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教材分析 苏教版高中生物新课标高中教科书《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三章第二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中的"伴性遗传"内容以人类的红绿色盲为例,说明了什么是伴性遗传、伴性遗传的特点和规律.该部分既是已学过的减数分裂和基因的分离定律内容在实际生活和医学实践中的应用,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第四章第三节"关注人类遗传病"的基础内容. 2 师生课前准备 2.1 学生课前准备 (1)本周进行课前3 min演讲的学生准备好演讲内容; (2)温习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 (3)阅读"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小故事,并写下自己的感想; (4)对人群中红绿色盲患病情况的调查和统计. 2.2 教师课前准备 (1)本课教学案的编写; (2)本课PPT的制作.  相似文献   

2.
车亚莉 《中学生物学》2012,28(12):28-30
1教材分析苏教版高中新课标生物教材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三章第二节中第二个内容是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学生之前已经学过了减数分裂、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又有初中人类性别遗传的基础,这些都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伴性遗传这节内容既说明了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又是对基因分离定律的应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分析(一)在教材中的地位《伴性遗传》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中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3节的内容。它主要以人类的红绿色盲为例,讲述伴性遗传现象和伴性遗传规律。伴性遗传其实质是基因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上的应用。本节课与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和第2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本章中有着总结和应用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人教版高中必修2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三节"伴性遗传"。2.地位、作用及特点本节内容历来是高考的热点问题,是考查学生推理能力和综合能力最好的生物学材料,必须全面掌握。人类遗传病概率的计算必须要运用本节知识。  相似文献   

5.
1教材分析“伴性遗传”是新课标教材《生物学?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章第2节内容,以色盲为例讲述伴性遗传,进一步说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讲述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时与性别相关联的遗传规律,同时也为“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奠定基础。本节内容以红绿色盲的发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其体会科学家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探索精神,并通过对“问题探讨”“积极思维”等内容的学习培养其探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1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内容“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主要涉及人类性别与性染色体XY的关系和性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规律。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基于分离定律的进一步学习,两部分内容有关联。本节教学又是对初中性别问题学习的延伸,也是对同源染色体概念的拓展。学习伴性遗传的特殊性,可以为判断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服务。基于上述情况,在本节内容的教学设计上,尝试基于真实问题分析的情景教学;尝试基于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的问题驱动的教与学;尝试以XY染色体为主线的探究性学习。以利于学生的知识理解和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7.
方煜 《教学考试》2024,(15):48-51
<正>在人教版必修2教材中,《人类遗传病》是第5章的最后一节,介绍了遗传病的常见类型和检测预防手段。但在考题中,人类遗传病往往与第1章的遗传规律及第2章的伴性遗传紧密联系,因此在高三总复习中往往将以上内容都整合在遗传专题中。下面以2023年6月浙江卷第24题(节选)为例,分析人类遗传病常见的两种题型的解题思路。1.真题展示某家系甲病和乙病的系谱图如图1所示。已知两病独立遗传,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基因不位于Y染色体。  相似文献   

8.
娄维义 《生物学教学》2007,32(10):30-31
1 教材分析 上海科技版《生命科学》(试验本)高二第一学期[1]第1节第四部分内容是"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本节课"伴性遗传"是在学生了解性别决定的基础上展开的一节重要内容,是区别于常染色体遗传方式的另一种遗传方式.教材首先给出了伴性遗传的定义,然后指出红绿色盲是一种伴性遗传病,其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Xb.通过图解得出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  相似文献   

9.
1教材分析1.1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包括了伴性遗传的概念、人类红绿色盲症、抗维生素D佝偻病和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4个教学知识点。本节是以初中八年级下册"人的性别遗传"及上一节果蝇的杂交实验中有关的性染色体知  相似文献   

10.
1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二册中的伴性遗传是继常染色体上的遗传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本节内容不仅要求对伴性遗传和规律进行分析归纳,还要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病进行比较分析,解决遗传图谱的识别和分析遗传方式的问题.因此首先应把教材中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自行总结出该类遗传病(伴X隐性)的特点,然后通过实例去比较常染色体上的遗传与伴X隐性遗传病,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1教材分析"基因在染色体上"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第2节内容,表面上看本节是说明"基因在哪里"的问题,但其根本却是解释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本节内容是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延续,也是学习伴性遗传的铺垫,与减数分裂更是密切相关,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考虑。萨顿的假说运用了类比推理的科学方法,但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正确与否还需要观察和实验的检验。由此引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  相似文献   

12.
<正>1教材分析"营养物质的作用"是苏科版第3章第2节的内容。本章共分4节,其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见图1,通过该图有助于学生概括认识"营养物质的作用"一节在第3章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在第3章  相似文献   

13.
1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 基因分离定律是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本模块中显得十分得重要.本节的第一课时内容是以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过程为主线的,涉及的概念较多,学生学习较困难.如何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能力的培养,成为了教师设计本节课时需要突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高二《生物》第六章第五节“人类遗传病与优生”是继“遗传与变异”理论学习之后,一个令学生很感兴趣的课题,同时又能使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本节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使学生用所学“遗传与变异”的理论知识,分析一些人类常见遗传病的发病原理、发病特点,了解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及遗传病的预防知识等;二是使学生了解人类是怎样面对遗传病的。即对《优生学》的认识及优生措施的了解。特别是激励学生对如何应用现代生物技术预防和治疗人类遗传病的方法,进行探索性的学习和认识。为使本节教学内容丰富有趣,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人类遗传病和遗传病的预防”是上海市二期课改《生命科学》高中第三册(试用本)第八章的最后一节。《生命科学课程标准(试行稿)》对本节内容的界定为C级要求,在学习了遗传病的类型、原因及预防后,要求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遗传病的系谱,认识遗传病的危害,理解并积极宣传、响应国家关于优生优育的措施及相关政策。本文运用案例教学法,从学生颇感震惊和神秘的家族性遗传病案例人手,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特点。  相似文献   

16.
1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二模块《遗传与进化》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一课时。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如细胞学、染色体和有丝分裂的基础之上,并与第一章孟德尔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密切相关,因此,其在模块二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通过对减数分裂的学习,  相似文献   

17.
在上海高中《生命科学》“伴性遗传”一节教学中,通过提出问题,引入新课;补充科技史资料,让学生逐步认识伴性遗传;利用简单的PPT动画,帮助学生理解伴性遗传的不同方式;推出色盲病婚配图解,使学生“发现”伴性遗传的特点;分析伴性遗传病的遗传,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增强学生的优生意识。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物教学》2017,(18):62-63
"伴性遗传"一节介绍了伴X、伴Y的遗传现象和规律,说明了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为遗传规律的应用和"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并为提高人口素质、生产实践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人教版"伴性遗传"主要以人类红绿色盲为例分析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作为高中生物的难点章节,探究其高效的教学模式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类遗传病与优生”是高中《生物》第二册第六章第五节的内容。新课标对本节课内容要求相对较低,只要求学生知道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及优生知识,且教材可读性较强,因此,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是让学生阅读课本后在其中做标记来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如果我们精心设计,也能把这节课上得生动而活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正>1教学分析1.1教学内容分析"减数分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第1节的内容,是学生学习有性生殖、孟德尔遗传定律、生物变异以及生物进化的基础。同时,本内容涉及较多微观抽象的内容,学习难度较大。1.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描述减数分裂的概念;说出减数分裂的基本过程及意义。能力目标:培养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和一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