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图像题是化学平衡中的常见题型,是勒沙特列原理等化学平衡知识在直角坐标系中的直观反映.同时,它又是化学平衡的重点、难点,学生的疑惑点、失分点.怎样解决有关图像问题呢?一、图像题的类型1.速率-时间图此类图像定性揭示了v(正)、v(逆)随时间(含条件改变对速率的影响)而变化的  相似文献   

2.
1对"化学平衡状态"标志的理解与拓展 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1)v正=v逆;(2)平衡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质量分数不变. 理解v正、v逆是针对反应体系中同一物质而言的,v正即某物质在反应中的消耗速率,v逆则为该物质在反应中的生成速率,因此"v正=v逆"是指同一物质的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相等的状况.  相似文献   

3.
一、以速度-时间(v-t)图像计算平衡浓度例1在容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X、Y气体各2mol,发生可逆反应:X(g)+2Y(g)2Z(g),并达平衡。以Y的浓度的改变表示的反应速度v正、v逆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1所示,则Y的平衡浓度表达式正确的是(式中S是对应区域的面积)A.2-SaObB.1-SaObC.2-SabdOD.1-SbOd解析根据v-t曲线计算反应物的平衡浓度,粗看题目似乎无从下手,若静心思考,从定义出发即可求解。Y减少的浓度驻cY=vt,随着反应的进行,逆反应同时生成部分Y,因此Y的平衡浓度为初始浓度与消耗浓度之差。瞬时速率与时间的乘积即为微小矩形的面积,…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分析《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这一节内容在新教材中的地位仍是十分重要的,它上承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平衡的建立过程,下启有关速率、平衡的“综合图像”分析和等效平衡,因此,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这一节内容.该节内容的重难点是理解并学会应用“勒夏特列”原理.会做“初级”速率、平衡图像.  相似文献   

5.
易世家 《中学理科》2004,(12):24-28
一、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移动图像的特征和分析方法一般来说 ,化学平衡图像的类型可分为单一函数图和复合函数图两类 .在每一类中如果根据横坐标的不同含义 ,可把图像分为两大类 :时间 (t)类和压强 (p)或温度 (T)类 .这两类图像的特征如下 :1 .时间 (t)类( 1 )图像中总有一个转折点 ,这个点所对应的时间为达到平衡所需时间 ,时间的长短可确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 ,结合浓度、温度、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 ,可确定浓度的大小、温度的高低和压强的大小 .( 2 )图像中总有一段或几段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直线上的点表示可逆反应处于平衡…  相似文献   

6.
1一.、速图率像~类时型间图此类图像定性揭示了v_正、v_逆随时间(含条件改变对速率的影响)而变化的规律,体现了平衡的"动、等、定、变"的基本特征,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等。如N_2  相似文献   

7.
选取浙江省各地区选考模拟卷中易错的速率平衡图像题目,从多种外界因素共同作用于速率和平衡、同一外界因素先作用于速率后作用于平衡、同一外界因素同时作用于速率和平衡、速率与平衡的关系等方面分类总结,挖掘题目中蕴含的思维素养,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来提升学生的思维素养.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与速率平衡有关的基础知识入手,对某些 外在影响因素加以深入解析。并且对于速率平衡图像没有按 照普遍的分类方式解析,而是先从分析步骤开始,然后抓住图 像的本质,较详细地分析了速率平衡在图像中的标志,再联系 基础知识,达到运用基础知识的目的。当然,由于有些图像的 特殊性,额外增加了特殊图像问题。  相似文献   

9.
化学平衡图像题,从自变量的角度看,一是以时间为自变量的图像;二是以压强或温度为自变量的图像。从知识载体角度看,一是化学平衡特征的判断;二是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三是运用逆向思维判断可逆反应的有关特征;其四是速率与平衡知识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0.
例1从地面以速率v1竖直向上抛出一只小球,由于空气的阻力,小球落回地面时的速率减为v2.若空气阻力f与小球速率v成正比,则小球从抛出到落回地面所经历的时间多长?  相似文献   

11.
巧用v—t图像,可以使一些运动学问题的求解简单明了,还可以解决一些运用公式法无能为力的问题.运用v—t图像解题,首先要搞清图像的含义:如图线表示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怎样,图线上某点的斜率代表对应时刻的加速度,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代表位移的大小,两图像的交点表示这时刻,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  相似文献   

12.
张玉彬  江伟 《广东教育》2006,(11):31-33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相关试题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而利用图像为载体考查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问题,从而实现高考化学大纲提出的对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考查,这类图像题已成为近年高考的热点。本文以2006年高考试题为例,挑选有代表性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图像试题加以解析,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3.
反应速率的变化、平衡的移动都与反应物的温度、浓度、气体反应物的压强等因素有关,平衡的移动又与反应速率的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图像都是以此为依据来设计的。旨在考查学生对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以及分析、推理、自学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题目:如图1表示在容积固定的2L密闭容器中进行的某一可逆反应:A(g)+2B(g)→←2C(g),以B的物质的量浓度改变表示的反应速率v正、v逆与时间t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是高考的热点。考生解答这类题时存在一定问题。笔者在多年教学中摸索出利用图像快速准确解决化学反应速率变化、平衡移动方向判定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化学反应速率问题的模式建构 对于化学反应速率,其考查点通常有3个方面:一是依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式进行有关计算,其模式是灵活运用"v=△c/△t";二是同一化学反应的速率以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时,各速率值之间的关系,其模式为"mA nB=pC qD(→) v(A):v(B):v(C):v(D)=m:n:p:q";三是考查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其模式是依据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接触面积以及形成原电池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17.
平衡问题是中学化学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近年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难点.中学化学将平衡分为四大类进行分析,下面对这一焦点知识进行分类例析.一、化学平衡1.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例1下列方法中可以证明2HI(g)H2(g)+I2(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H2的同时生成nmolHI;②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③体积分数φ(HI)=φ(I2);④反应速率v(H2)=v(I2)=12v(HI);⑤c(HI)∶c(H2)  相似文献   

18.
化学平衡图像题 ,一是以时间为自变量的图像 ;二是以压强或温度为自变量的图像 .从知识载体角度看 ,其一判断化学平衡特征 ;其二应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平衡移动过程 ;其三逆向思维根据图像判断可逆反应的有关特征 ;其四综合运用速率与平衡知识进行有关计算 .解题关键 一是读图 ,弄清图像含义 .通过观察弄清横坐标、纵坐标的含义及单位 ;搞清特殊点的意义 ,如坐标轴的“0”点、曲线的起点、终点、交叉点、极值点、转折点等 ;分析曲线的变化趋势如斜率大小、升降 .二是识图 ,进行信息提取 .挖掘隐含信息、排除干扰信息、提炼有用信息 ,在统摄…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中指出:"化学反应速率通常总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前后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但是,在第三节《化学平衡》学习了"可逆反应"的概念后,对可逆反应中的化学反应速率v正、v逆却没有提及,在涉及有关可逆反应的速率计算时.往往无从下手.笔者通过二十多年来的高三毂学实践和探索,对此种题型的解法有些心得,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20.
<物理教学探讨>2008年第1期P46和2008年第3期P50上发表的两篇文章中,都是用"面积"来求时间,但所求的"面积"笔者认为并非一个面积.一个是1v/d图像与d轴所围面积,另一个是d/1v图像与1v轴所围面积,所求结果虽然相同,但面积的物理意义却不相同,结果相同,只是一种巧合.笔者认为,只能采用1v/d图像与d轴所围面积来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