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讨论小说《野性的呼唤》中的主人公巴克的转变过程。在他的一生中,巴克遇到了许多不同的人和狗,它与人、狗之间的关系包括他自身也发生了很多变化。这篇文章重在分析这些不同的关系以及发生在巴克身上的一系列变化。这篇文章最终的结论是在巴克从一条文明世界的高贵的狗转变卫凶残,嗜血的怪狗中,这些人狗之间的关系和巴克自身的变化产生了很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野性的呼唤》是杰克.伦敦的代表作之一,小说的主人公巴克(Buck)是一条狗。本文分析了小说的写作背景,巴克的遭遇,巴克与主人的关系,通过巴克的回归自然来唤起人们的人性。  相似文献   

3.
《野性的呼唤》讲述的是一条狗的故事。巴克本是一条养零处优的狗,但被人拐卖,从此踏上了艰难的行程。残酷的野外生活使巴克学到了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狼的野性在他的身上逐渐恢复。历经磨难的巴克被好心的桑托收留。正当他们开始过上平静生活的时候,桑托却不幸被印第安人杀害。愤怒的巴克闯进印第安人的营地咬死了凶手。孤独的巴克终于告别了人类加入到狼群的行列。  相似文献   

4.
赏析《野性的呼唤》——感悟生命的顽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杰克·伦敦笔下的巴克不仅仅是一条活生生的狗,更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在严酷生存环境中具有顽强生存意志、生存力量以及生存智慧的人。今天,对许多人生受挫的人们,巴克的成长经历是他们值得借鉴的一面镜子:适者生存!“野性”对巴克的呼唤就是“人性”对他们的呼唤。  相似文献   

5.
《野性的呼唤》是杰克伦敦的作品,作品讲述了一个叫做巴克的狗的艰苦人生,故事情节复杂、感人,语言生动.作者应用拟人的手法将巴克可化为一个具备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狗,讲述了这条狗如何从宠物狗转变为具备野性狼狗的故事.作者借助狗的形象也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人性的变化,文章在阐述巴克兽性逐渐唤醒的同时就社会中人性的变化问题进行探...  相似文献   

6.
王超  徐子昂 《文教资料》2011,(23):29-30
《野性的呼唤》是杰克·伦敦的代表作之一,主人公巴克是一条狗。本文分析了这部作品创作时的历史背景.主人公巴克的遭遇.以及巴克的主人对巴克的态度。通过分析映射出当时社会的资本家对待工人的态度,揭示了当时贫苦人们的悲惨命运。小说以巴克的回归自然而告终,巴克之所以回归自然正是由于缺乏爱,缺乏关怀,才不得不回归.从而反映出作者创作的意图——对人们提出爱的呼吁。  相似文献   

7.
4.新的头犬“喏,我说什么来着?巴克是员真正的战将,棒极了。”第二天弗朗索瓦斯发现斯皮兹不见了,而巴克浑身是血时说道。“斯皮兹打起架来真像狼一样狠。”佩诺特说,一边察看着巴克身上的伤痕。“巴克抵得上10条狼。”弗朗索瓦斯回答说,“我们可以走得快些了。斯皮兹不在了,麻烦也没有了。”弗朗索瓦斯开始给狗套挽具。他需要一条新的头犬,并觉得索拉克斯最合适不过了。但是巴克却扑向索拉克斯,抢了他的位子。“瞧瞧巴克!”弗朗索瓦斯说,笑了起来。“他杀了斯皮兹,现在他又想做头犬了。滚开,巴克!”他拉开巴克,想再次套上索拉克斯。索拉克…  相似文献   

