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嘉戎藏族是藏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各地区的礼仪文化基本相同,也有一些差异。藏族是一个十分注重礼节的民族。民风纯朴、礼让谦恭、尊老爱幼、诚信无欺是其自古传下来的纯良礼俗。礼仪在藏民族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在,其形式多种多样。本文把嘉戎藏放民间礼仪中的礼节文化描述出来,让更多的人从一个侧面了解嘉戎藏民族的礼仪文化。从而促进中华民族的礼仪文化建设,让伟大的祖国在和谐之中发展。  相似文献   

2.
八思巴字是元朝国师八思巴遵照元世祖忽必烈的旨意创制的一种拼音字,于1269年正式颁行。八思巴字作为蒙古政权的一种新型字,不仅有“国书”的官方地位,取代了原有的回鹘式蒙古,而且“译写一切字”。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八思巴字是要取代汉字的地位的。本对此从几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这种说法的不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平遥县清虚观八思巴字蒙古文圣旨碑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西省平遥县城关镇清虚观内有一座八思巴字蒙古文圣旨碑。碑面刻有元朝皇帝于鸡儿年九月五日所颁的八思巴字蒙古文圣旨。碑阴刻有圣旨元代白话文译文。现有文献记载都是依据碑阴所刻的元代白话文译文 ,从未发现有人对八思巴蒙古文进行考释。这通武宗曲律皇帝颁发的八思巴字蒙古文圣旨碑的发现 ,不仅增添了八思巴字蒙古文文献 ,而且对八思巴字蒙古文文献及元代历史文化研究 ,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 ,笔者对碑文重新进行了考释  相似文献   

4.
张晓梅 《文教资料》2011,(25):95-96
仁钦坚赞是继八思巴之后的元朝第二任帝师。他显密通达、智慧非凡,沿承了萨迦昆氏家族领袖成员的理想抱负,继续从事着维护祖国统一和汉、蒙、藏文化交流的伟大事业,并为加强中外交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仁钦坚赞的事迹在史料记载中并不多见,本文对其生平经历进行考述,以帮助读者对大师有更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孙伯君 《家教指南》2022,(4):95-106
日本天理图书馆藏西夏文《大乘无量寿宗要经》,后附八思巴所撰颂赞《出有坏无量寿智莲华鬘赞叹》,于“癸巳年(1293)神足月十五日”译自藏文本,是目前发现的翻译年代最晚的西夏文刻本,八思巴所撰“赞叹”是目前仅见的有明确翻译时间的帝师八思巴作品的西夏文译本。该本在甘州(今张掖)禅定寺译成,可能曾短暂汇集于大都弘法寺,最后于大德十一年(1307)被管主八刊入《河西藏》。它的发现,为进一步明确党项遗民于蒙元时期在西夏故地继续从事藏文佛典的翻译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相似文献   

6.
藏族酒文化与高原、草原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形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藏民族酒风酒俗与民族的性格、自然环境、饮食礼仪以及社会经济形态密切相关。作为酒文化,它既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又是意识形态的东西,藏族的酒文化是以"酒文化"为载体,反映藏族人文文化的一种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积淀的历史,酒文化亦然。作为一种文化象征,亦或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从藏族深厚的酒文化及厚重的民俗礼仪,不难看出藏民族的风俗习惯、心理素质,也折射出藏民族的文化风貌、思维模式和心理积淀。  相似文献   

8.
八思巴字是元世祖忽必烈特命国师八思巴创制的一种拼音文字。自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六年(1269年)下诏书正式颁布启用“蒙古新字”(即八思巴字)之后,八思巴字便通用于整个元代约一百余年。后来随着元朝的灭亡而逐渐被废弃,成了死文字。八思巴字作为元代“译写一切文字”的“元国字”,记录了蒙古语、汉语、藏语、梵语、维吾尔语以及其它目前还不能确定的语言,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文化宝库。镌铸书印八思巴字蒙古语而流传至今的文物有碑石刻、牌符、印章、钱币和书经(残卷)等。我国有关八思巴字的汉文史料和典籍有《元史·释老传》、《元典章》卷一、元盛熙明《法书考》、明陶宗仪《书史会要》(1376)、元刊《事林广记·百家姓蒙古文》、朱宗文校订《蒙古字韵》二卷。据杨耐思、照那斯图介绍,明赵崡《石墨镜华》(1618)中录有  相似文献   

