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历史上,唐代公主与政治的关系最为密切。在武则天称帝以前,一些公主卷入了宫廷权力斗争;中宗和睿宗时期,安乐公主和太平公主公然干预朝政;玄宗即位后,公主干政局面结束。唐后期,许多公主的婚姻直接为政治服务,其表现之一是和亲,其次是公主下嫁藩镇子弟。唐代公主的命运与唐代政治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王学军 《文教资料》2009,(18):16-18
初盛唐(618-765)诗歌中的战争战役在空间分布上总体呈现出以下四个基本特征:(一)内地面积小于边地,内战数量多于外战.(二)外战北方多于南方,西方多于东方.(三)内战北方多于南方,西方与东方相当.(四)重视边疆及内地战略枢纽地区.初盛唐诗歌中战争战役焦点区域的转移与权力中心的变迁基本相应,也大致经历了关中本位--京洛轴心--地方分立的转变.高祖、太宗及高宗前期诗歌中战争战役焦点区域为关中及拱卫关中的北疆与西域;高宗后期、武周、中宗、睿宗及玄宗时期诗歌中战争战役焦点区域在关中及拱卫关中的北疆与西域外,又增加了晋洛及拱卫关东的东北:肃宗时期与代宗初期诗歌中战争战役焦点区域扩散分布各地,内地关中、晋洛、江南、江淮、冀鲁等成为战争多发地,而之前边地北疆、西域、东北等战争多发地则少有涉及.  相似文献   

3.
漫议唐代新兴士人择偶观念的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崇重攀附世族大姓为质核的“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定型于魏晋六朝时期。唐代中叶以前,新兴士人在择偶观念上仍看好旧族大姓。中唐至晚唐,在新兴士人中逐步确立了“郎才女貌”和“姻缘前定”的观念  相似文献   

4.
通过南朝时间最长的刘宋时期"造宋"功臣后代参与的几次重要政治事件考查,可以发现他们大多是附逆,表明他们在当时的国家政治生活中还不是处在权力核心。在宋齐禅代过程中,"造宋"功臣后代可以划分为:宗室"造宋"功臣后代对刘宋政权的挽救;对禅代不满的"造宋"功臣后代;倾心"造齐"的"造宋"功臣后代;立场中立的"造宋"功臣后代等,本文则就上述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两宋时期共有12位帝王太庙有配享功臣,但只有宋神宗、宋哲宗太庙的配享功臣发生过变动,尤其是神宗太庙的配享功臣变动频繁。哲宗元祐元年六月,以富弼配享;绍圣元年四月,增王安石配享;绍圣三年二月,罢富弼配享;高宗建炎三年六月,罢王安石仍以富弼配享。神宗功臣配享的频繁变动与两宋之际的政治变迁密切相关,是当时政治走向的直接反映。  相似文献   

6.
唐代继承了汉代的和亲政策,并有所发展。唐代宰相张九龄说过:“唐遵汉法,太宗之制也”。唐太宗曾以宗女宏化公主嫁吐谷浑王、文成公主嫁吐蕃赞普等边疆少数民族首领,开创了唐代和亲先例;唐肃宗以后,唐天子曾三次以亲生女儿或胞妹宁国公主、咸安公主、太和公主先后嫁回纥(鹘)可汗。真公主出嫁回纥,成了和亲史上的佳话,也是维吾尔族与汉族在历史上建立姻亲关系的友好篇章。诚然,和亲政策是中央王朝羁縻边疆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7.
李峤是初唐“文章四友”之一,他历仕高宗、武后、中宗、睿宗和玄宗数朝,官至宰相。地位极高,文华复显,在当时以及后世都颇具影响力。其诗现存二百多首,其中有一百多篇咏物诗。历代对其咏物诗评价较为偏颇,对其诗做出公允的评价,应当结合诗人所处的时代历史背景,把握好作品的整体性与特殊性。  相似文献   

8.
夹锡钱是宋代铸造和流通的一种特殊的钱币。一般认为,夹锡钱是徽宗时期为解决钱币外流和财政困难而铸造、推行的货币。事实上,不仅徽宗时期,而且太宗、神宗、高宗、孝宗时期都曾铸造和流通夹锡钱。  相似文献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高宗柳皇后讳敬言,河东解人也.曾祖世隆,齐侍中、司空、尚书令、贞阳忠武公.祖恽,有重名于梁代,官至秘书监,赠侍中、中护军.父偃,尚梁武帝女长城公主,拜驸马都尉.大宝中,为都阳太守,卒官.后时年九岁,干理家事,有若成人.侯景之乱,后与弟盼往江陵依梁元帝,元帝以长城公主之故,待遇甚厚.及高宗赴江陵,元帝以后配焉.承圣二年,后生后主于江陵.明年,江陵陷,高宗迁于关右,后与后主俱留穰城.天嘉二年,与后主还朝,后为安城王妃.高宗即位,立为皇后.   ……  相似文献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高宗柳皇后讳敬言,河东解人也.曾祖世隆,齐侍中、司空、尚书令、贞阳忠武公.祖恽,有重名于梁代,官至秘书监,赠侍中、中护军.父偃,尚梁武帝女长城公主,拜驸马都尉.大宝中,为都阳太守,卒官.后时年九岁,干理家事,有若成人.侯景之乱,后与弟盼往江陵依梁元帝,元帝以长城公主之故,待遇甚厚.及高宗赴江陵,元帝以后配焉.承圣二年,后生后主于江陵.明年,江陵陷,高宗迁于关右,后与后主俱留穰城.天嘉二年,与后主还朝,后为安城王妃.高宗即位,立为皇后.   ……  相似文献   

