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建国50年以来,特别经过改革开放,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大量的农产品不仅初步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并有力地推动了食品工业的发展,为了使我国的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工业紧密结合,应对农业和食品工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从而推动食品工业的大飞跃,为国内外提供安全、营养、美味和方便的食品.  相似文献   

2.
湖南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也是食品工业的原料大省,坐拥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却没有培育出与之相匹配的食品加工产业,与发达省份比差距仍在拉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湖南食品加工业与湖南优势农业资源联系脱节,湖南食品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相对滞后,其结果严重阻碍了湖南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和农产品加工业强省转变这一目标的实现.为此,文章特地提出提升湖南食品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具体发展战略目标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矛盾已从总量不足转向结构性矛盾,农产品价格倒挂,供求关系失衡,农业产业结构升级跟不上城乡消费结构升级的步伐,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迅速凸显。农业供给的侧改革,首要目的是保供给,核心是调结构,运用政府宏观调控重要手段,进一步强化对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农业补贴政策转型的研究探讨,以促进农业市场秩序的稳定。法律制度是推动改革与发展的齿轮,应当对我国农业发展中现存的农产品价格市场机制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对政策调整为主的调控手段进行法律化、制度化,构建农产品价格宏观调控机制的法治路径。  相似文献   

4.
农产品供过于求,表示我国农业已经跨越“粮食短缺”转折点,向着农业市场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新机遇。入世意味着我国农业正向国际化转折,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又一新机遇。入世后,我国的农业向市场化、现代化、城市化转折和向国际化转折两个阶段的历史跨越需要同步完成.难度加大,同时机遇也增大。因此,我们要加快农业结构的调整步伐,推动我国农业对外贸易扩大.促进农业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2004年我国农产品的进出口首次出现了逆差,我国主要农产品的竞争力不足已是不争的事实.本文从我国农业的实际出发,分析了影响我国主要农产品竞争力的因素,并提出对策: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业科技创新;改善农业经营主体的状况;发展农业产业化;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改善农产品需求条件.  相似文献   

6.
农业是河南的优势、机遇和筹码。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现代农业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在现代服务业中,金融是核心,是血液。通过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现代农业,既有意义,也有现实的可行性。农产品期货市场可以规避农产品的价格风险,优化农产品的种植品种,有利于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套期保值等。本文分析了农产品期货市场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现代农业的推动作用,以及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综合各方意见,给出了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后,在我国人民对农产品多样化需求的推动下,广西的农业产业结构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进行了调整,牧业、渔业的产值比重增大,产业地位提高;种植农业内部,经济作物的比重提高.这一产业结构调整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由于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的调整,所形成的产业结构不能适应现在我国人民对多样化高质量农产品的要求,制约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村小康社会建设,需要进一步调整.本文对深化广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广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后,在我国人民对农产品多样化需求的推动下,广西的农业产业结构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进行了调整,牧业、渔业的产值比重增大,产业地位提高;种植农业内部,经济作物的比重提高。这一产业结构调整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由于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的调整,所形成的产业结构不能适应现在我国人民对多样化高质量农产品的要求,制约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村小康社会建设,需要进一步调整。本文对深化广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青岛市农业结构在调整中不断优化,2004年在中央一号文件的鼓舞下,青岛市农业结构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了调整步伐。随着我国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青岛市农业结构还存在优质专用农产品比重偏低、绿色食品发展不快、市区间发展不平衡、农产品附加值低和森林覆盖率还偏低等问题。青岛市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以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试论生物技术在我国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对我国食品工业起到了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本文就近几年有关生物技术在我国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作一综述,并对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业产业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现有的农村土地制度、相对的资源劣势均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只有充分利用目前农产品过剩、农村劳动力大量转出、农民收入结构与收入水平发生变化、政府职能转变的有利条件,才能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发展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2.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进出口整体格局、商品结构及市场链条等都发生了变化。随着农产品对外贸易规模扩大,中国要坚持农业国际化、现代化、电商化和智能化的发展道路,维持农产品外贸相对平衡,不断提高农产品内在价值,推动农产品产业链条升级,拓展全球市场。  相似文献   

13.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能有效促进土地的集中连片,降低农产品成本,实现规模经济,保证农产品质量,创造品牌农业,是实现农民增收的组织保障和调整农业结构的推动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安徽省宣城市通过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品牌农业的打造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本文对宣城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打造区域特色的农业强势品牌,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农业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农业与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论题。随着我国对外的全面开放,国外许多品牌农产品纷纷进入我国参与市场竞争,这给国内农业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可以说,农业品牌竞争的时代已经来临。因此现阶段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对提高农产品价格和市场占有率至关重要。如何根据本地的特色产品,创建优质品牌,发挥品牌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产品市场和农业产业发展将面临严重的冲击和挑战,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我国的农业支持保护法律制度。一方面要制定农业支持促进法,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调整农业支持结构。以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完善农产品贸易救济和贸易保护法律制度。通过合理的技术和绿色壁垒、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以及农产品特别保障措施等为我国农产品提供必要的贸易保护和贸易救济,以减轻国外进1:1农产品对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冲击和损害。  相似文献   

16.
农业产业集群与农产品区域品牌互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产品区域品牌作为区域农产品的形象代言和经济名片,具有超越一般品牌的经济和社会效应。而农业产业集群又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它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有效支撑。该文探讨了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与农产品区域品牌培育的互动关系,以期对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效率的提高,是商业化运作的金融机构能有效发挥推动农村经济作用的前提。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大幅度调整,农业市场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深入,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村对资本的需求日益旺盛。随之而来的金融需求也与日俱增,农村居民金融需求越来越不可以忽视。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业发展的相对落后,致使农产品物流的发展严重滞后,不仅大大削弱了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且已成为我国整个流通体系的瓶颈。因此,通过研究农产品物流,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将有效地解决农产品流通中的地区封锁与货畅其流的矛盾、农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的矛盾,提高我国农产品的流通速度与效益,从而大大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农业结构是影响一国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在我国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两次农业结构调整以后,近几年又出现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产品“卖难”的情况。对提升我国农业结构及竞争力的必要性、可能性和途径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说明,我国应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利用外资以提升农业结构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产品物流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产品物流的建设与发展成为推动农业生产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中国农产品物流产业相对落后,存在一些问题,但它的发展正当其时。加快发展农产品物流策略包括:强化政府职能、加大物流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农产品物流的标准化进程、搭建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