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7 毫秒
1.
王雪莲 《新课程研究》2010,(3):101-101,114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更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任务是组织、引导学生去实践,获取知识,摸索学习方法,把语文知识运用到社会生活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3.
高俪萍 《教学随笔》2014,(10):20019+19
《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我认为,《课标》提出的"实践"是指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是一种特殊的实践能力,应该包括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实施拓展式教学 提高说写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拓展式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说写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那么如何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呢?结合低年级段的语文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多年来,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效率一直不高,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语文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实践。那么,我们如何来进行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呢?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基础上,掌握并运用语文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具体地说,体现在语文教学中,这一语文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是写作训练。作文是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通过书面语言描绘丰富多彩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为了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课程标准第一部分课程的基本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下有这样一段话:“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众所周知,活泼生动的语文课外活动可以扩展知识领域,发挥特长,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课内与课外本来就是语文教学的两翼,两者之间的关系:课内是基础…  相似文献   

9.
于丽 《现代语文》2006,(8):20-21
《全同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新课程重视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语文课程与学生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那么,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呢?  相似文献   

10.
语文新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结合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中更好地从事实践活动.更全面地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11.
论语文活动     
语文活动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学生学好语文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方式。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01年7月)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王大佑 《教育》2014,(4):55-55
2011年颁布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活动,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为此,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既是新课标的要求,又是促进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重点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从而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灵活、充分地去参与活动,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呢?我谈谈在教学《四季》一课中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以往培养语文能力主要是技能训练,课标颁布后强调语文实践:“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如何进行技能训练,我国语文教育界已有颇多研究,可如何进行语文实践及在语文实践中形成语文实践能力,尚处探索阶段。语文实践包括口语实践、阅读实践和写作实践等,本文拟探讨在阅读实践中阅读实践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农村风景秀丽,地大物博,有着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得天独厚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种开展方式:  相似文献   

17.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语文的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语文教师要依据语文教材,广泛探究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从而让学生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语文的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语文教师要依据语文教材,广泛探究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从而让学生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语文实践活动课”就是以“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的课。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