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品、名人、消费者分处三个不同的场域。名人场域的资本与产品场域的资本在广告中流通,并与消费者的习性相契合,实现了名人广告对产品形象和消费意义的构建。从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来看,要防止出现"符号暴力"。  相似文献   

2.
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通用技术基础,以通用技术基础的发展对生产系统的改造为内容,以基于生产系统重构的个性化生产与消费一体化发展为特征的智能革命,是一场嵌入在广告产业生产要素中的、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深刻的经济范式的颠覆性变革,将重新定义广告产业发展的资源基础。变革之下也蕴藏着巨大的产业经济效应,已陷入高成本、低收益的传统广告产业,必须通过数字化与技术化的艰难转型才能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3.
丁洁 《新闻与写作》2012,(10):56-58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与社会场域的互动中,广播作为传统媒介逐渐向大众传媒角色回归,并裂变为宣传角色、信息传播角色、经营者角色、娱乐角色、广告发布角色、社会公共舆论空间构筑角色等六大"角色丛",向资本、技术和强势群体发生着倾斜与重构。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运用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对"珠江模式"的形成和推广进行了分析,认为技术上的突破使得广州地区的广播节目场域的权力关系被打破,广东电台通过一系列举措扭转了经济资本和技术资本上的劣势,并逐步重构了原有规制和生产流程,形成了新的适应场域竞争的习性,重构了本地区的广播节目场域,并引领了80年代中期国内广播电视场域的改革浪潮.  相似文献   

5.
杨海军 《新闻界》2008,(2):130-132
广告场是指由广告信息交换所引起的各种关系的总和。广告场根据其信息的承载程度,可以分为单体广告场和群体广告场。涉及到场时、场强、场域三个要素,关系到广告传播过程中的技术、精神、利益三个层面。广告场理论所关注的核心是在新传播模式下广告传播活动中多角关系的利益冲突与利益共享、相互牵制和和谐发展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举办以展览会、大型会议、节事、赛事等活动为代表的会展活动越来越成为城市进行品牌形象塑造与传播、吸引流动资本的重要举措。以场域理论之关系、资本、惯习等核心要素分析会展现场空间及其关联空间中的行为和表征,以及行为和表征背后隐含的意义,能够为基于会展活动的产业互动与发展、城市发展与传播提供策略支持。基于此,在分析会展传播场域存在及其内涵的基础上,本文从信息场之信息传递与仪式表征,空间关系场之空间关系表征、生产、重构与规训,政治经济文化场之场域内外博弈等视角,探究了会展传播场域的基本构型及其表征机制。提出基于仪式感知、体验、共享与分享的场域惯习重塑,基于共同体发展理念的场域象征意义与内涵建构的场域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2014年春节,中粮集团发起了一场以"中粮,让年更有味道"为主题的大型品牌营销活动,实现了"我买网"电商同比销售翻3倍直接利益。本文以中粮年味儿广告为案例,分析了该广告成功的原因在于过年语境的广告思维、线上线下结合的传播思维、自建网络营销平台的营销思维;提出了大数据时代广告精准营销和传播策略:即在传播领域,以受众为中心、发挥社交化网络传播特性;在营销领域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基于用户属性和用户行为精准判断和精准定位的基础上,建立个性化的服务体系,实现广告精准投放。  相似文献   

8.
媒介融合的深入发展使新闻场域中物理空间、生产流程、行动者惯习、权责边界等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重构.记者和编辑作为该场域中两个关键主体呈现权力关系的动态变化,记者的部分权力让位于编辑,对记者的职业理想以及新闻伦理共同体产生影响.结合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理论进行分析与探讨,有助于我们了解媒介融合时代新闻场域中的权力分配问题和...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6,(2):63-67
广告产业的进化与广告技术的创新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每一次广告技术创新都会带来广告产业的新发展,计算广告新业态的产生也是技术创新的必然结果。而计算广告技术体系主要由当前"互联网+"背景下的通用技术体系和计算广告的具体技术体系两部分构成,通用技术体系使得具体技术体系具备了产生的条件,具体技术体系则满足了计算广告特定的需求从而使之成为一种产业现实。当然,计算广告的技术体系在定量研究方面推动了广告产业的进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定性研究不再重要,二者的完美结合才是广告产业良性健康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曾琼  马源 《现代传播》2022,(7):128-136
运用技术可供性理论及其基本分析框架,探讨计算技术对广告产业发展的嵌入。研究认为,数据集成与分析可供、行为定向可供、人机协同可供、媒介兼容可供,为计算技术之于广告产业的四种主要感知可供。基于技术可供与产业需求的双向耦合,计算技术对广告产业的嵌入,重点在定向广告与程序化交易两个层面展开,破解了多重历史性难题,也有效回应了广告产业发展急切的现实需求,但仍存在从消费者识别、广告投放到程序化创意的多重嵌入缺憾。这主要是由计算技术自身的限制、使用环境的限制,以及使用者主观认知与私利性限制等多重因素造成的。当多重限制因素得以改善,新的可供及其实践将再次发生,广告产业将朝向更高水平的精准化与智能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黄子豪 《东南传播》2018,(5):117-120
在传媒技术的驱动下,新媒体、碎片化、大数据三个方面的变革造就了广告转型的核心力量.在新媒体时代,新平台开发成为策划、创意的一部分,广告的功能正在重构;新媒体具有个性化、细分化、互动化等传播特点,致使"碎片化"趋势越来越强,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受众的广告接受习惯,"互动"已是广告转型的重要内容;在充满变化的市场中,碎片化的目标受众也存在潜在的"聚合"可能,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精准广告营销"给广告主带来了曙光,为广告达到直接与消费者接触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2.
齐二娜 《今传媒》2011,19(1):122-123
根据学者提出的广告场概念,本文对新媒体广告——手机二维码广告的广告场进行了深度分析。进一步指出手机二维码广告是广告媒体精细化的典型代表。其最大又最小的场域,最强的场强,最长的场时,使其当之无愧的成为整合营销时代的"超媒体"。  相似文献   

