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学校教育中,受人推崇的教育方式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思是教师不仅要教学生以知识,更要教学生以学习的方法。然而,面对今天中国的基础教育,似乎在这之前应再加上一个"欲",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更不如授之以"欲",这里的"欲"是指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只有有了学习的欲望,学习方法才有用,才能打到"鱼",这才是学生主体性的体现。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先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学习的欲望比学习  相似文献   

2.
笔者经过有效课堂教学深入研究后发现,众所周知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应与时俱进再追加一句,"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欲"就代表学习的动机,兴趣与内驱力.  相似文献   

3.
<正>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我看来,在授人以"渔"之前,更应先授人以"欲",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学生愿意学,乐意学,轻松学,才是王道。这也正是我们和乐课堂的出发点和目标。一、教师要有课堂效益意识有效的媒体手段有助于课堂教学容量、密度和速度的提高,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最终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益。课堂效益意识还体现在教学设计中。  相似文献   

4.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一古人的教学思想传承至今。它在揭示教学真谛方面有积极的意义,但也存在偏激和欠缺之处。授人以鱼,并非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还需悟其渔识。授人以鱼是教学的第一境界。教师教学首先教给学生基础的知识。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授人以渔之前与之中必然授人以鱼。授人以鱼是一  相似文献   

5.
邵军 《辽宁教育》2013,(6):74-75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语文课的“授人以欲”,包括培育“自主学习”之欲、诱发“共享学习”之欲和激发“实践学习”之欲,“欲”的培养将引领学生主动学习、享受学习,实现语文学习的本质回归。  相似文献   

6.
<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授人以鱼"的知识教育,改进前辈教育工作者"授人以渔"的方法教育,而是用"授人以渔场"的全新理念指导高中生物教学的具体实施,为学生创造一个宽广辽阔、有风有浪的渔场,让他们在其中获得"鱼",学会"渔",体会捕鱼的艰辛和快乐。一、对生物"渔场教育"的解读所谓"渔场教育"是一种让学生在展示生命活力、呈现生活内涵、回归生态和谐的学习场镜中完成"自主构建"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教授学生,应该都要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而不是只给学生"鱼"或者"鱼竿".  相似文献   

8.
作为老师,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以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为己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长期以来,我们一些老师总是自己一厢情愿地以为,只要我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就是成功的老师,殊不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才是真正的成功.正所谓"授人以渔,更要授人以欲".本文就此来谈谈教学方法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很多教育工作者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笔者以为,这句话还不够完整,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误以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重要,甚至将“授人以渔”视为教育工作的全部。殊不知,“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同样重要,而且在“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之前,更重要的是要“授人以欲”。  相似文献   

10.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而我认为"授人以渔不如诱之以欲",只有激发起人们的欲望,才能促使人们去做,学习其实也是一样。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直接动力。兴趣是培养出来的,是激发出来的。  相似文献   

11.
大凡有识之士都深谙古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之哲理.得鱼,只能满足一时;得渔,才能享用一生.然而,当今社会越来越显现出"授渔教育"的局限性,笔者更认同"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场"之说.顾名思义,"渔场教育"是注重通过创设"渔场"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它重在创设优化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建构,获得体验与感悟.让学生学习的知识经验体系不是由外向内的输入所形成,而是在创设环境的体验中自内而外地"生长",从而获得多方素质的综合提升."渔场教育"正是体现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思想.在职业学校电子专业教学中树立"渔场教育"理念,灵活施教,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而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语音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而音标是基础中的基础。有了音标的基础,学生就拥有了查“字典”的能力,也就拥有了广阔的自学空间。从这一角度说,音标教学就是“授人以渔”,而词句教学则是“授人以鱼”。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娱中授“渔”的方式,使学生很容易愉中受“鱼”,在音标工具的驾驭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及阶段性荣誉,即驭中绶誉,达到教者不教的学习习惯、方法等的“自能化”状态。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学者中,更有人提出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以"二氧化硅与信息材料"为案例,探讨用"鱼渔欲"三位一体优化化学教学的方法,促使学生学会、会学与乐学。  相似文献   

14.
<正>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笔者却认为在当前新课程背景下,应该倡导"授人以渔",更应该乐于"师生同渔".在传统的教学中,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破解得法,教学过程流畅,课堂气氛活跃是一堂完美的数学课必备的几大要素.要能达成这些目标,教师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所谓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但是要能真正的备学生是一件极其不简  相似文献   

15.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曾经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这是历史赋予人民教师神圣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师者何以不辱使命?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因为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使人受益终身。倘若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那便是授之以鱼;若带着学生走向知识,便是授之以渔。教学实践表明,关于方法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知识。而且,"21世纪的文盲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随着科技的发展,国际经济势力的竞争,究其实质是  相似文献   

16.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曾经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这是历史赋予人民教师神圣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师者何以不辱使命?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因为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使人受益终身。倘若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那便是授之以鱼;若带着学生走向知识,便是授之以渔。教学实践表明,关于方法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知识。而且,"21世纪的文盲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随着科技的发展,国际经济势力的竞争,究其实质是  相似文献   

17.
<正>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道理浅显易懂:一条"鱼"能解燃眉之急,却不能救一世之需,若要永远不受饥寒之苦,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而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一个不会自学的人,将无异于不识字的文盲。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立足于授学生以"鱼",更要着眼于授学生以"渔"。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学到"钓鱼的方法"呢?一、预习要"温故知新"例如,在教授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8 At Christmas前,我给学  相似文献   

18.
借用古语"授人一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可将高职理科教学的基本理念概括为"传道"与"授渔":"道"包括做人之道、求知之道、成才之道、成功之道;"渔"包括本专业所需的各种基本技能、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我们的实践探索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比喻教学只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获取知识的方法。现在又有了拓展,北师大肖川博士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场。"前者,鱼、渔合一是古代或近代教育思想;而后者,肖博士"鱼、渔、渔场"三位一体之说,笔者认为应该是现代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20.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鱼和渔之间的区别,充分说明了其所产生的效果。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讲授知识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极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极不利于学生今后的人生历程。教师应当从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转变过来,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