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语言具有镜像功能,通过言说者的话语,我们可以窥见其内在世界和精神现实。此外,语言还有传递能量的功能,借助于语言的媒介作用,人的能量可以对个体和社会施加某种影响,从而参与人的内在现实与外部世界的创造与改造。人的语言的效能的大小取决于言说者的精神属性(爱、谦卑、尊重、温和等)的强弱。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采用非暴力的、非评价性的言语与他人对话,可以营造和谐的交流氛围,解决实际的问题,达到有效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2.
熊凯 《科技创业月刊》2014,27(5):144-145
今敏在表现虚幻与现实交织的故事方面拥有超凡的掌控力,他常常通过虚幻向现实渗透的方法来揭示现实生活的本质.文章主要从故事架构、人物的精神世界和镜头语言等几个方面来解析今敏如何用虚实交错的动画语言将人的精神与现实社会巧妙地贯穿起来,并形成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3.
正相信很多人都曾畅想过自己在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穿越,数字几何就拥有这样的魔力,通过对现实世界中的真实物体进行采样,再利用计算机将采样后得到的三维几何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就可实现在数据转换、模型表示与场景绘制等不同场景中自由转换。可计算机的作用远不止如此,当建立了某一过程或某一系统的模式后,计算机还可以对其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行为,甚至包  相似文献   

4.
术语知识表示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语是知识的载体,也是构建知识组织系统的重要语言单位。术语作为客观世界在认知主体的投射符号,可以将术语与现实世界的映射关系进行建模,进而,将术语所蕴含的知识分为概念知识、语言知识和形式化知识三类,构建统一的术语知识表示模型,最后采用XML语言对知识内涵进行形式化描述,为知识组织和知识计算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5.
荒诞剧以一种高度抽象的艺术形式表现现代社会人类命运的“荒诞”性,这种“荒诞”充满了悲剧色彩,而悲剧性却是人类命运永远绕不开的主题,代表了人类文化中最现实、最残酷的一面,与希望和美好的理想一面相对立。成熟的悲剧意识可以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把握现实中的非理性因素,在悲剧的情感净化功能和模拟现实功能的作用下,增强面对困境的精神韧性。此外,荒诞剧所承载的精神内涵还可以从中国文化角度获得全新解读,以期寻找超越“荒诞”的出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对人们的生活中产生的影响越来凸显。社交网络的日益繁盛,使得人们慢慢远离了现实中的人与人的交往和沟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交往逐渐开始趋向于虚拟的网络交往,网络交往的盛行反映出当前大学生在现实世界的精神孤独。文中针对陕西十所高校的在校学生的精神孤独现状进行了调研,对大学生使用网络情况、现实生活中的精神状态、网络对引起精神孤独的认识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探索了大学生精神孤独改善的对策,为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和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鞠金春  鹿义霞 《科教文汇》2011,(5):29-29,51
军校文化蕴藏着丰富的情感资源,具有强有力的价值导向、精神武装和激励塑造功能。解读武文斌的成长经历与精神历程,我们可以挖掘出军校文化在培育人、塑造人、引导人、成就人等方面的潜移默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杨娟 《科教文汇》2008,(25):254-254
指称论认为语言和现实直接相关,把一个词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的行为就是意义,表征论则认为在语言和现实之间还有一个层面一心理表征层面。指称论和表征论是语义学研究的两条思路,二者各有所长,相互补充,共同促进语义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校园文化与新时期中职学生管理探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人是文化的塑造品。人的个性和行为都是文化因子通过社会化在现实世界中的表征。本文对校园文化与新时期中职学生管理做一番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0.
同自然物体一样,人造物也有其功能与结构;与自然物不同的是,人造物的功能是意向性意义上的功能,在人造物身上聚集有人类的意向。通过人造物的结构,可以把技术与物的因素即自然的结构与规律联系起来;通过人造物的功能-意向,可以把技术与人和人所生活的世界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1.
肢体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肢体语言与外语一样,都是文化的一部分。除一些世界公认的肢体语言外,不同的文化还有各自的肢体语言。跨文化交际时,相同的肢体语言形式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简单对比中美肢体语言的差别,同时它的交际作用也不能忽视。肢体语言使用的好,可以取得较好的交际效果。反之,会陷入交际误区,影响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学习和了解肢体语言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含义和运用。  相似文献   

12.
杨鑫  夏薛梅 《科教文汇》2020,(15):26-28
由于各种原因,存在部分教师在教育中对儿童精神世界关怀缺失的现象,具体表现为缺乏儿童立场,忽略儿童生命的精神性,忽略儿童的主动精神,而且部分教师自身精神世界萎靡,教师与儿童之间缺乏精神交流。如此种种,需要教师积极地面对并引导构建儿童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3.
李琎 《科教文汇》2014,(36):36-37
非语言交际是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本文以Verschueren的语境顺应论为理论基础,提出非言语交际是一个动态过程,交际双方语言的选择必须与语言使用者的社交世界、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等所构成的交际语境相顺应,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在库恩看来,无论采用指称的稳定性还是指称的连续性策略均不能回避不可通约性问题。除了实指行为外,隐喻、模型在确定语言与世界(术语与其指称)的关联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分类词典所建构的多世界理论,库恩在维护不可通约性的同时,避开了对实在本身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赖怡静 《科教文汇》2012,(21):195-19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日益丰富,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具体体现在价值观的多元化,与此同时,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也出现了过度物质化、功利化的趋向,乱象丛生。因此,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是当代中国实践发展提出的一个紧迫而重要的问题。在新形势下,只有了解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动因,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等角度入手,才能更好地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引领中国社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陈妲 《科教文汇》2014,(32):146-147
美感教育在中学课堂教学中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以初中语文学科为例,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讲授经典作品,不仅可以培育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基本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实现在语文教学中实现美感教育的目的。以讲授散文《山中访友》的教学实践为例,教师通过课堂讲授让学生从语言节奏、具体形象、创作思路三个方面来充分理解课文的审美艺术效果,以达到美育教育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语境下的“精神生产”作为人类社会生产的重要一维,是人类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它暗示了作为类存在的人既是生产的主体又是认识的主体。这一观点所蕴含的思想可追溯至现代西方哲学的开端———培根、笛卡尔的认识论中;因此,在认识论视域下审视“精神生产”的概念,不难发现,培根提出了作为人造物的“归纳法”,为人的精神生产提供了认识工具,使得人类在认识自然之时即成为双重意义上的生产者。笛卡尔对“观念”的分析则表明人在认识外部自然世界的过程中,生产出了某种“表象”观念。相比之下,马克思更强调精神生产作为人类认识活动,追求实现人的类本质的本真,即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相似文献   

18.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在提高人才整体素质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校园文化构建中的文娱活动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心理素质,丰富精神世界,培养良好气质风度和社会交往能力,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推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针对远程产品销售的不足,采用X3D的虚拟现实技术、3DMAX建模技术及ASP编程语言开发了网络虚拟商品展销系统。描述了构建过程,并能满足虚拟现实的交互性和沉浸感的要求。它弥补了现实中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的商品销售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