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明清时期,大量中国瓷器传入欧洲,对欧洲文化的发展和陶瓷工业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17世纪起,大批瓷器销往欧洲。1604—1656年,仅荷兰就从中国买走300多万件瓷器。这些瓷器运到欧洲后,价格昂贵,可与黄金相比。当时欧洲的报刊上说:“瓷器精美而昂贵,只有达官显贵才买得起。”为了安放这些珍品,各国皇室、贵族往往设有专门房间陈列。如法王路易十四在凡尔赛宫内设的瓷器室,德国慕尼黑旧王宫中的“镜厅”,德国安斯巴哈宫的“明镜沙龙”和“士绅瓷室”,英国女王玛丽二世在宫内设玻璃柜专门陈列瓷器等。 18世纪初,中国瓷器普及到欧洲一般家庭,其淡雅的色调,柔和的曲线,清新的图案吸引着人们,形成了以使用中国瓷器、模仿中国式样为时尚的中国趣味,以致社会上出现了一股“中国热”。发表于18世纪初的一首诗中写道:“来啊,观赏这件瓷器,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多么诱人,精致超俗,来自中华,它的故土。”在当时欧洲人的概念中,瓷器就是中国。这种中国情调在处于启蒙时代的欧洲,直接影响了一种新的艺术风格——罗可可风格的产生。于是,在绘画、建筑、园艺、家用器具等诸方面,别致、自然、温雅的罗可可风格取代了以豪华、宏伟著称的巴罗克风格。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中西化碰撞,既有“西学东渐”,又有“东学西传”。考察“东学西传”的过程可以明白西方人是怎样吸取当时中国官吏制度中的精华,为后来建立近代官制度服务的。  相似文献   

3.
儒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学说及社会文化体系,不仅对我国产生了至为深远的影响,而且还广为传播到整个中华文化圈中之各个国家,其中包括古琉球王国.儒学的传播对于琉球教育事业的起步与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进而影响到琉球社会的各个层面.本文拟从儒学广被琉球之途径、琉球教育事业发展状况、琉球学校教育所受儒学之影响诸方面来探讨儒学与琉球教育事业发展的关系,以求有益于对古代中华文化外传一般状况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琉球是中国的一个藩属国,中国士大夫在中琉交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士大夫册封琉球,精心培养琉球来华之留学生,并在日本吞并琉球的事件中各抒己见,商议对策等。明清士大夫与琉球的交往,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反映了中国与琉球的外交关系,反映了明清中国的对外政策。  相似文献   

5.
6.
徽州地处皖南,包括沈歙、黟、休宁、绩溪、祁门、婺源六县.明清时期是徽州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商业经过长期的徘徊起伏,这时迈向顶峰,“徽商”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商人群体.徽州文化在雄厚的传统积淀上,继往开来,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形成了包括哲学、医学、绘画、戏剧、建筑、食品等整体的“*学’体系。文风郁盛、人才辈出,根据《朱元明清澈州各县进土人数表》,明清两代徽州回了618名进士,①其中不乏内阁辅臣、太坏侍印,·人才出于教育.当我们赞叹徽州人才伟盛时,应该雷到它的繁育的成功.本文将不齐浅四,试对明清时用…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福建是通交琉球的门户,福州琉球馆在当时的中琉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本文利用中日有关史料,考察了琉球馆名称的由来,梳理了明清时期琉球馆的历史沿革,并从政治,经贸,文化诸方面再现中琉间,尤其是琉球与福州地方间友好交往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9.
明清时期徽州民田买卖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中国封建社会民间土地的自由买卖,明清两代进一步发展。在交易形态上,由最初的一次性断卖,逐渐出现所谓加、添、增、找、交等多次的、反复的交易手续的形式;更由于租佃关系方面田皮、田骨的出现,亦表明土地所有权、经营权和耕作权的分离,反映在土地买卖上,就相应地有大、小买田交易,以及交业、过割等方面的区  相似文献   

10.
益阳于秦置县,直至清中叶,封建统治者在此推行了一整套赋役制度,从益阳县人民身上榨取了沉重的田租、地税与徭役,使他们终年生活在死亡线上。这就是封建社会赋役制度的阶级实质。  相似文献   

