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窦娥冤》的主题历来被认为是反封建。本文从作品的人物形象和关汉卿对原型的创造两方面剖析作品主题:窦娥是按封建文化的形象设计而成的;关汉卿通过对原型的加工,着重表现善良弱小百姓与强大黑暗势力之间的冲突,揭示窦娥悲剧的社会根源。《窦娥冤》的悲剧主旨是人性的悲剧和社会的悲剧相交织。  相似文献   

2.
民间信仰植根于下层百姓的理想之中,往往驳杂、直率、简单,寄托着下层民众最朴素的愿望。从唐代开始,儒、释、道便在上层文化圈中逐渐融合,在下层民众之中,儒家的伦理道德逐渐植入释、道的观念之中,释、道也借助儒家的正统地位进一步发展传播,它们构成了民间信仰最主要的部分。关汉卿的《窦娥冤》表现出了这种儒佛、佛道、儒道相互杂糅的民间信仰,揭露了“三教合一”的理念对下层民众的思想和行为的指导作用,这是促进他们自我意识觉醒、指导他们进行反抗的深层动因。  相似文献   

3.
王实甫的《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曲史上的一株奇葩,常演不衰。它在结构设置、戏剧冲突、人物心理刻画方面都有独到之处,是王实甫成功的艺术再创造。  相似文献   

4.
浪漫主义是文艺创作的基本方法之一,中国古典戏曲多运用浪漫主义手法进行创作。中国古典戏曲《窦娥冤》《牡丹亭》是浪漫主义的典范之作。中国古典戏曲中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使作品富含浪漫主义色彩和艺术魅力,深具独特的艺术价值:一是表现戏剧冲突,推动情节发展;二是深化主题,升华思想;三是彰显性格,塑造形象;四是象征理想,寄寓爱憎;五是创造幻境,营造气氛。  相似文献   

5.
关汉卿《窦娥冤》取材于刘向《说苑·贵德》中东海孝妇的故事。《说苑》是“采百家传记”以说理的书,《窦娥冤》则是一出悲剧,作者通过女主人公窦娥的悲惨遭遇也传达出某些“理”。本文通过比对分析,找出它们相关又有所区别之处,以帮助更深入地理解原作品。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分析《茶馆》戏剧结构入手,通过以人物带动故事、以人物命运变迁来推动剧情发展结构;在严肃悲剧中融入喜剧因素,在喜剧中引入悲剧色彩的结构;以及以曲艺作为串连的话剧结构三个方面论述了《茶馆》独特戏剧结构及戏剧冲突.  相似文献   

7.
《雷雨》是曹禺先生的名剧,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戏剧文学力作,它的艺术成就值得我们不断地去探讨。在人物形象方面,曹禺先生主要塑造出了蘩漪和周朴园两个极具复杂性和典型性的人物。在戏剧结构方面,作品充分发挥了“三一律”戏剧结构的优势,使《雷雨》结构紧凑连贯,矛盾冲突集中而尖锐。在语言方面,《雷雨》的戏剧语言具有丰富的潜合词,且极具个性化。  相似文献   

8.
《金瓶梅》是我国长篇小说中采用网状结构方法的率先之作。《红楼梦》在结构艺术上借鉴了《金瓶梅》,呈网络状,但更复杂更艰巨,更浑成因而更精妙。我们可以说《金瓶梅》的网状结构是二维的平面的,而《红楼梦》则是三堆的立体的网。二者采用的方法都是时空交错,从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来理清纲目,牵起方方面面、经经纬纬的细枝末节,从而推动人物性格的形成和故事情节的发展,但是又有不同。  相似文献   