13.
刘庆华 《传媒》2010,(6):72-73
在今天,"动漫"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眼球,如同电视、电影一样,"动漫"是一种思想的表现形式,更是一个寄托梦想的载体.随着全球动漫产业的发展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推动,动漫与广告结合的产物--动漫广告,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动漫广告的界定 "动漫广告"是指在广告中全部或部分运用漫画或动画表现手法的广告,它是动漫技术在现代广告中的运用,是动漫产业和广告产业相结合的产物.动漫广告超越了胶片拍摄的束缚,通过对想象力的展现,在激发观众兴趣,感染观众情绪,以及传播广告信息方面显示了不凡的魅力.动漫广告的出现,极大地拓宽了创意的视野,同时也增强了广告的观赏性.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7,(5):94-99
本文借用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分析网络空间作为一种国际力量博弈的场域属性及其对全球治理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从理念、制度、技术等层面思考我国如何抓住网络空间治理格局重构与整合的历史机遇,积极参与网络空间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双权"博弈,推动形成国际层面网络空间治理的共识,同时加强网络自主创新,发展关键核心技术,筹划和完善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为建构更为平衡、合理、公平、正义的全球治理新格局提供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颜景毅 《青年记者》2016,(17):109-1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告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形成了块状经济①的“马赛克”.在这些色彩斑斓的区域“马赛克”中,省域广告产业是最为主要的一个分析单元和研究对象.就省域广告产业竞争力提升而言,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省域广告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是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6.
"搜狐world"营销大会于2013年12月16日在北京召开。作为中国互联网的年度营销盛会,搜狐world大会在过去几年系统地探讨了门户垂直化发展,互联网媒体影响力重构、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话题。此次"搜狐world"营销大会,以"品牌广告新落点"为主题,搜狐联席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王昕、搜狐公司广告营销副总裁崔莉莉、搜狐网总编辑吴晨光、搜狐产业媒体中心总经理周松、以及艾瑞咨询集团联合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阮京文、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创始人胡延平等专家以及营销行业人士出席,对网络营销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讨。此次大会,搜狐在互联网媒体平台、移动多屏平台、大数据精准广告营销系统等层面的多个看点,尤其引起业界关注。□  相似文献   

17.
广告文明与和谐社会构建、新媒体与新广告、广告创新与产业升级共同汇聚了当前中国广告学术研究的三大主流语境。广告文明与和谐社会构建这一主流话题所关注的是广告伦理的失范与重构等显性问题,网络媒介的主流化和手机功能的泛媒介化是推动中国广告业发展的新兴动力,广告创新和产业升级是实现中国广告可持续发展的新支点。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广告产业也发生了巨大转型,借助新媒体平台短而精、传播快捷、受众多样化等特性,广告传播的深度、广度和影响力大大提升。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将研究的重点放在"新媒体的发展对广告传播的影响"的探究上,采用理论结合案例分析的方式,详细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广告传播领域的变化,并提出了一些新媒体时代广告传播优化发展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广告产业的创新发展给出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高速发展与普及,人类社会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其所蕴含的营销价值开始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得到迅速释放.文章首先考察了大数据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再以大数据营销视角,从调研方式、广告信息设计、媒介渠道设计以及广告效果评价四个层面,结合案例探讨了大数据如何在打破原有广告运作体系的同时,构建起以精准化广告投放为核心的新的运作模式,并从产业基础、产业链及法制建设等方面简要探析了其在我国发展所面临的诸多挑战,以期为本土广告产业有效挖掘大数据的营销价值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6,(15):47-50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广告产业产生颠覆性的变革,在广告技术创新的推动下,广告产业边界渐趋模糊。本文从产业融合的理论视角出发,分析大数据时代广告产业的融合发展的三种主要模式: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产业间的交叉延伸融合与产业重组融合,并进一步探讨了大数据推动广告产业融合发展的"技术-业务-市场"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