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何时代的变革总是带来思维方式的变革。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人们的思维模式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人们对社会的认识突破了近代认识论(一般认识论)的基本框架,建构了新的思维框架。这一新的思维框架就是整合性思维。那么,整合性思维为什么能在伟大的变革时代产生呢?这要从近代认识论存在的思维模式的局限性说起。长期以来,由于受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影响,人们在认识上形成了如下的思维方式:(一)在分析性思维的基础上形成了成对的范畴:每一对范畴都坚持内在同一的、与另一范畴相排斥的思维规定,凡属于此一范畴的规定必定不…  相似文献   

2.
(一)客体、认识对象与认识背景客体、认识对象与认识背景是一组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认识论范畴,然而这组范畴之间的关系以往并未搞清楚.一个突出的表现是,人们在定义客体范畴时往往将它等同于认识对象,似乎客体就是认识对象,认识对象就是客体(类似"客体是与主体处于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的作为认识对象的客观的具有社会历史性的存在"的提法很多,这里仅举一例).这样,客体的丰富内容就被削减了,本来是属于客体一部分而又与认识对象范畴有着不同内涵的认识背景范畴也失去了在认识论范畴体系中应有的位置.不言而喻,本文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要讨论以上诸范畴之间的关系,明确认识背景范畴在认识论中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价值与认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价值与主体——客体、价值与实践——认识、价值与真理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价值与认识的关系,试图说明价值是认识论的基本范畴。文章认为,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基本关系,是客体对主体所具有的意义。对于价值的追求是人类认识活动、实践活动的一般目的和最终动因。价直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事实认识而获得的,是较之事实认识更深入、更重要的认识层次。真理都是有价值的,是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因而,实践检验也就包括认识的科学性和价值性两个方面的检验。  相似文献   

4.
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实践范畴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核心范畴。正是因为实践的这种独特地位,使其成为人们长期研究与探索的课题。本文将着重从社会本体论、认识论及价值论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的哲学著作中论述最多的是认识与实践、理论与实际的关系。在他的认识论思想中,认识和理论是属于主观范畴的东西;而实践或实际则往往被看作是客观存在着的人们的行动或客观现实本身。它们之间的矛盾是认识论的基本矛盾,而矛盾的主导方面是  相似文献   

6.
论哈贝马斯认识兴趣范畴的理论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兴趣范畴是哈贝马斯重建认识论的基础性范畴,其实质是强调认识(理论)与兴趣(即生活世界的利益)之间的相互交织关系。认识兴趣包括"技术的认识兴趣"、"实践的认识兴趣"和"解放的认识兴趣"三个层次,"解放的认识兴趣"是整个认识兴趣范畴的灵魂。只有正确把握认识兴趣范畴,才能真正理解认识的主体性、认识的意义、认识论与社会理论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体系以实践范畴为核心构建,在第 1 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教学中,将哲学基本问题、物质观与辩证法置于实践范畴上作出再诠释;第 2 章认识论部分对实践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价值观中的基础地位予以强调;第 3 至 7 章则通过理论补充,揭示实践范畴在理解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认识资本主义本质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基础与核心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三个方面探讨了社会认识论如何进一步发展。首先,我们应当从哲学意义上探寻社会认识论的发展方向。社会认识论主要以认识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属于哲学范畴;它不同于社会知识论,社会知识论把认识的结果和产物作为研究对象,属于相对具体的社会学范畴。其次,社会认识论应当深入反思当代哲学发展的两个基本趋势,既要实现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又要实现主客二分思维模式与世界-人合一思维模式的统一。再次,社会认识论应当进一步坚持和追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价值。当代社会认识论研究应当坚持实践性、历史性、科学性、人道性、人文性等基本原则,致力于当代人类文明实践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道德直觉在提高人的、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道德修养和道德决策能力上具有重要作用,而这个问题,德育理论界论述较少,本文拟作初步的探讨,以抛砖引玉,推动研究。一、什么是道德直觉对于道德直觉这一范畴,一般说来可以从认识论和伦理学两个层面进行界定。作为一个认识论范畴,道德直觉是一种认识方式,是指人们对一定的道德价值体系、道德理论知识的非逻辑的、直接的、整体的和无意识的把握方式和反映形式。作为一个伦理学范畴,道德直觉是一种道德价值倾向性的表征,是  相似文献   

