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新课标明确提出"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生物课程标准和相应的新教材把"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选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生物学"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  相似文献   

2.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性学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等密切相关。"让生物课堂走进生活",就是以现实社会生活为中心,以学生丰富的生活为背景,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简单化,以达到激活学习动力,增强主体意识,提高科学素养的教学效果。一、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生物学问题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生物知识、学习终身受用的生物知识,这是我们初中生物的教学目标。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针对具体的教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教师,我们的职责是: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快乐学习,培养学生自身的学力.正如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所说:"学习不是为了解出一道题,而是做对一个人."对于我们教师自己,更要提高自身的素养,做一名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一、引导学生快乐学习现在有不少学生总觉得数学学习是件痛苦的事情,笔者通过学习和实践,认识到其重要原因是,我们很多教师没有能够真正了解每个学生,没有能够做到圣人孔子说的"因材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物教学》2017,(2):68-69
<正>刚刚步入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在小学自然课学习了部分生物学知识,但对于什么是生物,如何学习生物学还不太清楚。初中第一堂生物课的主要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教师引导课堂伊始,笔者通过"周围哪些物质属于生物?""生物包括哪些?"两个问题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五大类,让学生对生物学有了初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我国正处于课程改革的关键阶段,未来教育强调"学习本位",教师发展转向教师学习。教研员要向学习的引导者转型:一是作为教师学习的引导者,设计与组织教师的学习活动,提供学习资源,创设教师学习共同体,引导教师建设实践知识库;二是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引导学校和教师关注学生学习,引导教师基于学生学习来设计教学,指导教师营造学习环境、建立课堂学习共同体。如何在教研活动中发挥教研员的作用,让教师深人学习《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的学科核心素养?下面以笔者  相似文献   

6.
冯宜荣 《教育教学论坛》2014,(7):247-247,224
利用"生活"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途径有:巧借家庭小实验,引导学生学习化学;巧借常见的生活现象,引导学生学习化学;巧借生活中的图片、新闻,引导学生学习化学。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20,(43):123-124
《生物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是"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它提出"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本文重点把初中生物学理论知识和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重于启发引导学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用生活实例解释生物学知识,让生物学知识指导生活,达到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8.
让生物、生活零距离,就是要缩短生物学与生活的距离,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生物学问题,探究生物学规律,体会或感悟生物学思想方法,然后将所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最大限度的拓展学习空间,体验生物学的价值,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一句话,即走进生活学生物学,学好生物学服务生活。它既是教师教学追求的过程性目标,也是学生学习生物学必须达到的终结性目标。  相似文献   

9.
黄芳 《现代语文》2013,(8):134-135
没有真情的文章不是好文章,而在作文教学中有一个让语文教师头疼的难题,就是学生作文材料干巴巴,无真情实感。究其原因,学生没有用心灵来感知生活,文中没有能真正打动人心的内容。刘勰《文心雕龙》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罗曼·罗兰说过:"要照亮别人,自己心中要有阳光。"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语文教师必须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投  相似文献   

10.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情境建构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当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应当借助跨媒介手段,建构真实的、学生可参与的教学情境;在教学评价上应当注重过程性评价,建立学历案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并及时对学生的学习给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师还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记忆性学习转向体验性学习,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1.
<正>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是高中生物学的重点内容。通过对这一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动植物之间的区别,也可以很好地认知大自然和我们生活的世界。如若没有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案,很难真正掌握知识要点。为有效的改善学习状况和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况出发,利用合适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1解题前先审题学生在解题之前如果没有正确理解题目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传统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一言以蔽之:有"言"而无"文",重"实"而轻"活"。使得学生面对的文本只是一串串冰冷僵死的汉字符号,没有鲜活的生活情景,没有人物的音容笑貌,没有思想感情的曲折变化,这样自然而然就磨灭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热情。文言文提高学生人文修养、培养健全人格方面的作用更难以实现,教学效率也越来越低。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改变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  相似文献   

13.
<正>新课改理念下,我们一直强调"放手",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结合,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放手"就成为我们一个很关心的话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最常见。一、"保姆式"引导从知识的产生和形成,到例题学习、习题巩固等,教师全程"包揽"问题解决过程,造成学生思考过少,甚至没有时间思考,追求满堂灌。二、"点拨式"引导这种课堂教学方式,会设置一系  相似文献   

14.
目前,农村中学的教育环境、学生素质等软硬条件相对较差,一些学生虽有学习"主权",却不会自主学习。这迫切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就如同高速公路的汽车,没有引桥,就上不去;没有路标,就可能走岔路。因此,教师要当好"引桥"和"路标"。自主学习的方法应该适合学生自己,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教师要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为不同学生搭好"引桥",帮助学生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有个性的学习。例如,对优秀型学生,应引导他们自主选用学法并帮助其进行总结;对取巧型学生,要端正其学习  相似文献   

15.
正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告诉我们,知识不是静态的结果,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求知者在这个动态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完善。每个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性格的,他们有独立的要求,不喜欢教师总是手把手地教,渴望独立的学习和生活。爱因斯坦说过:"我没有特别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他指出,应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引导到学习的道路上来。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曾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  相似文献   

16.
正生物学事实是指自然界中生物的真实情况,包括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各个方面,一定是真实的。生物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把握和分清科学事实,并且利用生物学事实,引导学生开展课堂知识的学习。其实,生物学事实是课堂教学中很好的材料。一切生物学理论的得来都是通过研究了无数生物学事实得到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根据生物学教学内容,恰当选择生物学事实进行生物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观察力、发现力、科学  相似文献   

17.
<正>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全面开展下,初中生物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模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确保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结合初中生物教学实践,浅谈如何唤起初中生物教学的活力。1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材只是教学的工具之一,生活才是学生学习的全部。在教学中,教师要将生活引入教学,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现象或问题,做到学以致用,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热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物教学》2016,(14):32-33
<正>生物学是高中课程中的一部分,与生活密切相连,学好生物学知识无论是对学习还是对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对高中生物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入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将枯燥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由此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1生活化教学遵循的原则生活化教学要将教材中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数学教育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近距离感受数学的魅力,教师可以捕捉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普遍性;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在生活游戏中体验数学的趣味性;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意识到数学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20.
没有问题的引导,就不会有思考的过程;没有质疑的声音,就不会有创新的实践,正如孔子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要促进学生"学"与"思"的完美结合,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学会运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要善于运用问题促进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