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写意与写实绘画历来作为中西传统绘画艺术的代表,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研究.由于中西方对世界认识方式的不同,追求的审美心理不一样,因此形成了不同的观察审美对象的方法——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的观察方法符合中西方各自的审美需要,服务于不同的审美需求,也因此创造出了不同的审美形式,成就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即写意与写实绘画  相似文献   

2.
“散点透视”是中国画透视现象的代名词。“散点透视”是由西方透视学引申出来的概念。它在“焦点透视”的影响下提出,以“焦点透视”为参照系,它既不符合中国传统的观察方法与中国画的实际,同时也无法摆脱“焦点透视”给中国画带来的困惑。它是在文化视点上以西评中的错位套用。“散点透视”不是中国画的透视方法。  相似文献   

3.
绘画是将三维幻象表现在二维的平面上,空间的表现直接关系着形象的塑造和画面的整体效果。透视是表现空间的关键。中西传统绘画在空间的表现上各有特色,主要体现在散点透视和焦点透视。散点透视层层推进,内容多而丰富,可以展现很广阔的空间,突出大场面。焦点透视把注意力集中于一点,能突出主体,引人注目。随着画家的探索,中西绘画也在互相交流,现在表现空间的各种透视都只是为了表达内容不同而选择使用了。  相似文献   

4.
简笔画是一种简洁、洗练、概括的绘画形式,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地表现出对象的基本形状和特征,平面化是简笔画的一大特点。如果想达到逼真写实的效果,可选择焦点透视法;要营造轻松自然的气氛,可以运用散点透视。在简笔画设计中,不管是运用焦点透视还是散点透视,只要符合简笔画的创作意图,很好的表达出创作者思想的就是最好的透视方法。  相似文献   

5.
简笔画是一种简洁、洗练、概括的绘画形式,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地表现出对象的基本形状和特征,平面化是简笔画的一大特点。如果想达到逼真写实的效果,可选择焦点透视法;要营造轻松自然的气氛,可以运用散点透视。在简笔画设计中,不管是运用焦点透视还是散点透视,只要符合简笔画的创作意图,很好的表达出创作者思想的就是最好的透视方法。  相似文献   

6.
《甘肃高师学报》2008,13(2):132-134
中国画的表现,有它的民族传统特点,在透视表现上,中国画有自己的特殊处理方法,它既遵循透视上的基本法则与规律,又不拘泥于一般法则与规律.就是说画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打破焦点透视的视域范围去摄取景物,使画面所表现的内容更全面、更生动,这就是中国画散点透视法.从艺术表现的角度去看,散点透视在摆脱科学的理性束缚后,反而有更独特的艺术空间表现力,并留出更多的意境空间供画家、读者去游览.这正是东方绘画的特性之一.  相似文献   

7.
由于中国文化传统的不同 ,中西艺术审美也就具有了不同的特色。中国人面对艺术的审美对象运用的是散点观察与体悟 ,而西方人用的是焦点透视与认识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从透视学视野观照传媒对社会群体形象的构建,并借鉴造型艺术中的散点透视法,能够为传媒构建社会群体形象提供新的思维方式与操作方法。文章分析透视法在社会群体传媒形象构建中具备的一般意义与特殊意义,并进一步探讨散点透视法在传媒构建社会群体形象过程中的内部及外部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万妍彦 《中国高校科技》2019,(11):I0015-I0015
在景观设计中,无论是“焦点透视”还是“散点透视”,均体现出了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实现了景观设计的创新。《环境设计透视与表现——景观篇》(张平青、吴国华编著,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属于应用型书籍,内容丰富,遵循专业技能培训的要求,在概述大量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案例练习与作业评析,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中打破了传统的惯例,此外,该书所探究的透视内容可谓独树一帜,是景观设计学习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西方绘画建立了严格的从一只眼睛、一个视角看世界的焦点透视,而中国画则以散点透视即运动透视创造可游之境,中西方绘画各有其主观性,由于有了“人的坐标”的同一性,对艺术而言,两者都是科学的,都造成了艺术上的合理。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卧游"习惯影响中国山水画透视法的形成与发展,使其拒绝了"焦点透视"对画面透视的影响,从而使中国山水画形成了自己的透视法--"无点透视".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卧游”习惯影响中国山水画透视法的形成与发展,使其拒绝了“焦点透视”对画面透视的影响,从而使 中国山水画形成了自己的透视法——“无点透视”。  相似文献   

