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姚”字属于《说文解字》女部中,其意义有三,主要意思还是姓氏的一种。其“娆”义和“易”义应该是从姓氏这一意义发展而来的。结合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以及姓氏的产生过程,分析华夏古老姓氏的丰富女性文化内涵,反映原始先民对女性的崇拜。  相似文献   

2.
"姚"字分析     
"姚"字属于<说文解字>女部中,其意义有三,主要意思还是姓氏的一种.其"娆" 义和"易"义应该是从姓氏这一意义发展而来的.结合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以及姓氏的产生过程,分析华夏古老姓氏的丰富女性文化内涵,反映原始先民对女性的崇拜.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许多古文化早已连同创造它们的种族一起销声匿迹了.就姓氏而言,欧洲的姓氏记录只有两三百年的历史,日本普及姓氏也才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而中国许多姓氏历经了四五千年,始终延续和发展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批姓氏.北宋时候流传的《百家姓》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共计438个姓氏.在一般人看来,姓氏与基因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概念.然而,在一些科学家的眼里,两者在遗传学上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人几千年来有关姓氏的记录可以揭示人类遗传的变迁.  相似文献   

4.
寿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其姓氏来源多种多样。本文探究了绍兴寿氏的源流,并对其历次大的迁徙和分布状况作了梳理,归纳其内在的规律和特点。对绍兴寿氏的渊源作一管窥,无疑有助于探究地方文化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5.
寿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其姓氏来源多种多样.本文探究了绍兴寿氏的源流,并对其历次大的迁徙和分布状况作了梳理,归纳其内在的规律和特点.对绍兴寿氏的渊源作一管窥,无疑有助于探究地方文化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6.
庾氏,是一个十分古老的姓氏。因为庾氏家族汉代时萌生于颍川鄢陵,故史学家有"天下庾氏,望出颍川"之语,它萌生于汉代,崛起于曹魏、西晋,隆盛于东晋,衰落于南朝,在近400年间里人才辈出,创造  相似文献   

7.
汉族人的姓,是自上古以来就有了的,而且古人还有姓和氏的区分。我们从姓氏的考察中,可以看出姓氏发展的历史、世系的渊源,也可以看出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古老灿烂的文化。在上古,姓和氏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姓是血缘关系相同一族人的族号,氏是姓的分支,即同姓人不同分支的标志。汉代的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姓字的:“人  相似文献   

8.
引言 人名中存在性别差异是世界性的,早期的藏族人在起名时相对有更大的随意性,但是性别差异还是始终被关注着。在《格萨尔王》的故事中"莲花生大师为神子所选的父姓是岭地古老的姓氏穆布咚氏王族。这个王族传到曲潘纳布这一辈上,  相似文献   

9.
中国姓氏学的研究,历史悠久,典籍浩繁。上古口耳相传的姓氏流源因无文字,无法稽核证实,只能依从后世史书的补叙。周代各诸侯国的史官,均对本国诸侯的世系作了详尽的记载。据说春秋时,周之史伯,鲁之众仲,晋之胥臣,郑之公孙挥,楚之观射父,皆善言族氏,但没有著述。其中古老的侯国,还对最早的氏族源头作了追述。例如陈国为虞舜之后,妫姓,出于颛顼氏。杞、鄫、越三国,夏禹之后,姒姓,也出于颛顼氏。宋国为殷商之后,子姓,出于高辛氏等。这些国家的史料,由于年代久远,大多湮没。但还可以从《尚书》、《春秋》、《左传》、《诗经》等先秦经籍中,寻觅到一些踪迹。所有这些有关姓氏起源的资料,应属于史学研究的范畴,还不能算是研究姓氏的姓氏学。姓氏学作为一门专门学问来研究,始于汉代。汉高祖刘邦统一寰宇之后,为了能使刘姓的统治国祚久长,办法之一就是要为自  相似文献   

10.
<正>引言人名中存在性别差异是世界性的,早期的藏族人在起名时相对有更大的随意性,但是性别差异还是始终被关注着。在《格萨尔王》的故事中"莲花生大师为神子所选的父姓是岭地古老的姓氏穆布咚氏王族。这个王族传到曲潘纳布这一辈上,分成了三  相似文献   

