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任玮 《职大学报》2011,(5):44-47
北魏文明太后冯氏,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位杰出女政治家,作为太和改制的开创者和主持者之一,对北魏的汉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正是由于她出身汉族血统,自幼受汉文化的深深熏陶,宫廷生活也使她了解了汉人的治国方略,在掌权之后才能大规模的推行汉化措施,重用汉人,并对孝文帝进行汉化教育,加速了北魏的汉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北魏的法制建设在中国古代法制史上具有重要作用,它前承汉、魏、晋以来法律的精髓,后启隋唐以降中国封建正统法律的先河,为中华法系的正式形成起了重要的奠基作用.北魏的法制成就与孝文帝的努力密不可分.他进行了著名的法律改革,推进了北魏法制的封建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国有林区产权模糊是林业经济一直没有走出困境的关键所在,抓住产权改革这一核心问题予以突破,林业经济才能满盘皆活,峰回路转,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4.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自新的课程标准颁布以来,从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效性出发,积极探索、推进体育课程改革。本文通过对近6年来长沙航院体育课程改革实践的调查分析,总结改革过程中的成效和不足,探讨切实有效的体育课程改革措施,为后续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明治维新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很特别:既没有像英法那样激烈地暴力革命,也不象俄国那样用纯和平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更不像德国那样用王朝战争的办法来实现资本主义,而是采取革命与改革结合的办法,在没有资产阶级的条件下实现资本主义的社会变革,而且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是极为迅速的,社会变化也是极大的。可以说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世界近代史乃至世界现代史上革命和改革的典范。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土地征收改革模式主要有"政府主导"驱动和"民众诉求"推动两种。温州"民众诉求"推动的土地征收改革模式,其典型特点是政府回应征地群众的"民生诉求"问题,通过"三分三改"给予农民"携土地资源用益物权"入城的市民身份,并创造农民可以"自由择业"的"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工则工"的经济环境,使得被征地农民生活"有依靠"、工作"有奔头"。从温州征地模式的成功经验来看,"民众诉求"推动的土地征收改革模式,本质是"民众诉求"推动与政府"回应改革",具有民主性、回应性、责任性特征,有利于化解城市建设社会风险和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是建立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经济体制决定并制约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安徽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既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又要符合本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经管类专业为例,分析了高职院校毕业论文存在问题的原因,在反思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和职业岗位对学生能力要求基础上,提出了改革高职毕业论文内容和形式、改革指导模式和管理模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家和社会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作为高校,如何不断地完善职业指导工作,提高职业指导教学水平,在原有的模式中改革与实践是我国高校职业指导工作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参数就是人才培养质量,而考试制度又是能够直接反映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并对教学方式、方法、内容起到促进作用,本文主要从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这一大背景下,围绕《工程制图》课程的考试制度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寻找解决的对策,总结取得的成效,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就改革的深度和广度而言,庆历新政不仅超过宋代历史上任何一次局部改革,甚至与王安石的熙宁变法亦有所不同,它关涉到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科举等各个方面和领域,集中了当时朝野士大夫要求改革的主要意见,是针对宋代弊政有感而发,可谓“宏且深”,“详且博”,凸显了以范仲淹为首的宋代文人士大夫对社会群体的无限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  相似文献   

12.
隋炀帝与佛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隋代是我国佛教发展较快的一个历史时期。除隋文帝发挥较大作用外,隋炀帝在发展佛教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兴建了大批佛寺、像塔。二、搜集、整理、翻译、缮写了大量的佛教经卷。三、广度僧尼。四、支持智颇创建了当时最大的佛教宗派——天台宗。五、支持三论宗的创建,为其形成创造了条件。隋炀帝对佛教的支持,为唐代佛教的兴盛奠定了基础。与隋文帝一味地崇佛有很大的不同,隋炀帝实际上对佛教采取了一种既利用又限制的政策,使佛教既能为巩固隋朝统治服务,又不至于过分地耗费财力、物力,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隋炀帝崇佛的原因是他利用佛教为其争当太子和巩固统治服务的。  相似文献   

