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某些数学问题.如果只按照常规思路去作解答.往往会显得比较繁杂,有时甚至难以解决。这时如能突破思维定式.换一个角度重新思考,就会使问题化繁为易简,化难为易,从而比较轻松地找到解题途径.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本文试图就平时常见的几类非常规思维方式略举几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并由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人们积极思维,认真探究,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思维的这种心理品质,心理学上称之为“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3.
思维导图是一种发散性的思维模式,能够让思考者迅速从发散思维中将思维焦点集中,对于重点问题或者仍然存有疑惑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能够很好的发挥它的效果,本文将对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展开研究,会从三个方面分别探讨思维导图的运用成效.  相似文献   

4.
在日常教与学的过程中,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有时候会下意识马上想到这个问题的解答方法;当我们思想高度集中的时候,也会突然对某个问题产生一种灵感,进人了豁然开朗的境界.这种下意识或忽然产生的灵感其实就是师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直觉思维.直觉思维对数学概念的形成、理论的建立、方法的总结、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学习的驱动力。在赞可夫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让学生获得更高的分数要重要得多。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来说.问与学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注重教学问题的设计.必须在如何提问上下工夫、动脑筋。如果教师所提问题恰当,前后联系,则会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的思维能力也会得以促进;相反,如果问题设计不合理.则会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甚至会使他们的思维变得懒惰。如在《老人与海》的教学中提出诸如文章是何种体裁、作者是谁等等.就属于无效提问.  相似文献   

6.
解题失误最使人烦恼.失误原因很多,常见的一种是由于思维的惰性造成的.所谓思维的惰性是指思考问题时,问题的条件或情况变了,而思维还跟不上这个变化,常要从思考者过去习惯或熟悉的方面思考问题.思维的惰性是学习不求甚解的表现,如不注意克服,将会越学越感到困难.  相似文献   

7.
柴守刚 《物理教师》2009,30(11):62-63
物理思维能力是物理学习能力的核心,而思维品质是思维能力的表现形式.思维品质反映了学生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智力水平大致相近的学生个体由于受其思维习惯、思维品质的影响,在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广度与深度上往往会显现出较大的差异.可见,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思维品质就必须将物理教学的重点放在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上.而教师通过解题是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也有的说是指问题的刺激模式,即问题以什么样的形态、方式组成和出现.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有了问题才会产生思考的对象.教师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内驱力.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呢?  相似文献   

9.
许文兴 《学周刊C版》2010,(4):114-115
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开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所以在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必须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而培养问题意识的关键则在于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做好教师角色的转变.尊重学生提问的权力,遵循能力发展的规律,让学生“想问”、“敢问”、“会问”、“有问”、“多问”。  相似文献   

10.
所谓定势.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影响着解决问题的倾向性。定势思维是指人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固定的模式是已知的.事先有所准备的.思维的定势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被思维定势所引导,而且使用的次数越多.效果越明显。到了一个相似的或者是新的环境之中.  相似文献   

11.
加强对初中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的训练,不仅可以深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拓宽解题渠道,提高灵活的应变能力.它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对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如果教师只注重正向思维的训练,而忽视逆向思维的训练,长久下去,学生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使得思维有时会显得呆板.本文结合初中代数“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谈谈逆向思维训练的体会和实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对学习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是思维的定向预备阶段.人们头脑中原有的生活经验、认识结构都是产生思维定势的主要源泉.思维定势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既能产生正向的迁移作用,也会产生不利的消极影响,对思维定势的客观认识与科学研究能够对数学教学的完善产生促进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思维定势对学生所起的积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可能会产生错误的思维导向,妨碍对新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学的学习中,对某些问题的解决,如果逆向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往往会使问题简单化.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逆向思维,如果善于从对立的角度进行思考,那么可迅速地转移到另一思路上去,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的思维过程.在高中阶段,逆向思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在函数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似是而非、形近质异的问题,稍不留意就会理解偏差,造成失误.下面以此来探求一下处理这些问题时应注重的思维方式和策略.  相似文献   

15.
思维定势就是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采用某种固体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表现出思维的一种倾向性.在解题过程中,有时受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往往会使解题陷人误区,不得求解或得出错误结论,只有突破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树立创新意思,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才会求出正确结果.  相似文献   

16.
二次函数问题在形式上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在思维方法和解题方法上又表现为灵活性.在通解通法的基础上,若要寻求简速思维,常需要采用转化策略.巧解二次函数问题,需要我们具有一定的解题经验和洞察力.本文举例说明.一、巧设解析式解决问题在一些二次函数问题中,有时题设会给出含有待定系数的解析式和相关条件,  相似文献   

17.
转化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它对物理问题的解决的意义在于将问题重新改组或改造,使问题化繁为简,化隐为显,变难为易,变生为熟.这种改组或改造,正是创造性思维的典型表现.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转化思维在教学中的应用.1时间“倒流” 正向思维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研究事物的发生、发展的自始至终的思维方式.有些问题的解决若直接按照这种思维往往比较困难·但若转化时间的先后顺序。让时间“倒流”,常常会使问题变得简捷明了.例如,一列初速度为 15m/s的火车匀减速进站,加速度的大小为0.6m/s2、求它最后 2 …  相似文献   

18.
郑军 《理科考试研究》2007,14(12):63-64
在高三复习阶段,同学们练习了大量习题后,积累了不少解题经验,往往会形成按照一定的思维过程或方式去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势虽然能帮助自己快速解决一些问题,但它有时也会束缚或误导自己的解题思路,造成在高考中解答那些似曾相识、情景条件又发生变化而带有新意的试题时不知如何变通和创新,结果造成高考成绩不理想.因此,在高三复习中,同学们应注意训练多角度、全方位考虑问题,打破固有的定势思维障碍,培养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能力,提高解答高考真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学生在解题时总是习惯正向思维,一般总是从问题的正面入手.但是,高中数学中有很多问题从正面着手不易解决,面对这样的问题如果能尝试采用“正难则反”的解题策略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降低题目难度.所谓“正难则反”,归根结底是一种“转换”的数学思想,其中的“正”和“反”也会依据不同的题目而发生转化,这是一种打破常规思维,采用逆向思考的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20.
思维是人们的理性认识的一个过程,根据思维过程的指向性,可将思维分为:常规思维(正向或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反向分析思维),在中学数学课本中,逆运算、否命题、反证法、分析法、充要条件等都涉及到思维的逆向性.在数学解题中,通常是从已知到结论的思维方式,然而有部分数学问题若是按照顺向思维方式是比较困难的,而且常常伴随有较大的运算量,有时甚至无法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多注意规律性例题的逆运用,正难则反,常常会使问题得到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