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讨论“朗读教学”这一话题之前,我们首先要界定“朗读”的内涵。此处所说的朗读,指的是一种课堂教与学的行为,而不是舞台艺术的“美声”朗读表演行为。 朗读是一种语言能力,它是培养说话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朗读又是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一种重要方法——如果说,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典型形式,那么,朗读就是阅读的重要支柱之一。其实,朗读不仅是一种解读文本的方式,也是一种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2.
在讨论"朗读教学"这一话题之前,我们首先要界定"朗读"的内涵。此处所说的朗读,指的是一种课堂教与学的行为,而不是舞台艺术的"美声"朗读表演行为。朗读是一种语言能力,它是培养说话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朗读又是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一种重要方法——如果说,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典型形式,那么,朗读就是阅读的重要支柱之一。其实,朗读不仅是一种解读文本的方式,也是一种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3.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学生对内容理解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要加强对朗读内容的指导,使学生通过朗读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受到感情的熏陶。教师要对朗读方法进行指导,让学生感到朗读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精神的愉悦,可以培养他们的美感。朗读是一种艺术活动,是一种有声的语言。教师要通过朗读指导,让学生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将朗读课文看做是与作者心灵沟通,与作品对话,是一种精神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朗读既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有效朗读可以帮助聋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强化口语能力,提高语言水平。由于教师和学生双重因素的影响,造成聋校朗读教学有效性缺失。加强朗读训练,增强朗读实效,提高聋生朗读能力是聋校朗读训练的恒定追求。  相似文献   

5.
潘明 《语文天地》2013,(7):58-59
朗读是一种阅读方法,也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在现代语文教学中,朗读应该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让语文教学充分发挥"有声语言"的作用,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一、创设朗读情境在朗读教学中巧妙地创设一些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在课堂上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让学生投入到朗读的氛围中,沉浸在朗读的美妙境界里。1.模仿古人"摇头晃脑"朗读"摇头晃脑"是古人在诵读诗文时的一种方法。模仿古人,学生会觉得好玩有趣,而乐于  相似文献   

6.
朗读既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又是全面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既是一种语言能力,又是学习语言的一种基本方法。朗读是对语言材料和语言技巧的吸取,是学生学习书面语言的重要手段。本文简要解析了朗读,对为何朗读和如何朗读等分别作了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包礼胜 《考试周刊》2013,(25):39-40
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在朗读中整体感知,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语言的一种阅读方法,也是用来表现情感的一种艺术技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主要通过营造良好的朗读氛围,进行多形式的朗读技能训练,以及对学生朗读进行精心指导,从而达到优化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朗读,是一种基本技能的训练,是一种品味感受的阅读活动,是一种充满诗意的文学活动,也是一种丰富细腻的情感活动。一股来说爱好朗读的学生口语发展较快,说话有条理、自然流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但是朗读仅靠短短的一节语文课是远远不够的。如何来督促学生在课外练读呢?  相似文献   

9.
本文拟从时间、空间角度探讨朗读中的意境美问题。立足于朗读是一种再创造活动,由传统的将朗读作为一种基本技艺和启蒙手段上升到审美的层面发掘朗读内涵的愉悦。跨越时空的想象是关键,从朗读中得到意境美的体验,获得审美愉悦是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0.
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一种最重要最常见的训练形式。朗读训练的功能。朗读具有以下四种基本功能:一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语言。朗读形成的信号刺激强度远远超过学生默读、教师讲解等。朗读可以更加有效地把书面语言系统内化在大脑  相似文献   

11.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朗读不仅是一种解读文本的方式,也是一种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有效方法。对于朗读,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项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而低年级又是从朗读人手再逐渐进入默读的。如何能切实地提高低年级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读并享受着     
尹慧英 《辅导员》2009,(1):13-14
朗读是一种乐趣,而朗读出文章中的韵味和情感更是一种享受。那么,在朗读过程中到底有多少乐趣呢?看了这篇文章里如数家珍似的享受朗读的亲身感受,你也许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跟着朗读起来了。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朗读在阅读教学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朗读是一项口头语言的艺术,需要创造性地还原语气,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有声口头语言。如果说写文章是一种创造,朗读则是一种再创造。朗读能够帮助学生开发智力、理解课文、掌握规范语言,从而提高表达能力,陶冶情感。朗读也是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在朗读的过程中,如果做到注重重音、停顿、速度、节  相似文献   

14.
朗读是学生感受思想感情、体味文章内容的一种方式,同时朗读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朗读慢慢被教师忽视,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朗读,语言表达能力很差。  相似文献   

15.
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基本功。计算机和互联网普及以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尤其体现在朗读训练中。信息技术可以创设情境,激发朗读欲望,可以训练朗读技巧,还可以展开想象,激发朗读情感。  相似文献   

16.
徐松 《现代语文》2013,(9):109-110
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离不开朗读训练。阅读教学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朗读能力,发展朗读能力离不开朗读训练。然而,由于目前语文考试没有或很少设置“听力考试”和“口语考试”的项目,所以有声的朗读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被教师所忽视。如何扭转这种局面,搞好朗读训练,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笔者谨借本文,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一、理解朗读内涵,认识朗读重要性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这种创造性的活动把无声的、缄默的文字转化成了有声的、响亮的口语。语文学习离不开绘声绘色的朗读,朗读是阅读的起点,它既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形成语文能力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按照朗读的熟练程度和朗读教学的推进过程,可以把朗读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正确,即读准字音,停顿处理得当,不错读、不漏读;  相似文献   

17.
朗读是一种创造性的读书方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中、小学生的朗读水平却每况愈下,普遍存在一种固定腔调。本文论述朗读中固定腔调的表现形式及矫正对策。  相似文献   

18.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是学习语言知识所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基础。语言不是静寂的字符,英语是有声的语言艺术。朗读是学好英语的必经之途,朗读也是英语学习的主要任务之一。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表现为有声的情感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过程。在英语教学中,朗读是一种最经常、最直观,又最活跃的操练形式。所以,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教  相似文献   

19.
<正>朗读训练是教师进行阅读教学手段之一,朗读,就是字正腔圆、声音响亮地读,它是将书面语言再现的一种方式,是一种再创造。朗读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清楚作者的写作意图,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朗读也是文学艺术的一种模仿,而且"还具有审美享受与情感体验的愉悦性质"。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致力于提供朗读环境,教会朗读技巧,拓宽朗读渠道几个方面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  相似文献   

20.
朗读是一种阅读方式,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朗读既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又是全面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既是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