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到胡同去     
到过北京的人,都欣赏过故宫、颐和园、十三陵的肃穆、宏伟、华丽,它们象征了中国古代帝王的权势。而纵横于北京城的胡同,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它几百年来,就这样沉默着。但只有北京的胡同,才更能体现北京的历史,反映北京广大市民阶层的生活。可以说,北京的胡同,才是北京沧桑历史的真正的见证人。胡同,是中国北方一种古老的城市小巷,尤以北京城为最。据统计,北京的胡同共有3000多条。胡同即指小通路,小巷,是从蒙古语中演变而来。在元、明、清时代,封建帝王“袭周官之制,度地居民”,以皇  相似文献   

2.
胡同——北京特有的文化景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同,不仅老北京人世世代代与它打交道,就连我这个外来户,也与之打了45年之久的交道。由于笔者常年住在北京当记者,几十年中不知出入过多少条大大小小的胡同和大小四合院。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史家胡同、弓弦胡同,在这些地方留下过频繁的足迹。我虽不属老北京,对胡同和四合院也说不上有何特殊情结,但对北京胡同中所蕴含的浓郁的文化景观,以及那种古朴而宁静的气氛,却深为眷恋。  相似文献   

3.
北京老城胡同是道路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胡同区域天然就是"小街区、密路网".机动化的发展在方便胡同居民出行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对胡同交通的研究应以协调现代化生活与历史文化保护为目标.在梳理北京老城胡同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交通出行特征,对目前存在争议的胡同交通功能定位、在城市道路体系中的地位、交通管理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4.
胡同是老北京的特色,大片的四合院分布在数不清的胡同中。过去的北京,除了紫禁城、天坛等皇家建筑外,就是胡同建筑了。自元代以来,一代代北京人从胡同里走进走出。如今,随着北京城市的建设,胡同越来越少,正逐渐消失在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建筑之中。  相似文献   

5.
《对外大传播》2002,(2):33-33
保留了清代风貌的北京胡同是谜宫一样的小街道,现在它们面临着两难的抉择:为现代化让路,还是翻新改造成旧中国活的见证而加以保护。有些胡同建于200多年以前,没有自来水,没有下水道,卫生条件差。旧胡同与要举办奥运会的首都、摩天大楼、政府想要赋予的新形象,是那么的不协调。  相似文献   

6.
2008年7月19日至20日,<中国文化研究>编辑部邀请国内外的各位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在京召开了<中国文化研究>创刊15周年高层论坛暨"胡同与北京文化"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7.
2009年11月23日。北京什刹海后海小金丝胡同深处那幢幽静的院落,永远失去了它的主人——一位中国翻译界无人能比肩的大家.一位几乎“翻译了整个中国”的学者——杨宪益。  相似文献   

8.
<正>北京是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是名扬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作为北京的人文符号,胡同如今已经成为北京最具魅力的地方。在这里,不仅可以了解北京市民的生活,包括他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情趣和邻里关系,也可以看到历史的变迁,时代的风貌,感受浓郁的人文气息。一、美国主流报纸对北京形象的建构《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是美国三家主流报纸,是在美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  相似文献   

9.
话说这50年     
如果你有机会结识几个北京城胡同里的老爷子、老太太,坐在他们的院子里,泡一壶浓茶,听他们聊聊他们小时候的事,那可真是一种乐趣。什么我曾曾曾祖父就住这条胡同了,那时的北京可没这么大,也没这么多楼,这么多车啊;什么我爷爷领着我去戏园子,名角一出场,那个满堂彩啊,那时候谁见过电视呢,能到戏园子看戏,那是有眼福啊;什么我跟着爸爸从西城走到南城,二三十里路啊,就为了买一串大糖葫芦……说的人滔滔  相似文献   

10.
想起朱安,眼前就浮现一口井.那深深的院落,高高的围墙,阴晦的天气,一个又一个孤寂的上午、下午,夜里战抖的星星……无不使人联想起"心似枯井"这个词语.即使千里迢迢来到北京,在那八道湾胡同或砖塔胡同,这口井仍一如既往地空旷,孤寂,几乎令人害怕.  相似文献   

11.
因将《水浒传》译成英语而赢得过中国文联颁发的最高翻译奖的沙博理先生就住在北京前海那片如同蜘蛛网一样复杂、密集的胡同里,胡同口常年停着一排排整齐的三轮车,他们身上和三轮车上都有“胡同游”或者“到胡同去”的明显标记,当他们踏着三轮车载着外国游客从你旁边走过时,你会听见他们操着简单的英语或者日语向游客介绍着发生在北京胡同里的历史故事。已有九十一岁高龄的沙老在自家住的院子门口用中英文标注了门牌,而门框的另一侧是同住一个院子里的另一户人家的名牌和报箱。可见这所院子不是沙老的独宅。走进被明媚的春光笼罩着的四合院,记者的目光被墙壁上青翠的爬山虎,院子里的紫丁香和玉兰吸引住。花园中有一个陶瓷寿星,当记者端详沙老时,这位雪发银眉的老者正和蔼地笑着,他淡茶色的眼睛和雕刻着岁月风霜的脸竟然与老寿星十分相像。沙老听到这话, 像孩子一样捂住脸笑了,大家被他这样童趣的动作逗乐了。这是一个多么可爱的老先生啊。  相似文献   

