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汶川地震灾后旅游重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汶川大地震给四川旅游业带来严重的破坏和影响,如何客观科学地认识和评估地震灾害对旅游业的影响,如何进行地震灾后的旅游重建,如何考虑当今和未来四川地震灾区旅游业的科学发展,这些都是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  相似文献   

2.
5·12汶川大地震给四川旅游业带来严重的破坏和影响,如何客观科学地认识和评估地震灾害对旅游业的影响,如何进行地震灾后的旅游重建,如何考虑当今和未来四川地震灾区旅游业的科学发展,这些都是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穆虹28日表示,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灾后重建过程大体分成前期工作、编制规划和组织实施三个阶段,目前国家考虑大体用三年的时间基本完成灾后重建的主要任务。"我们现在正处在前期工作阶段。"穆虹介绍所  相似文献   

4.
汶川地震灾区聚落灾后重建评价及其优化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要介绍聚落优化的内涵和原则的基础上,分析了汶川灾区聚落在重建后的显著发展:聚落空间结构上得到优化;聚落产业发展发生质的飞跃;区域特色城镇化逐渐形成.但聚落重建之后依然面临的严峻问题:一是区域生态脆弱,生态服务功能突出;二是农村聚落、部分聚落无序发展和可持续生计重视不够.为此提出聚落优化建议:发展生态旅游及相关民族文化产业,生态农业、生态能源业与生态庭院建设相结合,实施生态林业,切实建立起生态补偿体系,以森林碳汇交易作为聚落优化的重要资金来源,以巩固灾后重建的经济社会成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NGO参与汶川地震灾后救援的基础上,首先研究了目前国内外NGO同政府的关系及其理论依据,然后以综合集成的思想为指导,运用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和旋进方法论,分别提出了NGO-项目-政府、NGO-建议-政府、NGO-协议-政府、NGO-监督-政府四种合作模式以及合作保障体系,并详细阐述了其实践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6.
汶川地震造成儿童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形成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并在身心、精神、认知以及行为方面均有所表现。因此需要给予儿童更多的心理照顾以帮助他们度过危机。本文考察了地震灾后儿童心理创伤的阶段性和年龄性特征,提出灾后儿童心理的康复与重建需要开展多层面心理评估,并着重分析了开展地震灾后儿童心理康复与重建的基本原则、辅导策略、活动方式以及服务技巧。  相似文献   

7.
汶川地震灾后住房重建难题及救助体制的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汶川地震对受灾群众造成的最大的直接财产损失是住房毁损。汶川地震的一个社会背景是我国住房私有产权制度已建立,这与此前的重大自然灾害有所不同。因此,灾后住房重建是首要问题,永久性产权住房重建,对受灾群众和社会发展的意义,不仅仅是财产性的。住房重建面临的诸多难题,集中于如何解决购房建房资金和如何处理毁损房屋所形成的债务,可以归结为三点:一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资源支持受灾群众进行住房重建;二是如何在住房重建中公平对待受灾群众;三是如何在最大限度的援建中不损害公共利益和社会其他主体利益。难题的背后,是契约安全与契约公平的冲突。借鉴台湾“921”地震灾后重建经验,住房重建的创新方式主要是对口支援、民间援助、住房联建、先提供购房资金再办理抵押。  相似文献   

8.
汶川地震给四川农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是农业具有恢复性强的特点,抓住灾后重建机会积极实施并完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将有利于四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全面重建打下牢固的基础。本文针对灾后四川的实际情况,就灾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处于全球现代化进程之中,社会面临多重转型,各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汶川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因地震灾害,原有的发展进程被打断,十年重建,各种现代化元素迅速涌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多种因素交织,形成新的历史的合力。现代与传统并非二元对立。要促进汶川城乡均衡发展,实现人的幸福生活,应根据文化的不同层次、功能,探索汶川文化重建路径。考察汶川文化特质,动员政府、社会和个人力量,为汶川发展提供文化价值指引,为汶川人民提供更具文化适应力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
四川汶川大地震使灾区人民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遭受到严酷的双重打击,理性地研究灾区的救灾重建机制,对于科学、规范、有序地推进灾后重建意义重大。文章在阐释救灾重建机制内涵的基础上针对预警应急、协调救助、信息公开、评估监督等机制存在的严峻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救灾重建机制建设的重点是完善法律制度、创新管理体制、优化资金整合、重视民间组织和强化监督约束。  相似文献   

