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文东 《广东教育》2006,(7):115-115
出差四天,刚回到教室,孩子们就围了上来,唧唧喳喳地对我说个不停。这个问我去哪里了,好玩不;那个告诉我他怎么样了;还有个调皮的孩子竟然学着冯巩的腔调说想死我了。看着孩子们那高兴的劲儿,我也感到格外的开心。乱哄哄中,有个孩子凑近我耳边悄悄地说:“老师,班里有好几个同学希望你最好不再回来呢。”我心里咯噔一下:不会吧,我和孩子们关系这么融洽,怎么会有孩子希望我不再回来呢?是什么原因让这几个孩子这么“恨”我?没理由呀!  相似文献   

2.
天堂与地狱     
陈勇 《少年月刊》2010,(9):30-30
“天堂在哪里?”在一所小学里,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经常向老师询问这个问题。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一天,老师请来了神父。  相似文献   

3.
礼物     
我的学生是48个天真活泼的孩子,每当他们取得优异的成绩时,总喜欢问我:“李老师,你奖励我们什么呀?”按照惯例当然是给孩子奖励红花了。一天,小调皮陈希瑞提出希望老师奖励棒棒糖,孩子们纷纷响应。孩子们家里并不缺糖,看着他们充满稚气的笑脸.我知道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礼物。于是,我决定在元旦节前给孩子们一个惊喜。  相似文献   

4.
由于职业习惯,喜欢和小学生在一起谈天,交谈的过程中常常听到孩子们谈论自己的老师。说到自己喜爱的老师,孩子的脸上荡漾着笑容和自豪的神情;说到自己不喜欢的老师,孩子的脸则是一种不屑和无奈的神情。问其原因,孩子说:“我们有时候犯些小错误老师就骂。‘死皮子’、‘不要脸’、‘什么东西’……上课有时回答不上来老师的提问,老师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讽刺我们。我们特恨这样的老师,上这样老师的课我们就发愁,这样的老师我们就不想让他教我们……”小学生,他们毕竟还是孩子,作为教师,你是否懂得孩子的心?孩子一整天都在学校学…  相似文献   

5.
出差四天,刚回到教室,孩子们就围了上来,唧唧喳喳地对我说个不停.这个问我去哪里了,好玩不;那个告诉我他怎么样了;还有个调皮的孩子竟然学着冯巩的腔调说想死我了.看着孩子们那高兴的劲儿,我也感到格外的开心.乱哄哄中,有个孩子凑近我耳边悄悄地说:“老师,班里有好几个同学希望你最好不再回来呢.“……  相似文献   

6.
<正>作业需要“革命”?那还用说!我每周的幸运大抽奖奖项中最受欢迎的是“免作业卡”,尽管免作业卡有使用日期限制,且只能免一项作业,但在孩子们眼里却是最宝贵的奖励。六一儿童节那天,我让孩子们写六一心愿,很多孩子都说,希望六一这天不要布置作业。其实六一节那天,老师们根本不打算布置作业,孩子们的愿望是多么微小而热诚啊。但你能说孩子们不爱学习吗?有时候因为琐事多,临近放学我还未布置作业,不少孩子就会走上前来询问:“老师,今天的作业是什么?请说一下。”  相似文献   

7.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是每一个家长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人们常说“家庭是儿童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见,家庭、父母对孩子们的影响是多么的重要。那么,怎样才能科学的教育孩子,家长又怎样能够胜任第一任老师的重任呢?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结合自己的一些经验,和各位家长进行商榷。  相似文献   

8.
陈静 《小学生》2010,(12):24-25
现在老师们都在使用鼓励教育,多说孩子们的优点,多对他们说:“你真好,你真棒!……”可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都不愿意在孩子面前称赞孩子,老话也说:“疼孩子疼在心里,不要疼在嘴上。”这是怕造成孩子自满和骄傲的心理,当然,如果我们不是衷心称赞孩子,只是胡乱称赞一番,那么就确实有宠坏的可能。我们在日常生活该怎样鼓励他们呢?下面是我的一点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近日,读到这样一段文字:“有这样一则真实的报道,老师在一所幼儿园的黑板上用粉笔画了一个圆圈,然后问在坐的小朋友:这是什么?所有的孩子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是圆圈。竟没有一个孩子将这个圆圈想像成苹果、太阳、烧饼或其他什么的。孩子思维的趋同性或一致性,实在值得我们反思,是不是我们哪里出了毛病。”我们哪里出了毛病,居然连孩子的想像力也如此匮乏,当然需要反思。我决定也做一次这样的实验。当一个圆圈在黑板上画好后,我对孩子们说:“今天老师要问大家一个很难的问题,这个问题连老师也不知道怎么回答,看小朋友们会不会…  相似文献   

10.
有些语文课听下来,常让我唏嘘不已。《狐狸和乌鸦》是一个经典的寓言故事。课堂上,老师把读书的权利还给孩子,引导孩子反复揣摩狐狸三次骗乌鸦的心理活动。听着孩子们越来越惟妙惟肖地模仿狐狸极尽狡诈之本能的语言,我们是否应该思考:我们是以“读”为本了,以学生为本了,可在读的过程当中,我们让孩子学会了什么呢?孩子们口头上会说不要轻信别人的话,实际上,他们在入情入境的读中已经知道了如何为了自己的利益吹牛拍马或撒谎骗人。《泊船瓜洲》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课堂上,老师花了很大的力气引导孩子体会王安石在“春风又绿江…  相似文献   