11.
从语言的角度对古文字材料进行研究对古文字学、汉语史和古代文献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古文字材料的语言研究是古文字学的重要内容:阐释古文字材料中的语言问题是古文字学的研究目的之一;古文字材料中的语言问题是古文字学的研究内容;古文字材料中的语言现象和语言规则是考释古文字的重要根据之一。汉语史研究也不能不利用古文字材料和古文字学的研究成果:古文字材料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语料,汉语古文字材料的语言研究是追溯汉语历史的最重要的途径;古文字本身也是汉语史研究的根据。古文字材料的语言研究是释读古文字文献的基础,这种研究的深入也可以明确古文字材料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2.
语源释义法在古代汉语语汇教学中有重要作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有助于学生了解古汉语语汇的系统性,有利于学生理解古汉语中的方言语词意义,亦可借今方言语词解释古雅言语词。  相似文献   

13.
国学与古代汉语关系非同一般,古代汉语在传承文化方面责任、作用重大。在"国学热"的背景下,结合古代汉语教学现状,应以汉语的人文性特点为轴心深入改革古代汉语教材,以研究性学习方法为主导改革古代汉语教学模式,以变奉送"面包"为授以"猎枪"改革教学方法,以重新认识古代汉语学习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为要旨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激活古代汉语教学,使该课程成为对学生的生活和终生发展有用的课程。  相似文献   

14.
古音学是传统音韵学的一大分支,是汉语音韵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音学研究既是上古汉语音韵本体的研究,又是古音学史的研究。谐声是汉语中非常重要的语言现象,与汉语音韵研究尤其是上古音研究是密不可分的。谐声与古音学研究既是利用谐声材料梳理、构拟古代汉语语音系统的研究,又是谐声与古音学史的研究。本文梳理、辨明谐声与古音学的源流和历史演进,为汉语音韵学、文字学、汉语语音史等学科,总结和探索新的研究视角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文章就当前国学热的现象,回顾了国学提出的背景;指出应该正确认识国学:国学不是汉学,国学不一定是书,国学并不全是精华,国学是动态的,国学同世界文化并不矛盾而是互补的;并建议学一点国学。  相似文献   

16.
古代汉语的学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古汉语词汇的理解,而其中,对古汉语常用词的掌握程度又是学习古代汉语的关键所在。在此希望通过对古汉语中同义词的分析,找出它们的部分特点,从而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对同义词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古代汉语的语法教学是为阅读文选服务的,为更好地继承、发展现代汉语服务。在进行任务设计时,要古今结合,要循序渐进。以今讲古,以古解今,古今汉语本就是一脉相承,注意古今结合,可以缩小古今汉语的距离。在教学中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知规律,任务设置同样也要遵循循序的规律,古代汉语语法的任务设计要遵循由例句到名句,由名句到仿句,由仿句到篇章之"序"。  相似文献   

18.
掌握好汉字是学好其他一切学科的前提,而古文字又是古代汉语学习的必修内容。文章从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等古文字资料入手,对汉字的本义、形声字的发展规律、古代汉字的异化现象及其蕴涵的古代文化信息等进行了系统讨论。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古文字对我们准确掌握汉字的本义、读音及其发展的内在规律等都有重要帮助,同古代汉语学习具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最早由中国古代文学专家开创,近三十年来文艺学家在这个领域里声音日渐响亮,与古代文学专家的研究相互配合、相互渗透。文艺学家力图通过对古代文论的阐释,揭示文学艺术的一般规律,为建构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体系寻求思想资源。文艺学家研究古代文论,应力戒脱离古人的文本和语境,强人证己,力戒比附西方文论,游谈无根。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不应停留在词语和口号,关键是从当代的文学实际出发,以解释、解决文学发展中的问题为目的。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年诗词文化历史的文明国度,古诗词是中华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在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古诗词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新课改背景下,古诗词教学策略创新,成为高中语文教学关注的重点。文章结合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内容,对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