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各国为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纷纷出台了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或政策.而人工智能人才作为支撑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战略资源,不少国家都在相关战略或政策框架中对其培养发展作了专门规定.本文基于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的发展现状,通过分析总结人工智能人才基础较好的国家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方面的政策与实践,提出促进我国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随着人类社会步入崭新的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高地和新焦点。对美国人工智能国家战略行动最新动向的考察与洞析,可为中国人工智能管理体系、基础研究、实施路径、人才培养和产业融合等方面提供有益参考。[方法/过程]以美国两份国家人工智能研发战略规划以及其他六份重要人工智能国家战略文本为主要依据,分析和归纳了美国在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投资、人才队伍培养、领导地位增强、关键技术突破和创新生态建设等方面的举措和成效。[结果/结论]研究表明,美国人工智能国家战略行动对中国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具有重要启示,主要体现在优先投资、人才培养、生态建构、产业应用、标准与工具研发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高科技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科技风险、科技伦理问题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2018年新学期开始,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MIT等美国高校开设人工智能伦理、数据科学伦理、技术伦理、机器人伦理等新课,这是对公众因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感到担忧的回应。国内科技伦理研究也纷纷  相似文献   

4.
曾毅 《科技风》2022,(10):25-27
针对人工智能行业人才缺口大、师资队伍不足和教学资源匮乏的现状,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分析应用型本科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提出打造“专业核心课程+N方向选修课程+专业与方向综合实训+行业实训”平台,以实现“专、交、实”的高质量“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培养观点。  相似文献   

5.
秦悦  徐峰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3):132-138
为分析当前人工智能学科的建设情况,通过对37所高校的人工智能学院信息,以及论文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院系建制变动较大,部分高校师资力量薄弱;教育层次主要集中于硕博阶段;人工智能基础专业欠缺且课程设置还不完备;高校人工智能学科的研究方向基本涵盖了当前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热点领域;人才培养模式呈现出重视"双创"、导师创新和产学研...  相似文献   

6.
国际上大型科技公司正在以收购公司、设立分支机构等方式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实验室,在人工智能研发方面抢占先机。人工智能实验室DeepMind被谷歌母公司Alphabet收购以来,以实现通用人工智能为核心目标,构建矩阵型、网络开放式的研发组织结构,通过灵活的项目运作模式、跨学科的工作方式、长期的资本投入和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在生物、医疗、能源等多个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其研发组织模式的做法和经验对中国加强人工智能前瞻性研发部署、企业设立人工智能实验室、人工智能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和开放合作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该文针对目前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学科交叉融合不足、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联系不足等问题,对人才培养模式智能化升级进行探索与实践研究,依据人工智能时代矿山企业对采矿专业人才的综合性需求,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智能化升级的具体措施,以达到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王琳  方园 《科技创业月刊》2021,34(4):117-120
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了会计行业的变革与发展,社会对复合型会计人才的需求对会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成本会计行业的影响,分析高等学校在成本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构建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体系,探索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项婷婷 《科教文汇》2023,(12):167-171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人工智能正以良好的发展势头加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我国在“十四五”规划中将人工智能列为前沿科技领域发展的最高优先级,传统高职教育在人工智能的背景下,改革势在必行。该文在梳理了人工智能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充分分析了人工智能带给高职教育变革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研究了人工智能与高职教育深度融合后我国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路径,包括着力提升学生智能素质、加强建设数字化智慧校园以及发展智能化教育评价体系,以期提高当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10.
王琳  方园 《科技创业月刊》2021,34(4):117-120
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了会计行业的变革与发展,社会对复合型会计人才的需求对会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成本会计行业的影响,分析高等学校在成本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构建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体系,探索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情报学教育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影响下,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高校情报学教育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课程的设置,合理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是实现新时代高端情报人才培养的关键。[方法/过程]文章以问卷调查为基础,通过获取国内情报学教育者对情报学教育体系中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的认识,真实地分析我国情报学教育体系的现状以及未来情报学教育体系调整的方向。[结果/结论]当前情报学教育体系并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应当紧密结合数据科学学科内容,增设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相关课程,调整情报学人才培养目标,面向高端情报人才培养构建合理可靠的情报学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对发达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顶尖咨询机构权威报告、我国重点科技项目布局方向的共词分析遴选出高频词的未来产业领域,根据“对标国际、紧扣国家、立足江苏”的原则将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引领江苏发展的未来产业。基于2010-2019年WOS核心合集收录的英文文献和CNKI数据库中文核心文献,运用知识图谱方法进行前沿热点技术分析,为江苏下一步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提供借鉴。结果显示:江苏有基础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端化发展;美国和中国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研究最为活跃的国家;国外人工智能的热点技术为机器人、物联网、特征提取和强化学习,重视对系统、模型和算法的研究,未来向着与大数据、物联网融合的方向发展;国内重视对模糊控制、遗传算法、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未来向教育领域的融合应用、社会治理、5G、人才培养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于智慧芽专利数据库收录的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专利信息,运用专利信息计量方法对专利数据进行全球专利申请趋势、地域分布格局、关键技术领域以及主要专利权人分布统计,深入研究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现状和竞争格局,为中国创新引导政策和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专利申请量较多,产品研发技术发展迅速,但基础算法领域相对薄弱,核心竞争力较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因此建议中国在保持现有产品优势的前提下,加大对硬件、算法及芯片等基础层面的研究,同时推动人工智能与能源等其他行业的融合转化,加快推进专利布局和人才引进战略。  相似文献   

