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体阅读思考】阅读本文时,可围绕下面几个问题,逐步理解其内容。一、贯穿本文的一条红线是什么?它是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文章是围绕什么展开论述的? 二、我们为什么要艰苦奋斗?而且要永远艰苦奋斗?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准备如何艰苦奋斗。三、艰苦奋斗的含义和基本内容是什么? 四、在本论中,作者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这样论证有什么好处?【阅读入门指津】一、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三段论式”议论文。它可分为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第一部分提出“艰苦奋斗精神不断催人奋进”的中心论点;第二部分以正反材料为论据,围绕中心论点,系统阐明“我们永远需要艰苦奋斗”的深刻道理;第三部分,论证论点,得出我们将会在艰苦奋斗中“排除  相似文献   

2.
【总体阅读思考】一、纪昀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问微草堂笔记》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二、《刘东堂言》虽然篇幅短小,却写得相当生动。虽然有迷信成分,但立意却是可取的。学习本文,应重点掌握:课文告诉了读者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写作上有什么特长?【阅读入门指制】  相似文献   

3.
【总体阅读思考】一、你上学读书的目的是什么?你是怎样读书的? 二、课文介绍的“读书四法”各是什么?这些方法对你有什么启发? 三、本文从结构上可以分为几部分?四种读书  相似文献   

4.
【总体阅读思考】一、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怎样提出自己的论点?二、本文可大致分为几个层次?每一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三、本文主要用什么方法进行论述?有什么逻辑特点?整体结构如何?【阅读入门指津】一、这是一篇论述文。一般来说,为了论证的方便和明晰,论述文的作者大多在文章一开头就要点明自己的论点,使读者明自他要论证和阐述什么样的道理。本文一开头,作者就点明了文章的论点:“对一切事物都有几种看法,”紧接着又指出对一事物可以有三种角度的判断:美的或丑的,真的或假的,善的或恶的。实际上也就是指出,对待同一事物,我们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基本态度:  相似文献   

5.
【总体阅读思考】一、这篇文章的驳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 二、第二段是怎样反驳错误观点的?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三、文章是怎样论证自己的观点的?对批驳错误观点起什么作用?  相似文献   

6.
【总体阅读叫考】一、课文分四个部分,每个部分所写的内容各有什么侧重点?作者是怎样将这四部分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的? 二、第一部分开头第一句话“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的”,它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这一部分的表述很生动,这是因为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 三、从整篇看,如果把第二部分删去,是否可以?删与不删有什么不同的表达效果? 四、写天都峰,选用了什么角度?采用了什么方法?这样写在表现文章的思想意义,沟通文章的脉络方面有什么意义? 【阅读入门指津】一、初读课文,先要看清各部分描述的侧重点概括出段意:然后,摸清作者谋篇布局的用意,理出一条贯通全文的脉络,领会文章构思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正>【文题展示】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注意】(1)题目自拟。(2)不得少于800字。(3)不得抄袭、套作。  相似文献   

8.
【总体阅读思考】一、分析本文是如何紧扣题目逐层深入地阐述的。二、本文大体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顺序来展开论述,文章1—8段基本上是按这个顺序来开展思路、逐层论述的。第9、10两段是否可以删掉?为什么? 三、试比较本文与《理想的阶梯》在论证方法上有何不同?【阅读入门指津】一、文章的题目就是本文的主要观点,全文紧  相似文献   

9.
【总体阅读思考】一、春夜中何事“醉人”?小说在选材上有何突出特点?从体裁上分,此篇小说属于那一类型?主题思想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总体阅读思考】这是一篇人物通讯。题目怎样理解?副标题与正标题的关系怎样, 主体部分的三个小标题是三个人物各自说的话,这些话从怎样不同的角度反映出他们这些赤子对祖国的态度? 三个人,属于三种类型,文章是怎样把他们组织到一篇文章里来的,文章的主题包含着怎样的时代特征? 文章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特点? 【阅读入门指津】题目,“悠悠赤子心,殷殷报国情”,忧思重重  相似文献   

11.
【总体阅读思考】本文是一篇记人叙事的文章,题目揭示了中心内容.学习本文,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思考:一方面从思想内容上思考三个问题:二是超人“超”在哪里?二是超人“苦恼”的什么?三是这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从写作方法上领会选材精当、叙事简明的特色。【阅读入门指津】一、通过“埃及超人和他的苦恼”的记叙,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冷漠无情的关系,这是本文的中心意思.为了掌握这个中心意思,必须弄清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阿卜杜拉是个埃及超人。其主要表现:在形体上,他是一位肩宽体壮的汉子:在体力上,他  相似文献   