10.
真理是属于认识论的范畴,真理问题历来是认识论当中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辩证法同形而上学激烈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就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来看,真理论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须把真理问题明确地和认识论联系起来加以考察与说明。此外,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真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又是联系着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实践既是认识的基础,也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所谓实践,主要是指社会的生产实践、阶级斗争实践和科学实验的实践;并且,只有劳动群众才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生产观点、阶级斗争观点、科学实验观点)和群众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改革中,教学认识论不断遭遇批评与指责,但这些批评与指责并未从根本上否定、推翻教学认识论,只是对教学认识论所具有的内在张力——社会认识与个体认识、教师认识与学生认识、教学事实认识与教学价值认识之间提出了另一种化解策略。因此,教学认识论的未来拓展需要在新的价值坐标中,权衡社会认识与个体认识;在交互认识论中,定位教师认识与学生认识;在事实与价值融合中,洞悉教学认识演变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史,基本上解决了认识的重要性、经验起源、理性作用和能动性等问题.主体能动性的物质基础、认识过程的辩证统一、实践的科学合义和作用等问题则提出而尚未解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沦,是建立在劳动实践观点的基础上的,进而通过深入研究主、客体的分化与统一,而使认识论与唯物论、辩证法及历史观融为一体,从而在哲学史上实现了认识论的变革;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已转向以认识论为中心,通过引进系统科学,将使认识论进一步深化和系统化,并通过指导人们进行科学预测和科学决策而表现其实践功能.  相似文献   

13.
有的论者对当前我国一些哲学教科书中,把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断言为“社会历史范畴”,把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定义为“社会状态”的说法,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这两个概念是从必然和自由这两个概念引申、演化来的。必然王国是人在认识——实践活动中处于被盲目的必然支配状态的领域,自由王国是人在认识——实践活动中处于自由状态的领域。它们都是对人的认识——实践活动而言的,因而都是认识论的概念。既然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都属于认识论的范畴,那么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当然  相似文献   

14.
认识论是关于认识如何发生发展的本质、规律和方法的学说。从古代认识论发展到近代认识论,马克思从根本上结束了以往人类认识史上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认识论传统,开创了认识论的新发展。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以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为根本特征的实践视角的解读是从真正意义上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科学实质的把握。基于实践视角对真、善、美进行理解与研究也是当代社会发展的现实诉求,是真正体现时代精神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人们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系统结构这个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发表了一些很有启发的看法。我认为现有哲学教科书,把认识论归结为一个认识过程的规律是不完整的。其理论系统的基本结构,应与辩证法理论系统结构一致,应由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实践与认识、思维的作用与认识过程的实现、真理与谬误等四个基本层次的规律所构成。人类认识史表明,人类认识活动是由多种元素的相互关系构成的动态结构,存在着多层次的矛盾运动规律。从认识论的产生来看,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认识的对象和内容,就不能有反映;没有反映者,也不会产生主观映象,也无所谓认识的出现。被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改造所反映的客观世界的特定部分,就是人们通称的认识客体。也就是说,认识客体并不  相似文献   

16.
杜以芬 《红领巾》2004,(5):21-24
交往性思维方式的确立体现了认识论研究由主客对立转向主体间性.通过对近代认识论研究困境的回溯,说明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由于认识主体具有一定的先验性,不是现实中的人,所以其交往性思维方式带有先验的色彩.处于认识论转向转折点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认识论,把现实的人作为认识主体,确立了实践的观点,使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统一起来,从而实现了认识论的真正转向.  相似文献   

17.
民生问题是一个价值关系范畴和社会历史范畴。研究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对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的研究,可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等视角切入;对马克思主义民生实践的研究,可从历史和问题两个视角切入;对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可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总的方法论原则指导下,采用问题分析、价值分析、系统分析、矛盾分析、比较分析等具体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18.
认识主体是一个历史范畴,其涵义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演进而变得更加丰满。认识主体的复杂性在认识活动的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信息哲学认识论所提供的相关理论、方式和方法,为我们全面、深入地认识主体的复杂性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维度。对认识主体复杂性的研究有助于充分认识主体在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能动作用,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我们所面对的复杂的对象世界。  相似文献   

19.
本体论的争论与实践范畴的深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把实践当作认识论范畴来看待.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学界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物质本体论还是实践本体论的争论,提出了物质范畴与实践范畴的关系问题,并由此展开了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地位的讨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学界在关于马克思哲学当代性问题的讨论中,通过与现当代西方哲学的对话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问题的讨论,又大大推进了人们对实践范畴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20.
教学认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学认识论的提出(一) 教学论通常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做它的方法论基础。为了提出教学认识论,要先略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论点。一是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人是认识客观世界的主体,自然界和社会是被认识的客体。主体作用于客观事物的活动叫做实践。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前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世界观,在大脑中所积累的思维方法,便成方法论。马克思列宁主义教导人们要用世界观作为方法论去认识世界,所以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都列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后人如要正确地认识自然界和社会,就要把原属于主体的思维作为客体来学习。二是实践第一观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实践是检验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