14.
基于高层次科技人才胜任力冰山模型,从论文、专利、重点实验室、著名企业、著名奖项和高影响力学术荣誉6个维度构建高层次科技人才群体判别指标,并以基因组学领域为研究实例,识别基因组学领域的全球高层次科技人才群体。通过对该群体进行国别、机构、代表性学者分析发现,全球约60%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分布在美国,主要聚集在布洛德研究所、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大学等科研机构,并培养了Emmanuelle Charpentier、JenniferA. Doudna和Eileen Furlong等杰出学者。  相似文献   

15.
分析数字化技能人才培养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国内外实践经验,通过人工智能模型分析高端国际化数字化技能人才培养的意义和关键因素;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主的高职院校尤其是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归纳总结校企合作、技能融合发展与国际胜任力等因素的意义,努力培养专业技术扎实,能够熟练并灵活应用数字化技术,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在世界各地胜任工作的高端国际化数字化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6.
将大学作为实施"高深研究"最适宜之所的组织设计和制度安排,得益于大学固有的理性传统、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的组织功能及其庇护学术共同体自由探索的组织特性。这一制度安排不仅奠定了现代研究型大学的合法性基础,也提供了国家发展所依赖的前沿知识、创新人才和理性文化。当前大学对绩效文化的过于强调,损害了基础研究所需的文化制度环境和理性传统。应强调政府在政策支撑、财政资助及文化引领等方面承担其主要责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旨在为大数据时代情报分析人员的培养提供借鉴。[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调研和招聘广告分析,梳理学术界有关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外人才市场招聘广告中对情报分析人员的职位需求。[结果/结论]从知识、能力和思想意识三个方面提出大数据时代情报分析人员能力素质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8.
培养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型人才是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迫切需求,也是当前各行业创新型人才智力支撑不足的现实需要。本研究对协同理论进行修正和优化,引入人才培养的要素单元,建立了“要素识别、模式建立、组织机制、协同路径”动态分析曲线,从协同效应和互补效应视角对人才培养的内在机理进行解释。然后,采用案例分析法,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三创型”人才培养模式和“OBE”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提出知识异质化条件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组织特点和内在规律,提出了产学研融合过程中创新型人才知识学习过程模型。本研究结论对于揭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及实施路径具有较好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