12.
记得1982年岁末,我到李桦先生住的银闸胡同寓所取稿件。那天下着大雪,李老住的是一处传统的北京四合院,室内没有暖气设备,得靠煤炉取暖。年逾古稀的李老仍康健如壮年人,煤炉里的火始终封着,在大雪天没有打开。李老见我踏雪造访,对我格外热情。我最崇敬的老艺术家对我这个普通编辑的盛情接待,立刻化成一股暖流传遍我全身,我忘记了自己是在一间没有暖气也未  相似文献   

13.
生活在别处     
游云 《文化博览》2005,(1):54-55
在我知道胡赳赳就是胡小同的时候,我们终于有了第一次见面.自然是在饭局上.这个扎根著名论坛"西祠胡同·记者之家"并经常搞事的"外来人",就是以比对异性更大的热情隔三岔五地在后海组织饭局的方式,征服着北京的土著和来自各方的文漂.  相似文献   

14.
严冬的夜晚,西北风呼呼地咆哮,北京的胡同里人迹稀少,一堵斑驳的院墙上挂着块“打工妹之家”的牌子,此时从院墙里闪出个漂亮的英国姑娘,她裹着大衣,匆匆穿行在黑古隆冬的胡同中。她是“打工妹之家”的志愿者Caroline Watson,中文名字叫罗琳。每个周日的晚上6点至9点,她都要来这儿教一群打工妹演戏。想起刚才的一幕,罗琳在黑暗中笑了。“我刚从农村来北京打工时,为找工作到处瞎闯,一天,我看见街上有个酒吧的牌子,不知是干什么的,很好奇, 就走进去了。‘请问,您需要什么?’里面的服务员问我。我还没想好说什么,忽然看见一对儿男女搂在一起,吓了我一跳,‘哇’我大叫一声,捂着脸撒腿就往外跑。”一个打工妹说。  相似文献   

15.
笔者曾经在广州一条布满绿苔的胡同里,屏住呼吸望着一栋陈旧的小楼,有一本新闻杂志从这里起步,20多年来,一路攀登,终于做成了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刊物。  相似文献   

16.
北京东城的柏树胡同,离竹杆市场很近。这里的早市最红火,中午顾客便少了,12点左右歇业。市场很丰富,有水果、蔬菜、鲜肉、活鱼、活虾、蛋禽和新鲜的牛奶、豆腐;还有一些油、盐、酱、醋、花椒、大料等调料,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用的小杂品,像背心、裤衩、拖鞋、毛巾、牙刷、牙膏、洗衣粉,真  相似文献   

17.
中国正在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这使得一直只关心欧美国家的西方主流媒体,突然将目光投向中国,形成了西方主流媒体的“中国热”现象……“世界正在向北京走来”是我不久前在《纽约时报》总部讲的。我四月份来过北京,看到北京到处都在建设,即使在纽约,发展也没有这么快。其实我们一直都在关注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祝贺与希望     
我热烈祝贺《北京周报》的一切工作人员。在这个周刊创刊40周年之际,我也和杨正泉同志一样回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周恩来总理在创办《北京周报》的过程中起了很大很大的作用,我自己也是40年前的《北京周报》的工作人员,我就算一半,因为那时我在周报工作,也在中国建设杂志(现在的今日中国杂志)工作。但我在工作了几年以后,就离开了周报。我今天看到在场有一些老同志、老同事们,我很高兴。我也很怀念已经不在的和病倒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19.
沿着北京西客站,逶迤南去。在宣武区广安门外著名的茶叶一条街两侧,有一片高矮不齐的小平房,其中就有我的家。家前家后没有宽敞通畅的马路,人们从一条条略带弯曲的胡同,进进出出。在那些并不宽绰的小胡同里,最特别的点缀是一盆盆、一株株、一罐罐、一挂挂名称繁杂、形态各异的绿色植物。随着四季的更替,它们成了胡同中一道眩目的风景,闪现着不同的生命色泽。春天一来,胡同里的绿色像是一首小诗。胡同口那株白杨树,兴奋地把脑袋探到胡同的怀抱中,用尽一夜时间酝酿出一份清新自然的空气,似乎想使胡同里的每个人都感受到这份新鲜。伴着早春的晨阳,我轻轻地呼吸着来自白杨的清新气息,肩上的书包不再沉重。回首望去,窗台上、门脚边、廊檐下,最常见的盆栽小迎春、指甲草、韭菜莲,一盆盆并不出众的花草,却把我们的小胡同妆扮得生机勃勃。夏天,在那个闷热的季节,惟一可以觉得有点凉意的就是绿色了。胡同里因为有了绿意而充满欢喜。没有急噪,没有喧嚣,只有静静的绿,惬意地躺在人们的脚旁。大树好像很理解我们,张开了“大绿伞”,为我们遮住了许多刺眼的阳光。妈妈养的滴水观音在一天天地生长,硕大的叶子如同斗篷般,覆盖着下面小小的花蕊,尤如玉雕的一样美丽。夏日清晨,露珠调皮地滚滚...  相似文献   

20.
<正>北京的城市形象在国际舆论中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北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现代中国的国家形象,它充满活力,同时兼具深厚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北京由于生态环境恶化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也频频成为国际舆论批评的焦点。本文旨在研究北京城市形象国际传播的效果问题,调查国际受众对北京城市形象的认知状况,评估北京在国际上的形象传播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