11.
到了萧梁时期,高门出身“造宋”功臣后代即便如琅邪王氏也都内敛,以谦退自处,他们多以门第与自身的敦质而平流进取,缺少了宋、齐朝琅邪王氏追随建国的冲力,但“造宋”功臣后代中的文义之士往往显贵。陈的建立者陈霸先以及大批追随自己的亲信大都是寒门出身,这种“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模式也使得“造宋”功臣后代很难像齐、梁二代的建立者与他们联系与交往,能够有多名新朝元勋出现,本文则就上述问题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从刘文静的功勋出发,在参议凌烟阁入选的标准中对刘及部分凌烟阁功臣的入选资格进行对比,证明刘完全有资格进凌烟阁,找出其被太宗拒之于图像功臣之外的深层原因.分析李唐皇室尤其是太宗和高宗对功臣刘文静的真实态度,结合旧书刘本传记载的可疑之处,探求刘之所以成为牺牲品源自太宗隐讳真相的动机及贞观史臣修改国史.实录的行动.  相似文献   

13.
卢纶的生平与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纶,字允言。中唐著名诗人,清王士禛称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冕”(《分甘余话》卷四)。 卢纶一生,历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其生平和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一)玄宗、肃宗时期(二十三岁前):读书避乱,“行旅诗”引人注目。(二)代宗时期(二十四至四十一岁):宦海浮沉,“文咏唱和,驰名都下”。(三)德宗时期(四十二岁  相似文献   

14.
择偶一直足婚姻家庭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本文以厦门市初婚者为研究对象,立足社会学研究视角,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对厦门市不同性别初婚者的择偶标准进行比较和分析,在此基础上以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为视角对不同性别的初婚者的择偶标准差异作分析,认为择偶差异主要是生存理性、经济理论和社会理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大唐文治局面之形成历经太宗朝秦府文学馆学士、弘文馆学士,则天朝北门学士以及玄宗时期的集贤院学士和翰林院学士之逐步推进。而此五馆学士中之东南学士与东南学术,对于学馆构建、政治顾问、礼乐制定、律史修撰等都贡献极大。有唐一代文治之隆盛,是由于太宗、则天、玄宗三朝重东南文士之文治积淀而成。东南文士在大国盛世文化构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试论杜甫及其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甫生活的时代杜甫生活的前期是开元时代。唐自开国至开元经历了百年之久,其间在太宗朝出现贞观之治。太宗能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重视农业,因此,农村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贞观四年竟出现“米斗不过三四钱”、“行旅不(?)粮,取给于道路”的现象。太宗以后,经过高宗、武后、中宗、睿宗四朝的休养生息,到玄宗朝又出现开元之治。玄宗早年,尽心庶政,发展生产,经济进一步繁荣起来。柳芳《唐历》称:“开元二十八年,天下雄富,京师米价,斛不盈二百,绢亦如之。东由汴宋,西历岐凤,夹路列店,陈酒馔待客,行人万里,不持寸刃。”于此可见当时的兴旺景象。  相似文献   

17.
马嵬兵变逼死杨贵妃的后台是谁?历史上有多种说法,各类文学作品众说纷纭。而明代的《惊鸿记》和《混唐平西传》却认为是太子,即后来的肃宗。此二书虽系文学作品,立论是有依据的,主要依据就是肃宗与杨氏家族、玄宗早已结下的矛盾,实际上杨贵妃是玄宗和太子争权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8.
郭子仪(公元697年-公元781年),中唐名将,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他一生经历了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在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为将。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收复洛阳长安两京、智退吐蕃回纥的战斗中有  相似文献   

19.
16世纪的明代中叶是中国古代文化发生分化与裂变的时期,尽管此前封建社会内部的文化思想并不是铁板一块,但从没有受到过如此大的冲击,所以相对来说比较稳定。本文以小说中经常会出现的择偶现象为考察对象,以当事人择偶时的外部条件和备选对象的自身条件为切入点,对汉代到明中叶以前小说中的择偶观念进行了梳理,大致勾画出了几乎长达两千年间人们的择偶标准。  相似文献   

20.
16世纪的明代中叶是中国古代文化发生分化与裂变的时期,尽管此前封建社会内部的文化思想并不是铁板一块,但从没有受到过如此大的冲击,所以相对来说比较稳定。本文以小说中经常会出现的择偶现象为考察对象,以当事人择偶时的外部条件和备选对象的自身条件为切入点,对汉代到明中叶以前小说中的择偶观念进行了梳理,大致勾画出了几乎长达两千年间人们的择偶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