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七 年级语 文上 册 《教 师教 学用 书 》,为 课 文《 走 一 步 ,再 走 一步》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研究”: 1. 开头为什么突出“闷热”? 开 头 一 段 是 说 孩 子 们 怎 么 会想 到爬 悬崖 的 ,写 天 气 闷热 ,就 写了动因,他们是想爬到悬崖上去凉爽凉爽。 2.为 什么 下文 与闷 热 照应 的语句一点也没有呢? 确实没有,看来是个缺点,最好是前后有所照应。 这种“研究”有些草率。 我们知道,理解语句在文中的含义是阅读的基础。能在阅读过程中依据上下语境迅速地领会、判定语句的含义,是高效阅读的水平标志。而理解文中语句含义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吴宏博 《初中生》2010,(9):44-47
经常碰到一些学生问:写作文有没有诀窍? 其实问这个问题的人,我想他是渴望作文能有一条终南捷径可走吧。那么写作到底有没有捷径呢?没有!写作如同登山,要自己一步步去登攀的。  相似文献   

3.
陪妈妈逛街     
一个春光明媚的星期六.吃过午饭,老妈又兴致大发:"我们一起去逛逛商场?" "啊?我还是算了吧,你另找其人吧!" "正好帮你买双鞋子。" "这样啊,那……走吧。" 陪妈妈逛街 一个春光明媚的星期六.吃过午饭,老妈又兴致大发:"我们一起去逛逛商场?" "啊?我还是算了吧,你另找其人吧!" "正好帮你买双鞋子。" "这样啊,那……走吧。" 陪妈妈逛街 一个春光明媚的星期六.吃过午饭,老妈又兴致大发:"我们一起去逛逛商场?" "啊?我还是算了吧,你另找其人吧!" "正好帮你买双鞋子。" "这样啊,那……走吧。"  相似文献   

4.
自豪的工作     
三个人正在砌砖,一个过路人问他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说:"你没有看见我在谋生吗?"第二个人答:"你没有看见我在砌砖吗?"第三个人说:"我正在建一座美丽的纪念碑。"三个做着同一件事的人,给出的是完全不同的答案。问题是:他们的态度会影响他们的表现吗?答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5.
荷包蛋王子     
我们沈老师问我:"你会烧什么菜?"我大声地回答:"荷包蛋!"沈老师扶扶她的眼镜,没有继续问我。我的死党梁嘉辉问我:"你的拿手菜是什么?"我很自信地回答:"荷包蛋!"他"切"了一声就走了,似乎很瞧不起我的样子。拿手菜是荷包蛋怎么就被人歧视啦?要知道我做的荷包蛋可是与众不同的哦,我还光荣地被妈妈封为"荷包蛋王子"呢!  相似文献   

6.
《第二课堂(小学)》2011,(5):111-113
见一题目讲:"给你两个砝码(一个2克,一个5克)和一个天平,如何只用三步就把140克面粉分成50克和90克两份?"我百思不解,后来一看答案,卖糕的!我不禁泪流满面:"第一步,把天平和砝码卖了;第二步,用得到的钱买个秤:第三步,称面粉。”  相似文献   

7.
范崇嬿 《下一代》2014,(8):22-25
一天,小嘎逗说:"哎!陶陶、甜酒窝,星期日咱们去郊外玩好不好?"甜酒窝蹦起来说:"太好了!我很久没有去郊外了。"陶陶说:"我也想到郊外呼吸新鲜空气呢!"甜酒窝提议:"我们乘爸爸的车去,好吗?"陶陶说:"不好,我们还是走着去好。"甜酒窝说:"郊外好远呢,我走不动怎么办?"小嘎逗说:"因为你不爱运动,所以胖,多走走你就不胖了!""好吧。"  相似文献   

8.
很显然,"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是学生由算术思维迈向代数思维的重要一步。但十多年数学教学的经验直觉地告诉我,这次跨越,可能远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简单。下面呈现的是"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新授环节较为经典的教学思路。师:(课件演示后)围1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如果围2个三角形呢?生:围2个三角形要用6根小棒。师:你能用一道乘法算式表示  相似文献   

9.
尚翔 《数学小灵通》2014,(10):22-23
一天,班里的吹牛大王对我说,他一步能走两米(他是我们班个子最高的男同学)。当时我想也没想就说,我才不信呢?但是事后想了想:人的一步究竟能走多远呢?好像没有确切的答案,可是每个人应该都有一个限度。最大的限度就是腿的长度的两倍加上脚背长度的两倍,比如舞蹈家劈叉。但是每个人走路的时候是不可能这样走的。  相似文献   