9.
忽必烈以八思巴为国师,对八思巴执弟子礼,以藏传佛教为国教,设立帝师制度,影响了整个元朝;安西王忙哥刺也信仰藏传佛教,受戒于国师叔父槊里吉察揭兀的重臣商挺也来到安西王府,安西王、王妃、世予、公主等都以“师事之”,由商挺提出,安西王出巨资于崆峒山修建宝庆寺;第二代安西王阿难答的思想是多元的,既有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也有伊斯兰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3,(5):F0003-F0003
白瑞,(藏名洛加泽仁)教授,藏族雕塑家。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雕塑学会理事、四川省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成为有突出贡献专家。白瑞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个具有高等学历的藏族雕塑家。出生于康定一户普通藏族家庭,他在13岁时  相似文献   

11.
藏族音乐经久不衰,在中国大地上,"藏民族音乐文化"热风愈演愈烈。传播范围广、歌唱队伍庞大、影响比较大,甚至走出国门、唱响世界。在藏族音乐热潮的背后,离不开藏族音乐深度的文化底蕴。藏族音乐文化经历了原始社会的萌芽、吐蕃时代的发展、元朝统一的鼎盛、五世达赖的繁荣,其音乐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本文将根据笔者多年的相关工作经验,详细论述藏族音乐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藏族酒文化与高原、草原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形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藏民族酒风酒俗与民族的性格、自然环境、饮食礼仪以及社会经济形态密切相关.作为酒文化,它既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又是意识形态的东西,藏族的酒文化是以"酒文化"为栽体,反映藏族人文文化的一种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有近4000年的饮茶历史。作为中国一员的藏族,出于对茶的喜爱,形成了独特的藏茶文化。饮茶习俗、饮茶礼仪、饮茶程序等都透漏出藏茶文化的魅力。在新时代,传统的藏茶不断地发展,其饮用程序被现代科技方法所取代,复原与重建藏茶饮用程序迫在眉睫。这不是简单的恢复与重建,而是对藏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辽夏金元的统治"关键问题 问题:教材为什么选用《萨班灵骨塔遗址》图?要说明什么问题?元朝民族交融有何特点? 元朝民族交融的特点不同以往,一是蒙古族与藏族建立了共同崇信藏传佛教的特殊关系;二是我国自此增添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民族交融的新现象是蒙、藏、回、畏兀儿各族仍然保持了本民族的特征,同时与汉族结成网状的相互...  相似文献   

15.
藏于内府的元朝画家周朗所绘制的《天马图》是一件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物。至正二年(1342),拂朗国使节携骏马历经四年,抵达上都,进献元帝。元顺帝大喜,遂命周朗绘制《天马图》,令揭侯斯作《天马赞》,朝廷文臣多应制写诗作序。这幅画与后至元二年(1336)元朝和罗马教廷的一次重要交往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积淀的历史,酒文化亦然。作为一种文化象征,亦或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从藏族深厚的酒文化及厚重的民俗礼仪,不难看出葳民族的风俗习惯、心理素质,也折射出藏民族的文化风貌、思维模式和心理积淀。  相似文献   

17.
忽必烈统一全国,元朝的疆域空前广阔,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为了加强对疆域的有效管理,元朝中央政府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那么,元朝宣政院是如何有效管辖西藏地区的呢?一、宣政院位高权重,设于京师,提高行政效能元朝初年,忽必烈在中央设立释教总制院,作为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和吐蕃军政事务的机构。1288年,总制院更名为宣政院。宣政院设立时,以国师八思巴总领宣政院事务。皇帝委派长官为院使(初置二人,后增到18人),或者以朝廷大臣兼职充任要员,对于职位居于第二的院…  相似文献   

18.
谈汉族藏化     
汉族藏化现象几乎贯穿于自有汉族和藏族以来的全部历史 ,从先秦到今天汉族藏化现象始终存在 ,可以举出大量实例。汉族藏化有多方面的原因和诸多表现 ,其实质是接受藏族文化。汉族藏化有七个特点。汉族藏化已被科学研究所证实。历史上汉族藏化与藏族汉化是同时存在的。今天我们了解和认识到这一点 ,对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建设现代化强国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乐在草原育新蕾———记碌曲县藏族中学校长于国良□王明远韩小东于国良是备受人们称赞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在二十几年的教育生涯中,他呕心沥血,无私奉献,一步一个脚印,步步闪耀着对党的民族教育事业的忠诚和奉献精神。1982年初,碌曲县藏中开始动工兴建,组织上调...  相似文献   

20.
我国第一个藏族博士格勒既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个藏族博士,也是我国第一个文化人类学博士研究生,其导师是著名人类学家梁钊韬教授。在做博士论文期间,格勒研读了藏、汉、英多种文字的大量文献材料,并用一年多的时间深入藏、汉、羌、彝、纳西等十多个民族地区进行实地考察,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在此基础上写出了约40万字的博士论文《论古代藏族与国内外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关系》。论文答辩委员会的专家们认为:该论文是一部颇多创见并具有国际水平的专著,也是当今国内唯一以青藏高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