13.
王维被唐代宗誉为"天下文宗"。代宗对王维的评价不是一个普通读者对一位普通诗人的看法,其评价折射了当时最高统治者对文学创作的政治态度和审美情趣。从朝廷政治的角度看,典雅平和的王维诗歌是代宗眼里的新经典。从日常生活的角度看,王维诗歌反映了盛唐时代贵族阶层的审美标准和艺术趣味。在盛唐诗人中,只有王维才最符合封建帝王及其政权对文学的政治要求和审美期待。  相似文献   

14.
以北魏墓志文献中的词汇为研究对象,运用词汇学、词典学的相关知识,对《汉语大词典》部分条目的例证进行有益的补充,同时还可以为大型辞书编纂和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外交政策、个人喜好、追求升仙延寿几方面探讨了汉武帝对汉代体育发展的影响。认为汉代体育在汉武帝时期成型,形成娱乐体育、军事体育、养生体育三种形式发展的格局,娱乐体育成为有汉一代主要的体育形式。汉代体育展现了大汉气象,体现了积极为政治服务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赵振宇 《美育学刊》2022,13(1):105-113
北宋徽宗画院因与画学设置问题相关联,历来为探讨宋代画史者所重视。本案在重新梳理国子监画学生成背景与教育理念的同时,力图将其实际意义的考察置于徽宗一朝画院建设的历史轨迹之中。由此发现,以崇宁兴学为背景,画学的应运而生,并非代表徽宗的个人意愿,而画学对于绘画人才的文人式教育并不成功,这也构成了画学罢停的重要原因。而自政和始,随着与画相关之事复入内宫,图画院再次成为绘事变革的焦点,这才意味着徽宗朝的绘画改革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虽然,图画院创作与后起之文人画理念存在根本差异,但这种审美取向的双重标准并未造成宫廷绘画的内部冲突。而这种在皇权影响下的北宋绘画的文人式探索,在徽宗朝实际呈现为画学罢停前后的两个阶段,但其结果则是无论画学生还是院画家,他们的地位始终不能等同于文人。另外,崇宁与大观间的画学设置并不能构成政和及宣和间画院人才兴盛的直接原因,而在圣艺的光环与禁锢下,画院创作专尚法度。虽然徽宗画院的创作规模与制作水平均称极盛,但就个人成就而言,却可谓星光暗淡,这与北宋宣和间绘事的鼎盛局面形成了鲜明对照。  相似文献   

17.
在全面梳理北魏平城历史文献材料的基础上,分析现有考古发现,并参考汉代和明代的城址,对北魏都城平城(398年~495年)的宫城范围和宫城主要建筑遗迹进行考证。基本明确了平城宫城的边界情况,推证出宫城中一些主要建筑的位置关系和建造情况,并对有关疑点尝试加以解答。  相似文献   

18.
论魏晋南朝诗歌中的比喻意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比喻意象是诗人在物与物、情与物之间创造、设置、构结出的一种新的关系。刘勰将《诗经》到南朝的比喻意象区分为比义和比类两种类型。魏晋南朝的比义意象是索物取象以类比诗人的思想感情与意念;比类意象主要是对外在声响色貌的比拟,其中有的是缺乏主体心灵因素穿透的技巧性牵合,有的则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魏晋南朝诗人还创造出具有派生和扩展功能的比喻意象,而且出现了比喻意象中比喻关系淡化,本、喻体融合,从而向广义的隐喻转化的趋向。  相似文献   

19.
基于近代欧洲社会经验而形成的公共领域理论,在运用于解读近代中国社会问题时,必须与中国的特殊历史经验相结合,揭示近代中国公共领域的特殊性。清末教育改革中废科举、派遣留学生、兴学堂的三大改革措施,有效地促进了以学校、学会、报纸为主要形态的近代中国公共空间的扩张;新学制的颁布和实施,通过现代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教学内容的确立,为趋新知识分子从事公共批判和监督奠定了新的知识基础,造就了公众和公共舆论品质。教育改革和公共领域的扩张,导致传统政治的合法性基础被削弱,面对由改革所带来的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作为改革发起者的清政府却无力对其实行有效的控制与整合。  相似文献   

20.
安史之乱后期参加平叛的唐军主力河东、朔方等军先后发生兵变 ,旧时史家以为是主帅处置失当所致 ,这种说法欠妥。其实这场兵变是中央与地方藩镇矛盾激化的表现 ,而非个别将士为了某种私欲所为。同时也说明肃宗为首的中央已着手对地方藩镇的军队进行整饬 ,以防新的离心势力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