10.
迎向风雨     
《教书育人》2010,(8):68-68
我曾经因为有几个大学生登山迷途丧生,而专程访问了某位登山专家。其中一个问题是:如果我们在半山腰,突然遇到大雨,应该怎么办? 登山专家说:"你应该往山顶上走。" "为什么不往山下跑?山顶上的风雨不是更大吗?"我怀疑地问。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反身代词"自己"具有长距离照应的特点。20多年来,国内外研究者从句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对"自己"长距离照应产生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列举了许多例句来验证各自的理论和分析方法。本文通过分析这些例句后得出以下结论:动词语义指向应该是影响"自己"长距离照应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了用动词语义指向解释"自己"长距离照应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第一层次:自我修行“明明德” 什么是修行?修行就是修正错误的心理念头和外在行为。 “自我修行”,看起来是只管自己,是较低的要求,其实这是做人做事的根基,是一切事业功勋的基础。如果自己都没有照应好,如何去照应他人?正人先正己,作为教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13.
成语新用     
《家教世界》2014,(12):48-48
未雨绸缪一只山猪在大树旁勤奋地磨獠牙。狐狸看见了,好奇地问它:"既没有猎人来追赶,也没有任何危险,为什么还要这般用心地磨牙?"山猪答道:"你想想看,一旦危险来临,就没时间磨牙,现在把牙磨利,等到要用的时候就不会慌张了。"以理服人已饱餐一顿的狼发现一只绵羊倒在地上,狼知道绵羊是因过分害怕而昏倒,就走过去叫它不要怕,并答应绵羊,只要说出3件真实的事情就放它走。  相似文献   

14.
问:什么是首尾照应? 答:一篇文章有头有尾,前后内容要有内在联系。前边说过的话,提到的事,后边得有个照应。使前边说的话有个着落或补充、发挥;后边说的话,提到的事,前边也应该有个交代或暗示。这样,文章的前后才能贯穿起来,脉络清楚,各部分联系得紧密。这就是所谓的首尾照应。  相似文献   

15.
一、选中教学切入点,化繁为简师:从题目看,课文写的内容是……生齐:木叶。师:文章选自《唐诗综论》,"说"的是木叶,而且"说"得专业,预习课文时是不是觉得不好理解?(生点头)师:那就让我们化繁为简,一步步走进文本。哪位同学先说说文中"木叶"的字面意思?生:树叶。  相似文献   

16.
一位青年学生质问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你的几何学有何用处?"他对身边的侍从说:"请给这个小伙子三枚硬币,因为他想从几何学里得到实际利益。"一个很浅显的道理:确定目标是做一件事的首要环节。没有目标何谈方向?方向错了过程又有何意义?然而一节课的目标,教育的目标,作为数学教师,  相似文献   

17.
杜媛媛 《辅导员》2010,(13):102-102
崔峦先生早就指出:"语文阅读教学要走个‘来回趟'。"这"来"便是要弄清文本写了什么?"回"呢,则是要知道作者是如何写的?为何要这样写?也就是要揣摩、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由此看来,文本的内容和形式我们均需关注,只讲内容不讲形式,就会条理不清、杂乱无章;反之,则会空泛无物,缺乏生动。那么,对于一篇课文来说,我们应当在文本的言语表现形式方面教给学生些什么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8.
未来的自己: 你好! 不知道现在的你在干什么?是继续努力着,向梦想一步步迈进;抑或是因为路上的坎坷放弃了理想,过着平淡的生活;又或是停在了人生的岔路口,踌躇不前……没有关系,在充满未知的道路上,我们会一直一起走下去。  相似文献   

19.
一生的功课     
课堂上,老师让孩子们看一张画,画面很简洁,一个小女孩带着一只小鸭子在走,画的下面是几行稚拙的文字:"露露不会游泳,不会飞,她的小鸭子也是。露露带着小鸭子,天天到池塘边看别人怎么游泳、怎么飞。"还有一行字,被一张纸条给盖住了。老师问孩子们:"同学们猜猜,下面盖住的那句话应该是什么呢?"一个女孩举手回答:"后来,露露学会了游泳,小鸭子学会了飞,她和它开心极了。"老师点点头:"很好!  相似文献   

20.
鸟老师指点江山:空瓶子我们每天都会遇到,玻璃酒瓶、塑料饮料瓶……这次鸟老师请大家做个"瓶子爸爸",这是立体的人像,我们首先想想爸爸的特征,是胖还是瘦?是高还是矮?脖子长不长?肚子大不大?……然后选择一个"像"爸爸的瓶子吧!小朋友都是最会抓特征的,所以第一步"找一个合适的瓶子",放心交给小朋友就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