12.
【总体阅读思考】这篇通讯篇幅不长,语言明白如话,学生自读基本上没有文字上的障碍,故阅读时可从弄清以下问题入手。一、本文可分几部分?各部分主要写了什么?怎样归纳全文中心思想? 二、本文第一部分(引子)的第2段和第五部分最后一段在结构上各有何特点? 三、本文中语言上有何特色? 四、本文有哪些写作方法可资借鉴? 五、作者主要是通过什么手法来刻画主要人物宋福林的? 六、学习本文对人们有什么启迪? 【阅读入门指津】各题提示如下: 一、本文可分五部分:第一部分(开头两个自然段)叙述“小草沟村”的地理位置、环境、由来及其生活状况,为后文的叙写做了必要的铺垫和交代.第二部分(正文第一节)写宋福林带领“青年  相似文献   

13.
【阅读理解提示】 (一)本文题为《解味》,用得是双关语,那么,什么是双关?本文题目内含着什么样的双关意义? (二)本文以对话为主,文章中的对话有什么特色? (三)本文在对话之外,还有精彩的议论,这些议论有什么特点? (四)除了对话与议论,本文还有对人物肖像的描写,这些描写有什么特点? (五)本文在写作练习方面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阅读入门指津】 (一)学习这篇课文,应该掌握“双关”这种修辞方法。所谓双关,就是指用词造句时表面上是一个意思,而暗中还隐藏着另一个意思.就这篇课文来说,“解味”二字作为文章的题目,正是双关语.全文正是以一个“味”字为核心,展开记述、  相似文献   

14.
【总体阅读思考】一、作者读书求学的兴趣是怎样产生的?有哪些人和事影响他成为好学的人? 二、在课文第二段的开头说,一个人的读书习惯的养成,要“靠熏陶渐染”,要有一个“文化环境”。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结尾有哪些话同它相照应? 三、对两位小学老师的回忆,作者并没有使用充满激情的言语,却使我们能体会到他对老师的真  相似文献   

15.
【总体阅读思考】一、这篇课文共有八个大段,每一大段前都有一句话总领全段的内容,作者是根据什么设计这些话的?如果改用小标题你看好不好? 二、有人说,救火给赖宁提供了成为英雄的机会,你认为这种看法对不对?你能用课文中的材料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吗? 三、介绍赖宁,有时作概括叙述,有时作具体叙述,课文中有哪些段落这两者结合的比较好?为什么好? 四、你认为课文中哪些材料最感动人,哪些议论最精采,哪些语句形象鲜明又意味深长?把它们标出来,反复读读,并说说自己的意见和体会。【阅读入门指津】一、课文除首尾两大段外,中间六个大段是介绍英雄少年赖宁的主体部分。如果我们把六大段段首的一句  相似文献   

16.
【总体阅读思考】一、这是一篇报告文学。阅读本文,应怎样领会报告文学这种文学样式的主要特征? 二、本文选择了哪些典型事例和感人细节,把徐恩来这个人物描绘得栩栩如生,并充分表现主题。三、作者在描述人物和事件的时侯,怎样做到“点面结合”,“点“是什么?“面”是什么? 四、研究本文的结构:线索和写作顺序。五、从这篇作品看报告文学的政论色彩,它表现在哪里? 六、本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以增强艺术感染力?【阅读入门指津】报告文学既不是新闻,也不是短篇小说.它是用文学手段表现当前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是带有新闻报导性的一种文学样式.新闻  相似文献   

17.
【题目阐述】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一个人应该明白三件事: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必须干什么?而人生的纠结,往往源于在平衡这三个问题的次序时出现了混乱。选准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相似文献   

18.
【总体阅读思考】一、小说中刻画了几个人物?请将其人物的主要特性概括出来。二、小说如何揭示人物心灵的美丑,如何抒写曾通人的人性美? 三、小说如何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四、小说的语言特色主要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总体阅读思考】一、《珍珠》这篇说明文说明的重点是什么? 二、《珍珠》这课书是怎样围绕说明重点选择材料的? 三、“天然珍珠的形成”,“人工养殖珍珠”、“珍珠的用途”三部分内容之间是怎样的逻辑关系? 四、每一部分说明的层次是怎样安排的? 除了以上四个问题外,还要注意文章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按以上四个问题进行阅读,就能从整体到局部地掌握文章的结构和基本内容。【阅读入门指津】一、《珍珠》这篇说明文的重点,在于告诉人们怎样人工养殖珍珠。这是作者写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总体阅读思考】一、作者虽在悼念自己的文友、诗人李学鳌同志,但他又不囿于个人情感的表露,而是把这种悼念之情升华到“我们的文艺事业要依靠什么人、培养什么人”的高度,这样写的蕴涵是什么? 二、常言道:情真而辞切,写悼念文章更是如此。而作者悼念挚友却是用极为质朴的语言来抒发深深的缅怀之情的。如果把这也看作一种“反差”的话,你认为它对增强文章表达效果起着什么作用? 三、纪念文章多是只讲功劳不谈缺陷的,而作者却在充分肯定了李学鳌同志的诗歌成就的同时,又指出:他的诗“有时晓畅有余而含蓄不足,铺陈较多而缺少节制”。这样评价妥当吗?为什么? 【阅读入门指津】这是一篇悼念文章.全文共有7个自然段,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2):写自己听到了文友病逝的噩耗,以及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