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我有限的学识和经历所获得的判断,我厌恶‘轰轰烈烈’的教育,那不是教育。一切‘轰轰烈烈’背后都充满了露骨的功利取向,都可能导致对教育的扭曲。”(张文质语)课程改革到来之后,在语文课堂上,讨论、合作、角色扮演等新课程所倡导的新型教学方式被运用得轰轰烈烈。与此同时,有不少教师经不住多媒体的诱惑,纷纷操作起技术的利器。于是乎,花样迭出的课堂,  相似文献   

2.
丁正后 《山东教育》2004,(31):63-64
日前,笔者观摩了数十节有关新课程理念的阅读教学课,发现时下语文课堂浮躁之风日盛。透过语文教学本质,笔者认为时下语文课堂缺少“冷场”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线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慢慢在发生变化。很多教师能够对各种理论心领神会并将之正确、灵活地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极大程度地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并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最后与学生真正做到了教与学的“双赢”。但是也有一部分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教学中所谓的“出彩”“出色”,曲解新课标,在语文教学中摆花架子,  相似文献   

4.
高丽英 《中学教育》2006,(12):41-43
新一轮臻础教育课程改革至今,语教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生机。欣喜之余,笔又发现时下不少教师忙于应对日新月异的教育“新理念”,丽对层出不穷的教学“新策略”显得无所适从,课堂上张扬着新课标的旗帜。却出现了许多令人遗憾的现象。华中师大杨再随教授在《语本色和本色语》一中对课改进程中出现的问题,用“虚”“闹”“杂”“碎”“偏”五个字作了慨括。本就课堂教学的“虚”化现象把“管中窥豹”的失真之举列出一二,以求共讨。  相似文献   

5.
自新课程改革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后,“对话”一词和以此为理论指导的“对话教学”逐渐为广大教师熟知。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是真正符合对话理论、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性的“对话教学”呢?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就存在一些与对话理论不符的现象,它们打着“对话”的旗号,却是名不副实的。笔者认为课堂教学必须有效“对话”。  相似文献   

6.
对话型阅读教学理念自提出以来,有效地提高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因理解片面而导致该理念未能有效贯彻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在全面阐述对话型阅读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实施策略和注意事项,期望能对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朱瑛 《宁夏教育》2006,(4):41-41,43
第一,讲在学生“对话”对而不明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是全新的阅读教学理念。它认为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可以获得独立的感受与体验,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实现积极有效的对话和情感、认识的交流。这种对话与交流很显然是“对”而有益的, 但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与认知局限,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一些公开课和赛课呈现出高要求、大容量、快节奏的特点,使我们的语文课上得特别热闹。其实表面上的热闹流畅不能表明这样的语文课堂就是高效课堂,高效语文课堂要适当地给学生留一片宁静的时空,让学生静静地默读,静静地思考,静静地感悟,静静地倾吐内心的话语。频繁的问答,难以达到对话的最佳效果。有时,一段冷场往往能绽放智慧的火花。课程、文本、课堂、思维……都需要有许多"留白",给不可预测的事件留下展开的契机,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同时也给教师留下发挥智慧和创造  相似文献   

9.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看到的课堂应该说越来越贴近学生的需要,越来越接近语文本身的特质,但同样有一些现象值得我们去重视,去进一步改革。  相似文献   

10.
季红英 《双语学习》2007,(6M):72-7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春风又绿校园,教育第一位的问题是“使孩子拥有一个幸福的园地、遨游的天堂、成才的乐园。”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理应让语文课堂因为有“想象”而鲜活起来,我们理应让学生在有“想象”的语文课堂中幸福成长。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春风又绿校园,教育第一位的问题是“使孩子拥有一个幸福的园地、遨游的天堂、成才的乐园。”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理应让语文课堂因为有“梦”而鲜活起来,我们理应让学生在有“梦”的语文课堂中幸福成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训练”与“感悟”是落实语文学习中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基本途径,因此,只强调“训练”或“感悟”而丢弃另一方都会有失偏颇。“训练”使之熟,熟则能悟,悟则能化,化则更熟。这反映了两者之间互相促进的关系。至于“训练”在先,还是“感悟”在先,要视学生、教材、教师以及具体的教学侧重点来决定。然而,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呢?是学生与语文的内在交流.哲学家称之为“对话”。语言学家称之为“言语主体与言语作品之间的信息交换”,心理学家称之为“同化”和“顺应”,说的都是一个意思,那就是学生与语文的内在交流。一堂语文课是否成功。主要就在于学生与语文之间是否发生了这种内在的交流.以及这种内在的交流是否流畅,是否完整,是否深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语文”都是个性化的、不确定的。事实上,各不相同的学习个性和千差万别的文本个性,也决定了我们实施阅读教学必须灵活多变,追求个性教学。在实践中,也只有个性化的语文教学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才能启发学生的智慧,才能真正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构建富有“个性”的语文课堂。教师的教应从何入手呢?  相似文献   

14.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并强调了人文精神对各个学科的渗透,这是我们教育思想一次伟大的解放,它的现实意义远远超出了教育本身。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关注人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承认个体差异、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重视情感的熏陶感染,尊重个体的独特体验。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和谐、欢快的人文氛围,让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展现个性、培养个性和塑造个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所谓“留白”,是国画创作中的一种构图方法,它的意思是计白当黑,以虚为实,以实求虚,可以收到虚实相映,形神兼备,创造出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留白”主动地利用画面白色空间位置,去承担画面的造形任务。留点空间留点白,这画面,这世间会变得更加精彩。多一份空白多一份娴静,多一点空间多一份空灵。课堂是一种多元、开放、艺术化的师生信息交流舞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角色不应该是“操盘手”,教师的作用应该是“相机诱导”。教师也可以像艺术家一样讲究“留白”的艺术,构成教学的“虚实相间”,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主动地探索、思考和  相似文献   

16.
在国画中,有一个谋篇布局的技巧比较经典,叫做“计白当黑”,即对没有画面的部位要像有画面的部位一样作认真的推敲和处理,画家在创作过程中,通过“留白”,“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在整体的意象和情调中体现出似无还有的艺术境界。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也好比一幅画的各个组成部分,同样需要讲究“留白”的艺术。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一些公开课和赛课呈现出高要求、大容量、快节奏的特点,使我们的语文课上得特别热闹。其实表面上的热闹流畅不能表明这样的语文课堂就是高效课堂,高效语文课堂要适当地给学生留一片宁静的时空,让学生静静地默读,静静地思考,静静地感悟,静静地倾吐内心的话语。频繁的问答,难以达到对话的最佳效果。有时,  相似文献   

18.
情感是灯,而朗读则是电;情感是火,朗读则是风;没有情感的读是无味的。语文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情"与"读",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宗旨。而要在语文课堂上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广泛的学习语文的空间和氛围,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20.
建议把“牛”宇改为“半”字,把“半”改为“牛”宇,田为这两个宇明显弄涅啦。只有一只角的牛只能是“半”个“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