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婧琳 《科教文汇》2008,(10):205-205
北京时间2007年10月8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将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分别授予美国人马里奥.卡佩基、奥利弗·史密斯和英国人马丁·埃文斯,以表彰他们在“基因靶向”技术方面的突出贡献。基因打靶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此项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人们在动物体水平研究基因的功能及其调控提供了可靠的手段。本文将通过综述基因打靶技术和胚胎干细胞技术来解读2007年诺贝尔医学奖  相似文献   

2.
本文考察了中国第一位诺贝尔科学奖的提名人与被提名人的情况。中国本土第一位诺贝尔科学奖提名人为国际著名生物化学家吴宪(1893-1959),他于1932年提名了约翰·诺斯罗普(John H Northrop)和詹姆士·萨姆纳(James B Sumner)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候选人。而最早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提名的中国人乃中国检疫和防疫事业先驱,公共卫生学家、中华医学会首任会长伍连德(1879-1960)博士,他因在肺鼠疫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发现土拨鼠在鼠疫传播过程中的作用而被提名角逐193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似文献   

3.
试管婴儿之父——英国生理学家获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0年10月4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将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以表彰他在体外受精技术领域做出的开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4.
1999年的诺贝尔奖似乎特别钟情于德国人,他们摘取了物理化学、生理、医学、文学、和平和经济学六大桂冠中的两个——诺贝尔文学奖和医学奖。获得前一奖项的是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Guenter Granss),而获得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则是君特·布洛贝尔(Gunter Blobel)。 获奖理由和探索历程 布洛贝尔获得1999年的诺贝尔医学奖是因为他发现了蛋白质在体内传输和导向的机理,即蛋白质带有控制其在细胞中  相似文献   

5.
《百科知识》2003,(12):7-8
2003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授予了美国的保罗·C·劳特伯尔(上图)和英国的皮特·曼斯菲尔德(下图),因为他们发明了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己和生物体内的器官  相似文献   

6.
田稼 《百科知识》2001,(1):11-13
一百年来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现出了几个特点。特点之一是该奖主要颁发给了那些创造性成果的医学研究,而且诺贝尔医学奖的涵盖领域更为广阔,包括生物、生命科学、医学甚至环境科学和化学、物理等学科的原理应用于医学所取得的  相似文献   

7.
钟龙 《知识窗》2007,(12):38-39
瑞典诺贝尔基金会2007年10月份陆续发布新闻公告,宣布了2007年诺贝尔奖的获奖者名单。10月8日首先公布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9日和10日分别公布物理学奖和化学奖获奖者.12日公布诺贝尔和平奖得主,15日公布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依照传统,  相似文献   

8.
张路 《百科知识》2010,(21):4-5
2010年10月4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会宣布,将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以表彰他在体外受精技术领域做出的开创性贡献。这一奖励意味着人工生殖技术得到了世界科学界的肯定和赞誉。  相似文献   

9.
《科教文汇》2014,(33):F0004-F0004
乔治·霍依特·惠普尔(美国,1878—1976年),因发现贫血病的肝脏疗法,于1934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似文献   

10.
《科教文汇》2014,(21):F0004-F0004
卡尔·兰德斯坦纳(美国,1868—1943年),因发现血型,于193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似文献   

11.
《科教文汇》2014,(27):F0004-F0004
埃德加·道格拉斯·艾德里安(英国,1889—1977年),因发现神经细胞的功能,于193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似文献   

12.
《科教文汇》2014,(28):F0004-F0004
查理斯·斯科特·谢林顿(英国,1857—1952年),因发现神经细胞的功能,于193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似文献   

13.
《科教文汇》2014,(34):F0004-F0004
乔治·理查兹·米诺特(美国,1885—1950年),因发现贫血病的肝脏疗法,与墨菲、惠普尔共同获得193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似文献   

14.
《科教文汇》2014,(24):F0004-F0004
奥托·海因里希·瓦尔堡(德国,1883—1970年),因发现呼吸酶的性质和作用方式,于1931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似文献   

15.
《科教文汇》2013,(29):F0004-F0004
阿奇博尔德·维维安·希尔(英国,1886—1977年),因对肌肉产热的研究,于192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似文献   

16.
《科教文汇》2012,(7):F0004-F0004
罗纳德·罗斯(1857—1932),英国医师,因发现蚊子传播疟疾,于1902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似文献   

17.
《科教文汇》2012,(22):F0004-F0004
卡米洛·高尔基(意大利,1843—1926年),因对神经系统结构的研究,与卡哈尔共同获得19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似文献   

18.
《科教文汇》2013,(30):F0004-F0004
奥托·福利茨·迈耶霍夫(美国,1884—1951年),因对肌肉中耗氧量和乳酸产生之间关系的研究,于192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似文献   

19.
《今日科苑》2015,(12):16-16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6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呼吁共同努力、更加关注抗击疟疾问题。  相似文献   

20.
《科教文汇》2014,(18):F0004-F0004
弗雷德里克·高兰·霍普金斯(英国,1861—1947年),因发现促进生长的维生素(B2),于1929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