9.
《雷雨》主要的戏剧冲突是蘩漪同周萍的冲突,因为这对矛盾表现得最充分,最能体现作品的主题思想,也最能充分地表现出主人公(蘩漪)那最“雷雨”的性格。但这对矛盾不是《雷雨》的主要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10.
《窦娥冤》是个标准型的杂剧,由一个楔子和四折戏组成。楔子,是本剧故事的开端,也是戏剧冲突的序曲。戏剧冲突是戏剧结构的基础,可以说,没有冲突,便没有戏剧,而且戏剧冲突的充分展开,必将有利于展开人物性格所赖以发展的典型环境;反过来,对典型环境的深刻、精确的描绘,又直接决定着人物形象的创造和主题思想的深化。  相似文献   

11.
《窦娥冤》是元杂剧中的优秀剧作,从文学角度看,它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当剧本被作为文学作品阅读、分析和研究时,可以从戏剧的剧场性特点出发,对剧本中存在的重复叙事现象进行分析和理解,这样有助于对剧本文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子夜》与《家》是中国新文学史上堪称双璧的两部重要作品。用比较研究方法对这两部作品的艺术特色加以分析很有价值。两部作品在艺术视角、艺术结构、艺术风格上的差异,颇具代表性地体现出30年代文坛的两种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13.
<窦娥冤>通过人物形象窦娥的悲惨遭遇,展现了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悲剧命运.围绕窦娥思想根源、行为表现和社会反响三方面进行论述,认为在封建礼教控制下的男权社会,女性只是社会的附属品,这是她们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贝多芬《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以下简称《第四钢琴协奏曲》)是他成熟时期的一部重要作品,也是他所有协奏曲作品中最抒情的一首。作品风格清新、构思完美,充满柔和的浪漫情调。在创作特点上,《第四钢琴协奏曲》脱离了古典乐派程式化的传统,采用三部分的结构特征,从而使音乐在三个部分间展开并最终循环回归主题;在艺术表现上,《第四钢琴协奏曲》的曲调、旋律与快板都有其特定意义与内在含义,使它们在各自发挥了最大优势的同时又服从于整个协奏曲的总体艺术构成,最形成终不断发展的创新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结构》是各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以及相关专业必须要学习的一门重点课程。课程主要讲解的内容包括混凝土结构的特点、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方法以及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等,这些内容对学生以后的工作有重要的作用。据调查,目前各高校《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鉴于此,本文将结合《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此开展研究,来提高高校《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20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上,以萧军、萧红为代表东北作家群异军突起,为读者了解东北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萧红的代表作《呼兰河传》以清新自然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作品本身拥有着丰富的艺术魅力。其语言既陌生又新鲜,充满了幽默感;其结构方式也打破常规,表现出散文化的特征;而叙述视角更是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通过从语言、结构、叙述视角三个方面来分析其艺术特色,来进一步了解《呼兰河传》的独特之处。它作为一部成功的小说,是中国文苑一朵美而不艳的奇葩。  相似文献   

17.
《橘颂》上章以自我视角观照橘 ,乃“人颂橘”也 ,下章运用代拟手法从橘的角度体察自我 ,系“橘励人”也 ,中间存在一个视角转换 ,同时 ,通过“独立不迁”之意将上下章有机融为一体 ,共同昭示屈子的高贵节操  相似文献   

18.
<俄狄浦斯王>和<红楼梦>两大悲剧跨越时空却拥有近乎雷同的整体魔幻隐喻叙事结构,三层象征隐喻诗意结构负载三种功能和三重意蕴,以此传达了近似的生命悖谬意识和宿命观.在表现悲剧精神这个巅峰意义上,<俄狄浦斯王>、<红楼梦>实践着相似的悲剧审美诗学,彰显了中西文化的融合和终极认同.  相似文献   

19.
20.
文学文本生来是为读者的阅读而作,这个特点决定文学文本的开放性和召唤性。文学作品更需要强大的召唤力量与读者进行交流,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鲁迅小说《狂人日记》以其巨大的艺术张力对读者形成了强烈的召唤:作者从狂人原形——形象探究、叙事视点——结构探寻、社会场景——环境探讨等不同层面给读者提供了很多文本的空白,意在召唤读者的反应与合作,激发读者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