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半个世纪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响亮地提出了创造教育的主张,并付诸于实践,成为我国近、现代创造教育的倡导者、开辟者、先行者。所谓创造教育,就是根据创造学的有关原理,运用一套科学的艺术的创造性教学方法,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塑造学生的创造人格和个性,造就大批创造型人才的新型教育。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教育要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教师要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创造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创造一个民主而科学的社会。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论是彻…  相似文献   

2.
“创新教育”起源于“创造教育”,早在20世纪20年代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创造教育”的主张。他指出:“教育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他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此后,国内外对“创造教育”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过,而且在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3.
为生活的教育和为教育的生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育与儿童生活之间的关系正在被颠倒,不是教育适应儿童而是儿童生活适应教育,儿童生活原渴望着教育,教育原本可以在儿童生活中自然自然展,儿童则可以自由自主地吸收教育营养生长其生活能力,张扬其生命活力并创造美的生活,然而不明智的教育却以成人意志霸权控制了儿童生活,它制造着儿童不自然,不自由和不自主的认识,也制造着对教育的逆反,厌恶甚至敌意的情绪,教育也即成了儿童异已的生活,教育应当反省自我,一切为了儿童今天和明天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4.
张其志 《教育探索》2000,(11):13-14
创造是人的天性。“儿童的创造力是千千万万祖先,至少经过 50万年与环境斗争所流传下来之才能之精华,” [1]“是所有人类共同的特征” [2]。因此,每个人都是一个天生的创造者,都拥有潜在的创造才能,但只有通过后天的环境和精心的教育,儿童的创造潜能才能得到开发,创造能力才能得以生长。如果儿童的创造潜能被压抑、被束缚、被埋没,儿童的创造性便会枯萎、凋谢。因此,“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应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和人类” [3]。  我国的近现代教育,可以说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5.
姚芸 《广西教育》2006,(12A):47-48
陶行知是一位具有卓识远见、勇于实践、勤于探索、富有创造精神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综其一生的教育生涯,他坚持不渝的一个重要的主张,就是创造教育。创造教育的思想是他创造性地培养人才的实践经验总结,也是他生活教育理论体系宝库中的精髓。在先生发表的《创造宣言》中,他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强调从小培养儿童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我国正在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直接的指导意义。陶行知先生认为创造力是儿童自身具备的,教育的作用和任务首先是启发、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为此,应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创设有利于儿童创造力发挥的最佳环境,并以大无畏的创造精神开展创造教育。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广大教师的启示,主要体现在学生观、师生关系观和课程观上。  相似文献   

7.
吴鸽 《江苏教育》2023,(44):59-61
野外情境课程朝向未来教育。它将儿童带入蕴含真、美、情、思的广远意境,给予儿童闲适与激励。富有主题教育的野外情境课程,激活了儿童创造潜能,让儿童在五彩的生活中伸展生命的灵性。  相似文献   

8.
儿童创造力的测量与评价简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灿明 《学科教育》2001,(12):42-45
人们对创造力的理解不一,导致儿童创造力测评的许多困扰。目前儿童创造基本上是从创造的作品、人和过程三方面衡量的,包括结构性的客观测量和带有一定主观性的开放式测量。儿童创造力评价应注意专家评价与校园评价,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教育评价与发展指导,评价与元评价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张兴华 《山东教育》2002,(34):12-13
从1986年泰安市实验学校开展的“双序”结合整体教改实验算起(儿童创造力开发实验研究是其中的一个子课题),泰安市的创造教育实验与研究已经走过了16年的历程。要保证创造教育积极、持续、健康地发展,必须依据新形势,制定新策略。在深化创造教育的研究中,从宏观层面我们制定了四个方面的策略。一、建立科学的评价和管理机制,确保创造教育的积极发展创造教育在本质上就是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人的创造活动规律和人的创造素质的培养规律,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其要义有四:一是全体性。创造教育的一个信念就是相信每…  相似文献   