11.
汶川地震灾害与灾后重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5—12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造成特大地震灾害,同时诱发了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汶川地震及其次生山地灾害,给灾区的城镇乡村、道路交通、水电工程、生态环境、水土资源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和破坏。本文初步分析地震发震机制及其影响,同时对次生灾害、灾情进行初步的统计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灾后重建工作中的科学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今年4月四川雅安的地震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校舍建设的关注.2008年5月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仅一个多月时间,教育部就牵头起草了《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学校规划建筑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经过多次反复征求各方面意见,这份文件于2008年10月以教育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及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三家名义正式发布.《导则》提出了汶川重建校舍的六条原则:安全牢固、功能合理、防震减灾、创建节约型校园、因地制宜、共同参与.这六条原则体现了三方面新要求:一是强调安全,二是强调实用,三是强调规划设计要"共同参与".尽管前两方面的要求已经比以往的任何要求都更加体现了校舍建设的根本特点和功能,但真正全新的要求是第三方面的"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13.
汶川地震灾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灾后生物多样性破坏的主要原因有:地质环境灾害损害了生物生活的环境,进而破坏区域生物多样性;防疫过程将威胁到河流水环境和水生生物多样性;地震直接破坏了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在阐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多样性保护应该坚持系统性、前瞻性与可行性的基本原则基础上,提出了尽快开展地震对灾区生物多样性评估、优先恢复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积极恢复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开展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加大对灾区敏感区和脆弱区的保护等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论地震灾后儿童的心理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震灾后儿童的心理重建十分重要。文章介绍了灾后儿童的创伤性心理反应的主要表现、对他们进行心理干预的注意事项以及一些心理干预的方法,同时提出建立全方位的社会支持系统帮助灾后儿童的心理重建。  相似文献   

15.
在探讨民族民俗文化与旅游关系和汶川地震灾区主要民族民俗文化基础上,以非物质文化为代表分析了汶川地震灾区民族民俗文化的地震破坏情况,以及民族民俗文化旅游重建经验和重要成就。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为例,重点分析北川地震遗址和博物馆建设运动中所展示的对羌族文化的广泛关注及表述,借此探讨了在特定的社会结构中,人们如何通过物象的收集与陈列。重新凝聚族群认同并再造不同的历史记忆。  相似文献   

17.
论地震灾后重建中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以服务困难群体为天职的专业,社会工作在地震灾后重建中扮演着生活重建者、心理与文化重建者、社区重建者、生计和产业重建者的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灾后重建中的社会工作人才不但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和知识基础,更需要恪守灾害救助的价值和伦理道德,通过专业的方法和技巧,开展人本化的社会服务。因此,需要不断加强灾后重建中的社会工作服务实践和理论总结,完善灾后重建中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并最终将之纳入国家灾后重建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8.
席永刚 《陕西教育》2008,(7):F0002-F0002
本刊讯 7月11日,省政府在西安召开全省地震灾后中小学校恢复重建布局定点项目审定会议。副省长朱静芝出席会议并讲话。她要求受灾各市、县认真抓好灾后学校恢复重建规划和建设工作,为灾区建设一批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放心学校、精品工程。  相似文献   

19.
玉树地震灾后重建与太阳能资源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立足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从当地地理气候条件、区域生态功能、灾后重建的战略定位和总体要求等方面阐述了太阳能资源综合利用在灾区重建中的必要性;分析了加快玉树太阳能资源利用进程与我省太阳能产业发展互为促进的内在联系;提出了玉树震后重建太阳能综合利用的合理化建议及示范推广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波及范围甚广的8.0级特大地震在四川汶川爆发,那一时刻,这里的青山不再秀美,众多生命戛然而止。汶川大地震给包括四川、陕西、甘肃在内的多个省市区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民政部报告,截至6月17日12时,地震已造成69172人遇难,374159人受伤,17420人失踪。灾难夺去了数万宝贵的生命,摧毁了千万人美丽的家园,但是灾难不会只留下这些。温家宝总理为北川中学幸存下来的孩子们写下“多难兴邦”,激励我们中华民族在无法规避的灾难来临时,要善于从中学习“生”之坚韧,汲取“兴”之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