于产品花纹基色多用“月兰(淡兰色)”、“宝兰(深且发亮的兰色”而著名。因此它和中国的“唐镜”“宋瓷”一样,是作为一个时代的一种工艺品的代表而得名的。 (2)解放后景泰兰工艺的发展建国以来,景泰兰技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首先在色彩上增加了不少种新珐琅釉料。诸如:豆绿、玫瑰紫、咖啡、蛋黄、湛兰以至金星料等,使色彩更为绚丽,现在多数产品都  相似文献   

12.
职业高中语文第二册中的第九篇课文《景泰蓝的制作》是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社会活动家叶圣陶先生在参观北京市手工业公司实验工厂后,于1955年3月12日写的一篇说明文。该文历来被选作高中语文课中说明文体裁的典范之作。课文逐一介绍了制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镀金等六道工序的每一道工序的制作过程,使学生通过阅读能初步了解景泰蓝的制作的情况。作者按景泰蓝的制作顺序安排,抓住每道工序的特点,详略得当地加以说明,语言通俗、平实,读起来朗朗上口,还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使课文内容丰富,知识面广。去年7…  相似文献   

13.
用高科技材料和印染技术把蓝印花布的美感体现在产品的内外包装上,通过创新设计来提高蓝印花布情感意境与文化意境的表达,提高产品的诱目度,诉求蓝印花布“蓝白相映”这一中国意象的视觉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的发掘与创新.把蓝印花布引入高等院校艺术类课程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实用价值.把中国传统蓝印花布的设计语言应用在产品包装的教学内容还未见报道,把它引入艺术类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是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景泰蓝》参考答案1.既……又……又……或既……又……还……造句略。2.精巧依旧3.因为景泰蓝的制作工艺运用了青铜工艺,利用了瓷器工艺,同时还大量引进了传统绘画和雕刻技艺,所以堪称它是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中年级边读边练高年级边读边练《鞋匠的儿子》参考答案1.卑微傲慢赞叹2.虽然但如果那么虽然但3.林肯总统批评讪笑诽谤自信潇酒自由4.第一层(第一句):我会如父亲般为大家修鞋。第二层(第2句):父亲的手艺与人品是无人可比的。5.要点:自信,谦虚,对父亲充满思念与敬爱。2005年第11期《读写冲浪吧》参考答案…  相似文献   

15.
北京:景泰蓝、象牙雕、玉器天津:嫩鸭梨、小笼包、糖炒栗子江苏:咸板鸭、镇江醋、苏绣河南:南阳牛、灵宝枣、许昌烟草河北:冀南棉、深州桃、沽源蘑菇山东:莱阳梨、烟台苹果、青岛贝雕  相似文献   

16.
北京特产     
《海外英语》2013,(8):42-43
景泰蓝是北京著名的传统手工艺品.起源于元朝.在明朝景泰年间闻名于世。当时制作技艺趋于成熟又因其使用的色釉多以蓝色为主调,古朴典雅,精美华贵,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作为宫廷艺术品.景泰蓝在明和清中期以前都是官办且为宫廷贡奉.直到清朝后期出现民办珐琅作坊后,景泰蓝才作为商品在市场上流通。据有关资料记载,景泰蓝出口始于清道光年间。1904年和1915年。老天利制作的“宝鼎炉”分别在美国芝加哥世界博览会和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两次荣获一等奖。至此.景泰蓝在国际上声誉大震。  相似文献   

17.
一、角度选择的依据 一般地说,角度的选择,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一)要合于文章的总体要求。文章的总体要求是统帅教学全过程的纲,离开了这个纲,不管角度如何巧妙,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景泰蓝的制作》,是一篇介绍手工艺品制作过程的说明文。通过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懂得作者如何抓住本质特征,按照生产制作顺序来说明事物的写法。根据文章的总体要求,从工艺学角度,即从景泰蓝的制作顺序、制作方法和制作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景泰蓝制作的八大工序。这既符合生产工序,也符合人们的认识过程,对教学目的的实现,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告诉我  相似文献   

18.
马静 《教育学报》2001,(4):29-30
在讲高中语文第一册说明文单元的时候,我调整了一下课文的排列顺序,将<南州六月荔枝丹>调整到<景泰蓝的制作>一课之前讲.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期望达到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明确说明文的阅读与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19.
快与慢     
生活的节奏有快有慢,快有快的好处,慢有慢的精彩。快慢都需要,但我更偏爱慢。当慢则慢,慢出人生的潇洒与滋味。当慢则慢,慢出质量。"慢工出细活。"众多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都需要慢,如,需要108道工序才能打造出的华贵的景泰蓝,唯有如此才能做出  相似文献   

20.
我在教授说明文时则常常被课文中丰富的思想,深刻的哲理,巧妙的构思所打动,我并非对说明文情有独钟,我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讲授课文时应做到文道统一,由于教学内容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具有“传道”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就必须挖掘教材中深刻的思想内涵,并利用文章中呈现的美的形象和美的情感;去感染、陶冶教育学生,特别对职业中专学生,应结合课文有机地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去献身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初步探索。 一、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敬业精神 文章以通俗、准确的语言以是泰蓝制作的六道工序为顺序,穿插说明有关的事理、有关的情况有详有略地写出景泰蓝的制作过程。 学了本文,使学生了解到景泰蓝这种工艺是我国陶瓷工艺的发展。我们的祖先在远古时代就会烧制陶器,告别了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精美的陶瓷产品从丝路和海上传遍世界各地。到了明、清两代,在制陶的基础上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