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是由语言活动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知活动的过程,是人们直接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2.
所谓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是人们直接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受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加强语感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掌握科学实用的语感培养方法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语言文字组成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语文教学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然而,在信息技术被引入教学以来,一些教师把初中语文课上成视频展示课或"文学鉴赏"课,完全脱离了语文课以语言文字的训练为主的原则。作为语文教师应该通过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具有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语感指的是对语言文字敏锐的领悟和品味能力,是人们接受和输出语言能力的客观反映,是学生认识逐步走向作者心灵的桥梁。吕叔湘先生认为:“培养学生语感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可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相似文献   

5.
所谓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由语言文字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人们直觉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郭沫若说:“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有对言语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叶圣陶先生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核心层面就是语感能力,语感水平左右着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活动的能力和效率。《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  相似文献   

6.
教师应以“致用”理念为指导,立足课堂教学,研制学段“语用”教学目标,选择“语用”教学内容,构建“语用”课堂教学基本课型,引导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积累语言、建构语言、运用语言;同时拓展课外知识,拓宽语言运用的时间和空间,创新语文实践活动途径和方式,开展“全域性”“全人化”的“语用”实践活动,通过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创设具体的语言运用情境,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主动积累、梳理、整合,掌握语言文字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根据语境的需要加以规范、恰当、个性地运用,并能凭借已有的言语活动经验进行阅读,从中获得信息、学得知识、提升能力、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7.
语感.简言之.即语言感受力。它包含对语言文字的正确、丰富的理解力,又包含用语言文字准确、生动地反映生活的表现力。语感能力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阅读教学是以关注语言、促进学生语言发展为己任。因此,搭建语言实践平台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以引领学生历练语言。在课堂教学中,要紧扣言语形式,创生文本活动;要借助诵读品析,解构言语要义;要置换文本样式,重新整合语言;要依托对比品析,提升感知效益。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有效地开展言语实践活动,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9.
语感是人们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直接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语文综合能力。叶圣陶先生很早就指出:“至于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语感指的是对语言文字敏锐的领悟和品味能力,是人们接受和输出语言能力的客观反映,是学生认识逐步走向作者心灵的桥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是非常重要的。培养语感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那么,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相似文献   

11.
何谓语感?“语感.就是指人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它是一种直觉地把握语言文字的能力.堪称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标志。”“语感的本质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是人们在长期言语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对语言符号的一种直觉。语感具有直觉性特点.是一种凭借言语经验.直觉地对言语做出敏锐的感受,瞬时性地感知和领悟语言。”所以语感培养重在培养“学道学诗.非悟不进”的直觉体悟。一种对语言认知的积累。由于没有固定的定性或定量的教学模式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2.
陈颖 《语文天地》2009,(12):65-66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是由语言活动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知活动的过程.是人们直接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小学阅读教材中,许多课文的情感都是极其丰富的.因此我们可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抓住这些特点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陶冶学生的情操。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语感。朱作文教授说:“抓住语感的培养.语文课的特点才能充分体现出来。”以下是笔者训练学生语感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陈雪华 《考试周刊》2010,(20):68-68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学科的核心任务。因此,在语文课上教师必须积极地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实践证明,巧妙地使用多媒体。是丰富语言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李燕秀 《广西教育》2007,(11A):26-26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感知能力,也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的标志。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敏锐的语感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新的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教学的基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所谓正确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就是听、读的能力,所谓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就是说、写的能力。只有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  相似文献   

16.
王琴玉 《小学语文》2014,(12):44-45
听写词语,听记句子或语言片段,是语文教师经常使用的招数.是一种比较传统而高效的集体学习活动,主要作用是检测学生对教材中重点词句的掌握,落实语文基础知识,促进学生积极而专注地进行语言的学习活动.从而达到积累语言、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李良玉 《考试周刊》2010,(39):63-63
注重实践是新课标改革的重要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就是要让学生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接触中,通过理解、感悟、积累、欣赏、评价等学习活动,真切地掌握一些运用语言的本领,使语言文字真正成为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成为学习人类文化的门径。  相似文献   

18.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的基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所谓正确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就是听、读的能力;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就是说、写的能力。只有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才能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那么,  相似文献   

19.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的基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所谓正确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就是听、读的能力;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就是说、写的能力。只有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才能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那么,  相似文献   

20.
著名语言教育家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郭沫若也曾指出:"语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语感是指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敏锐的感受力,是理解一切语言文字的基础,也是人们直觉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能力。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