11.
出差四天,刚回到教室,孩子们就围了上来,唧唧喳喳地对我说个不停。这个问我去哪里了,好玩不;那个告诉我他怎么样了;还有个调皮的孩子竟然学着冯巩的腔调说想死我了。看着孩子们那高兴的劲儿,我也感到格外的开心。乱哄哄中,有个孩子凑近我耳边悄悄地说:“老师,班里有好几个同学希望你最好不再回来呢。”我心里咯噔一下:不会吧,我和孩子们关系这么融洽,怎么会有孩子希望我不再回来呢?是什么原因让这几个孩子这么“恨”我?没理由呀.看看其他孩子依旧在我身边说着笑着,我便没有追问下去,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最好不再回来”这几个字重重地压…  相似文献   

12.
曾读过这样一则小故事: 在英国南部的一所小学里,一位教师调任一个差班的班主任,该班孩子大都很调皮,爱捣蛋。老师第一堂课就跟他们玩,玩得天昏地暗:下课了,老师说:“孩子们,你们要是能把学习成绩搞上去,我就去吻校外放牧场里的一头绪.”这些调皮的孩子问:“老师。这是真的吗?”老师说:“真的,而且我要吻一头你们认为最大的母猪。”孩子们好奇,都希望老师去吻猪。  相似文献   

13.
开心一刻     
《初中生》2012,(26)
老师在课堂上提问:“这是一幅世界地图,谁能指出来美洲在哪里?”‘小明走到地图前,指出了美洲在地图上的位置。老师又说:“好,孩子们,谁发现了美洲呢?”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小明!”  相似文献   

14.
马华 《黑河教育》2010,(5):20-20
3—6岁的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游戏过程中,有时难免会自然而然地不诚实。每个儿童都处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孩子们在天天地长大、变化。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明天的希望,作为孩子的启蒙教师和家长,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正确地引导教育每位孩子。如果遇到孩子不诚实。那应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5.
孩子给了我们什么?文/王瑜元编者按: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是否想过,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也在受到来自于孩子们的教育、孩子们的回报呢?北京市西城区骨干幼儿教师专题教研组,就此展开了一次有益的讨论。现将王瑜元老师整理的一组讨论文章刊发如下,以期引起一...  相似文献   

16.
《父母必读》2011,(9):93-95
又到了金秋九月,这个特别的月份里,有一天是教师节。在孩子最初接触老师的年月里,你有没有和孩子一起为老师准备过创意礼物?朱老师(蒙台梭利国际幼儿园蒙氏中班):教师节,我最希望得到的礼物是我们班的孩子们在9月份的秋季感动老师们的礼物.  相似文献   

17.
“朱老师骗人 !”在孩子们的嚷嚷声中 ,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感到汗颜。在我们的教育中 ,“善意的谎言”太多 ,老师就是以这样的情境 ,拉着孩子往自己设好的圈套里钻 ,孩子们往往不易察觉。于是乎 ,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 ,教学目标就达到了。殊不知 ,这样一个又一个精心设置的“陷阱” ,忽视了孩子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和体验。我们总是站在教师的角度去感受、审视学生的心灵。有一次听课 ,老师为了让孩子说出句中的重点词语 ,郑重其事地对孩子们说 :“下面老师来读这个句子 ,看老师读的怎么样 ?”孩子们非常认真地期待着。结果 ,老师读错好…  相似文献   

18.
"学生幸福指数"、"学生幸福感"成为今年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关键词。今天的孩子幸福吗?孩子,你感到幸福吗?孩子,怎样才能提高你的幸福感?我们的话题就是在这一系列的忧虑和思考中展开。我们说,教育不是万能的,它不能使学生不受他所生活的环境的影响,但教育必须保护孩子们心灵中巨大的、无可比拟的精神财富——欢乐和幸福。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我们面前的人是孩子,如果我们的孩子没有生活欢乐,在任何时候他都不会觉得仙鹤是蔚蓝色的。"教育的责任在哪里?教育的责任就在于珍惜并维护孩子享受欢乐和幸福的权利;教师的义务在哪里?教师的义务就在于帮助孩子提升感知幸福的能力。但是,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担忧成为实实在在的促进孩子幸福成长的行为,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倾情付出和实践努力!  相似文献   

19.
课堂是孩子们学习和生活的重要阵地。在沐浴新课程改革春风的今天,孩子们需要什么样的课堂学习呢?在最近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小学的孩子们有许许多多不同寻常的新要求。一、让我按我的需要来学当今的孩子,希望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充分尊重,在调查中,有31.2%的学生希望课堂完全按自己的要求来独立学习,有56.4%的学生希望在老师指导下自学。“让我按我的需要来学”已成为大多数孩子的心声。比如某教师教《一件运动衫》,教师让孩子读了题目后,说说想知道什么,孩子积极性很高,一下子提了六个颇有价值的问题:课文会定什么事?…  相似文献   

20.
树人     
佚名 《师道》2008,(3):1-1
今天的孩子,明天的成人。鲁迅先生曾说:谁拥有孩子,谁就拥有未来! 我不知道老师们在沉醉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的当儿,有没有升起过一丝隐隐的伤感和悲情?有没有把一份疼痛悄悄传递给讲台下的孩子?如果有,如果能把这粒“痛”埋进孩子们的心里,那我要替我们的教育和家长感到庆幸,要为这位老师鼓掌——感谢他为孩子接种了一支珍贵的精神“疫苗”!因为在未来,这粒小小的“痛”或许会生出郁郁葱葱的良知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