11.
中卫地处黄河前套之首,系历史悠久的引黄灌区,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北路驿站。优越的地理环境与自然条件,为发展生产,兴办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卫又是塞上有名的“文化县”,自明代始即广立学校,重视育人。如旧《县志》载:“中卫邑去京师万里”,“然士皆好学,力行待取”,“蔚然不让中州”。这一传统代代相传,延绵不绝。 本文拟就明清时期(1439年—1911年)中卫的封建教育,作一些概括介绍。 (一)中卫儒学  相似文献   

12.
明清时期版画对日本的影响,先是表现在一些插图上,日本画家将一些中国书籍的插图进行翻刻、改造,然后再创造自己的绘画作品。随着明清时期画谱传入日本,日本画家开始仿照中国的画谱翻刻或编撰日本画谱。尤其是《芥子园画谱》这种采取饾版拱花方式印刷技术的套印彩色画谱传入日本,日本在逐步吸收中国的印刷技术基础上创造出了锦绘,日本正式步入浮世绘版画时代。  相似文献   

13.
明清时期是中国人口增长的高峰期,伴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人口压力下的毁林开荒,围湖垦田,使黄河流域的草原植被破坏,使黄河流域原有的水系紊乱,破坏了黄河流域原有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类教育机构有机构成的总体及其正常运行所需的种种规范或规定的总和。它包含有学前教育机构、学校教育机构、业余教育机构、社会教育机构等,还包括各机构间的组织关系、各机构的任务、组织管理等,它的设立主体是国家,是国家教育方针制度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明末清初,西方文化艺术如潮水般涌来,给中国传统美术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对西方新奇美术种类和绘画的写实手法,中国美术界的反应在前后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如何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两个时期都存在着值得思考的问题。西方美术的涌入,不仅丰富了中国美术的种类和样式,拓宽了中国画家的眼界和技法,而且影响了中国画的发展进程。但从不同文明相互交流的角度看,这未尝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6.
土家族土司音乐制度是封建王朝在土家族地区实施的一种民族文化政策,是土司对土民的一种文化管理措施。与前朝相比,明清时期的土司音乐制度较为完善,它包括了土家族土司巫术与占卜音乐、土司部族战争音乐、土司消灾禳解音乐,同时还包括土司自然崇拜和鬼神崇拜时的祭祀音乐,形成一套完整的宗教、民俗、军事仪式音乐制度。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对土家族土司音乐制度产生了巨大影响,从历史发展脉络来看,土家族土司统治时期所反映土家族人生活的民俗音乐、仪式音乐与典型的土司祭祀音乐等,都突出体现了土司音乐受到政治的影响、宗教的渗透和经济发展的促进。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晋商由于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位于中国十大商帮之首。晋商十分重视家族教育,并由此扩展到重视家族之外的地方教育事业。教育内容主要是传统思想文化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本文从晋商家族教育问题入手,对于晋商家族如何重视教育、教育与商业发展和家族兴盛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藏族寺院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肇始于公元五世纪,兴盛于明清时期。明清时期的藏族寺院教育活动具有入学程序严格、寺院戒律森严、教育内容丰富、日常生活单调,等特点。寺院教育活动涉及语言文字、藏传医学、天文历算、舞蹈艺术等教育。该时期的寺院教育活动产生了诸多积极影响,但同时也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益阳的教育发展很快,学校遍布城乡,形成了一定规模,培养了大批人才。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宗法制度社会 ,依照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宗族是社会的最基层单位 ,建立在小农经济之上的大大小小的宗族组织构成了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基石。在宗法制度下 ,每个社会成员都从属于某个宗族 ,为自己的家庭和宗族尽义务 ,以“光宗耀祖”和“显亲扬名”。而宗族则尽力保护和救助宗族成员 ,使之幼有所学、壮有所娶、老有所养。二千多年来 ,中国的宗法制度在长期的递嬗过程中经历过两次大规模的变动。第一次是西周的封建宗法制度变成士族门阀制度 ,第二次是隋唐以后门阀制度再为宗族制度所取代。在战国到秦时期 ,西周所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