10.
继承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深入解放和培养幼儿创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首我国幼儿教育的百年发展历程,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首先喊出了儿童创造教育的宣言,创立了儿童创造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20世纪80年代,我国幼教界对怎样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曾进行过广泛探索,儿童创造教育的旋律开始在学前教育阶段奏响。90年代,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进一步推动了对幼儿实施的创造教育。人们已经认识到,创造教育是一个开放性的长期系统工程,须从幼儿阶段抓起。为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奠基,是21世纪对学前教育的召唤。一、幼儿拥有极大的创造潜能作为我国儿童创造教育的开拓者,陶行知先生曾经呐喊:“人人是创造之人”。他指出,…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教育作为国民基础教育中的初始阶段,应着眼于儿童潜能开发。我们学校经过反复学习和讨论决定开辟以创造教育为主线,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素质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开发人的创造主动精神是陶行知全部教育理论的出发点与归结点,对我们现今的教育及其改革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从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中得出的对语文教学的启示是,语文教学是开发儿童创造力的有力工具,要开发儿童的创造力,语文教学必须进行改革,语文教学改革要根据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原则去进行。  相似文献   

13.
杜威认为对儿童的教育过程,就是促进他们不断地生长过程。教育者不能在儿童生长之外为儿童预设教育目的,生长必须在生活中展开。民主的生活环境是儿童生长的最好条件,因此,通过教育来创造一个民主的社会是对儿童进行控制的最佳方式,学校应是一个雏形化的社会。在民主社会里,儿童生长和社会发展是和谐共生的,我们必须摈弃那种把个人与社会对立起来的二元论思维。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际教育界把开展创造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作为新的技术革命和新的竞争的战略决策。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开发,如韩国1995年的教育改革方案中就提出中小学实行“以知识记忆为主的教育向以培养创造力为重点的教育转移”,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瑞典、德国和东欧各国早就开展了创造教育的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组织和机构,要求从小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以此推动教育的全面改革。  相似文献   

15.
由精英教育向提高民族素质的大众教育的转变,是中华民族教育史上最伟大的跨越,但同时也对我们广大的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与时俱进,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内容,改革教育方法,探寻教育规律,从选择适合于教育的儿童的传统观念转向创造适合于儿童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一、审美性原则。审美性原则是指在艺术活动设计过程中要把握好儿童的审美特点,以审美感知的培养、审美情感的激发为出发点,将审美的特殊性贯穿于感受、欣赏、表现和创造等活动形式之中。在贯彻审美性原则时应注意:①艺术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应具有审美性。教师必须为儿童选择富有审美趣味和意境的艺术作品以及符合儿童特点的教育形式,并从艺术本身的审美特点出发,使形式与内容相适应。②将审美教育寓于儿童的情感体验之中。在艺术活动各个环节、程序的安排以及教师引导方法的设计中,通过艺术作品激发儿童的积极情感,使其在一定的联想和想象中产生情感共鸣。③将审美教育寓于轻松有趣、活泼快乐的艺术活动之中。这需要教师为儿童营造宽松和谐的精神环境,创设优美的、便于儿童参与和艺术创造的物质环境。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育评价在教育发展观的指导下,强调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儿童德智体诸方面的全面发展,即“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传统的评价多以静态的总结性评价为主,现代教育评价则逐步地将评价的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儿童创造教育思想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行知是我国儿童创造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先驱。他认为每个儿童都具有巨大的创造潜力。儿童的创造力需要解放和培养,并提出了“六大解放”的主张。他的这一思想对我国当前培养儿童创造力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动态—生成式绘画活动”教学模式是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指导下,在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出来的一种新的绘画活动模式。它主张儿童自主的学习和创造,强调了儿童情感的体验。体现出把儿童画归还给儿童的新的艺术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以“行知合一”为核心的生活教育理论和“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强调“生活教育”与“创造教育”的统一,强调创造教育的特殊意义,即“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运用环境的影响力,培养加强发挥创造力,使他们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和人类。”由此可见,落实创造教育关系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教育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