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着手,分别论述了它们对婚姻家庭的影响。其中,自然属性中的性及当代的性多元化趋势,是影响婚姻家庭的主要内容和导致婚外情及离婚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社会属性中群与群的交往以及个体在群体中交往范围的扩大加上社会开放中人们性观念的开放,也是产生婚外情和离婚案件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婚外情是影响家庭稳定乃至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对温州新生代海归和本土青年婚恋观进行随机调查,结果表明,对婚外情多持理解和宽容态度,但当配偶发生婚外情时多选择坚决离婚。为维持家庭稳定和社会和谐,夫妻双方应相互信任,加强沟通,善于经营婚姻;社会应积极倡导科学的婚恋观,弘扬社会正气。  相似文献   

3.
渡边淳一在《失乐园》中,以中年人的婚外恋为主题,将人物置身于本真生命和社会人的双重角色下来解读婚外情,探索现代社会婚外情的隐秘,深入剖析人物的情爱世界。  相似文献   

4.
加拿大当代著名女作家卡罗尔·希尔兹的长篇小说《分居时期》描述了查斯和乔克夫妇长达十个月的分居生活。期间妻子有一次不忠于丈夫的外遇,但事后能理智对待,以家庭大局为重,回归以往的美好生活。本文结合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相关理论,分析乔克发生婚外情时自由意志和理性意志之间伦理冲突的过程以及小说创作时的社会伦理环境,从多方面探究导致乔克"婚外情"产生的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5.
婚外情题材是当代文艺作品的一个重要内容.探讨当代婚外情题材的文艺作品的演变历程,发现婚外情题材以道德为视点,与中国历史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其审美视点最终凸出的是人追求自由和社会进步的必然指向.  相似文献   

6.
李裘 《青海师专学报》2005,25(3):211-212
后新时期三位女性作家对婚外情的叙事,代表了不同的爱情观.张洁"精神之恋",张欣"现实的悲剧",徐坤"女性玩转婚外情",一步一步地展现女性独立自主的意识.  相似文献   

7.
当前,“包二奶”“养二爷”等婚外情的泛滥,像一种看不见的瘟疫一样,不断侵蚀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了保护受害配偶的利益,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对于恶意破坏家庭和睦的婚外情现象,应采用法律手段予以遏制。  相似文献   

8.
婚外情是对夫妻忠诚于爱情的反动。在新时期,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婚外情已成泛滥之势,危害到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正确认识婚外情的性质,通过加强道德建设来遏制婚外情的发展,是完全可以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婚外情是对夫妻忠诚于爱情的反动。在新时期,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婚外情已成泛滥之势,危害到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正确认识婚外情的性质,通过加强道德建设来遏制婚外情的发展,是完全可以和性要的。  相似文献   

10.
父亲,我是你的女儿。有人说,女儿是父亲前世相爱的情人,所以今生才有缘做父女,所以你的婚外情才会如此地伤害了我。父亲,我是你的儿子。有人说,父亲是儿子的榜样。男人的坚毅、责任、勇敢……我很幸运地能从你身上习得。可是你怎么会变得那么优柔寡断,找不到生活的方向?我们反对父亲以任何理由去婚外情。但当你有一天,发现父亲有婚外情的时候,父亲的婚外情由"隐性问题"转为"公开问题"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你接下来要做的事又是什么?来听听专家的说法。  相似文献   

11.
从婚姻法角度谈法律制约“婚外恋”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婚外恋”现象普遍存在,危害家庭稳定、社会和谐的现实,从法律角度,分析论证在现有婚姻法的框架下通过法律规制来减少“婚外恋”导致婚姻破裂情形的可行性,以期从婚姻家庭法的层面对构建和谐社会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带来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民生活的大大改善,也带来了高度发展的金钱物质关系对婚姻家庭关系的强烈震憾和冲击,传统夫妻关系的唯一性和排他性已经并将继续受到挑战,那么法律作为一种主要的社会行为规范将作何定位。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每年约有40万个家庭解体,其主要原因就是婚外恋。本文简要分析了婚外恋的特点、原因及其后果,着重阐述了遏制婚外恋的措施,以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净化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政治、经济和军事在特定时期的特定产物,三线企业曾为国家发展起到巨大作用,在新时期又不可避免地受到种种冲击,产生巨大裂变。本文就三线企业社会的群体特征、社会行为方式、社会心理等进行分析,对其发展趋势作出预测,以期通过改善三线企业社会群体关系对三线企业改革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尊重社会公德”思想,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对于推进我们当前的“以德治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1)它有利于全社会正确估量道德的社会作用,重视并加强全社会的道德建设,从而处理好“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2)它有利于在“以德治国”中调整社会关系特别是调整社会的物质利益关系;(3)它有利于在“以德治国”中加强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教育和塑造,有利于改善党风和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6.
"五四"作家与佛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作家之近佛是一个普遍而又特殊的文化现象,它既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政治文化以及文学方面的原因,亦与传统价值系统的解体密切相关,近佛一方面使“五四”作家入世不忘出世,积极中隐含着消极,另一方面佛教中的自贵其心、不依他人的精神追求,静观默照,直觉顿悟的禅宗思维以及明智通达,理而有情的慈悲境界对他们的人格塑造,文化创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社会政治有机体循环是中国传统政治思维的重要假设之一。在这一假设的基础上,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家认为人体、社会和宇宙可以被看作一个同构物,并依据这一原理形成了“天人合一”的著名政治范畴。换言之,在这样的思维框架下,政治事物就像一个人的身体一样,具有生命的周期,整体社会的运行也具有功能的相似性。所以,处理社会政治事物就像中医看病一样,形成了一种“政治身体症候学”。这种政治思维取向具有明显的“非本质主义”(a-essentialism)特征,政治行为的目的不是改变事物的自然结构,而是顺应自然法则,协调和整合已失序的政治秩序。  相似文献   

18.
论孔子的“仁学”与“人学”及对现代和谐社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的思想体系是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仁”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孔子的思想可称“仁学”或“人学”。孔子的“仁学”和“人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关心人、积极入世、注重教育、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些都是我们当今在构建和谐社会时可借鉴的宝贵思想遗产。  相似文献   

19.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代表”意味着尊重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中国”意味着国际交往中的国家利益原则,“最广大人民”是社会各阶层、各方面群众和最大多数人的统一,“根本利益”意味着“民生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