13.
人眼在观看物象时,会产生视觉形象近大远小等视觉生理现象。中西人为了准确描绘物象,更好地表达绘画的创作意图,经过长期实践,各自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透视方法,但由于文化因素,中西传统绘画中呈现的透视原理和表现方法存在较大差异。文章从中西透视产生的理论、根源、演变、应用及融合等几方面,分析了中西透视的特征与差异,力求使习画者在全面认知透视的基础上,合理应用透视关系,有效提升绘画创作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4.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较为直观的认识和了解透视知识,是我们每位初中美术教师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一般来说,透视在透视学中就其方法可归纳为两类。一类是焦点透视法,另一类是散点透视法与轴测投影法,而作为初一绘画透视基础知识,我们只需要提到焦点透视法中的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就可以了。就其概念来说,透视是一种客观的视觉现象,同时也是一种观察对象、表现对象的方法,是近大远小的变形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体验,离我们近的物体显得大,离我们远的物体显得小,所以有“一叶障目”的说法。对于一节比较抽象的课题,我们怎样才能上好它?让学生比较直观的了解和掌握透视的基础知识呢?下面笔者就此谈一些自己肤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绘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点的散点透视法则,它体现了华夏民族自由的视觉空间和精神空间,成为中国传统绘画高度艺术性的风格特征之一,具典型的东方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6.
针对西方传统的线性透视--焦点透视法的出现时间,提出并论述了我国在盛唐时期(公元713年左右)和中唐期间,敦煌壁画莫高窟、榆林窟同样出现了焦点透视法,足足比西方早700年.不相同的是二者在绘画上,各自选择了视向不同的焦点透视法.敦煌壁画更是采用了多视向的焦点透视法.敦煌壁画盛唐时期和西方采用的线性透视,他们都不自觉地注意到客观中存在着透视现象,又以他们特有的方式去处理,通过其敏锐的视觉特点及审美天性暗示着这一点.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意义上,中国画没有西方绘画所主张的焦点透视。中国画面的处理,总体特征是追求平面化的效果,在平面上寻找各绘画要素的多样性协调统一,中国画历来就没有把深度空间作为主要表现对象,而是注重对平面空间氛围的营造。以移步换景的散点透视自由地表现自然万物和画家的主观情绪,是中国画最重要的观察和表现方法。这里之所以涉及中国画的"透视",是因为中国画的确存在着给人以"空间联想"的众多因素。  相似文献   

18.
所谓"散点透视",不论是指透视成象,还是指画面构成,都是经不住推敲的,因为它既违背了透视成象的客观规律,也不符合我国传统画论所讲的远近法,更与中国画求"势"忌"散",追求万象归"一"的艺术主张相左。  相似文献   

19.
林旭 《华章》2013,(32)
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我们眼睛中呈现的景象会有远近、大小、长短、高低、粗细等不同,这种自然现象就是透视。而各国画家为了把自己想的、看到的准确的用画笔描述出来,他们经过不断地尝试,终于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透视画法,能够用一个平面呈现出不同距离、不同大小、不同高低的景象。但是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中西双方的绘画透视原理存在不小的差异。本文将多方面深入剖析中西透视学的各自特点,让读者能够深入理解中西绘画透视法,提高自己对透视关系的理解和应用,让自己的绘画创作的表现能力能够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20.
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家和艺术家通过实验,揭示出物体近大远小的视觉规律,帮助人们更加理性地认识了视觉空间。到了18世纪,马奈、塞尚等对此提出了异议,否定了文艺复兴以来的透视空间构成原理的技法,着重表现自己的感受,从不同的视点来构成画面,超越了焦点透视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