8.
野性的呼唤     
精彩导读有这样一只狗,它叫巴克。它被人从南方主人家偷出来并卖掉,几经周折后,成为一条拉雪橇的苦役犬。在残酷的驯服过程中,它意识到了公正与自然的法则。经过你死我活的斗争,它最终确立了自己领头狗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野性的呼唤》是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的优秀作品。该故事讲述了一只叫做巴克(Buck)的狗的艰苦经历。故事情节复杂且感人,语言生动形象。伦敦使用拟人手法,把巴克刻画成一只具有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感恩之心的神奇的狗,就像一个充满了感情的人。本文讲述了巴克如何从驯良的宠物狗变化成具有狼性的野狗,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本细读和对作者的分析,本文试图找到巴克生活中不同时期环境所起的关键作用。此外,在环境决定论的指导下,本文分析了巴克由一只文明的狗退变成了一只野狼的原因。进而得出环境决定着巴克变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试论《荒野的呼唤》中"巴克"的艺术形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荒野的呼唤》是美国二十世纪初著名小说家杰克·伦敦的成名作。狗主人公巴克形象是作品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巴克不仅是作家自身达尔文主义、尼采“超人”哲学、斯宾塞社会达尔文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矛盾思想的统一 ,还是狗性和人性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2.
4.新的头犬“喏,我说什么来着?巴克是员真正的战将,棒极了。”第二天弗朗索瓦斯发现斯皮兹不见了,而巴克浑身是血时说道。“斯皮兹打起架来真像狼一样狠。”佩诺特说,一边察看着巴克身上的伤痕。“巴克抵得上10条狼。”弗朗索瓦斯回答说,“我们可以走得快些了。斯皮兹不在了,麻烦也没有了。”弗朗索瓦斯开始给狗套挽具。他需要一条新的头犬,并觉得索拉克斯最合适不过了。但是巴克却扑向索拉克斯,抢了他的位子。“瞧瞧巴克!”弗朗索瓦斯说,笑了起来。“他杀了斯皮兹,现在他又想做头犬了。滚开,巴克!”他拉开巴克,想再次套上索拉克斯。索拉克斯也不高兴,因他害怕巴克,所以弗朗索瓦斯刚一转身,巴克又站到了索拉克斯的位置上。这下子弗朗索瓦斯可动了气。“我得教训教训你!”他嚷着,从雪撬上取了一根沉重的木棍。巴克记起了那个穿红外套的男人,躲开了。这一次,当索拉克斯被套上挽具,充当头犬时,巴克没有动。他保持着几米远的距离,小心地绕着弗朗索瓦斯打转。而当弗朗索瓦斯叫巴克站到戴夫前的老位子时,巴克却不情愿。他已经战胜了斯皮兹,他想做头犬。两个人忙乎了一个小时试图套住他,但巴克虽不逃跑却不让他们抓住他。最后,弗朗索瓦斯坐下来,佩诺特看了看表,天色已经晚了...  相似文献   

13.
《荒野的呼唤》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最著名的小说之一。作品借巴克狗的经历和回归荒野的结局,表达了杰克·伦敦对文明社会的失望和对荒野的赞叹。巴克身上倾注了杰克·伦敦的理想和渴望。巴克就是杰克·伦敦的自画像。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美国著名自然主义小说家杰克*伦敦在他的小说<野性的呼唤>中,给读者讲述了一只名叫巴克的狗从文明的生存环境中被倒卖到残酷恶劣北方淘金潮中,变成了一只雪橇狗.在此过程中,巴克表现出的极强的适应性正是小说的主题.小说主要通过巴克的视角来描写和透视世界,叙事方法独特,但也有一些问题.为了能更好地理解小说,本文讨论了这种叙事方法在这篇小说创作中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5.
《野性的呼唤》是杰克·伦敦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的是一只名叫巴克的狗从文明社会回归原始荒野的故事。杰克·伦敦赋予狗以人性,通过描写狗的“人性”和“野性”,来揭露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残酷争夺。  相似文献   

16.
<野性的呼唤>是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的成名作.作品塑造的狗主人公巴克的形象长久不衰.很多评论认为巴克最终脱离人类社会,回归野性是完成了一个本质上的彻底转变.本文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巴克自始至终都是痛苦地挣扎徘徊在对文明的鄙弃和对荒野自由的向往之间,即使在与人类联系的最后纽带断裂之后,自由奔驰在旷野中的巴克灵魂深处仍然无法彻底摆脱对人类社会潜在的一丝向往.  相似文献   

17.
野性的呼唤     
《野性的呼唤》讲述的是一只名叫巴克的狗的传奇故事。就如他其它的作品一样,故事同样也体现了  相似文献   

18.
◆原作节选 第二章 暴力原则 巴克在戴依海滩的第一天糟透了.每时每刻都会有令他惊恐而又新奇的东西.这里没有静谧,也没有休憩——只有无休止的喧嚣和来来往往.在这里每一分钟都会有危险,因为这些人和狗都不是来自城镇,他们只承认大棒和牙齿. 巴克从未见过像这群狗一样争斗的狗,他们像狼一样凶狠.只有狼才这样攻击、撕咬和跳开.  相似文献   

19.
《荒野的呼唤》是美国近代作家杰克·伦敦重要的小说著作之一。在小说中,杰克·伦敦通过一条狗的视角来写人类社会,从而不断地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今后应该何去何从进行了深刻的思考。除此之外,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也是贯彻在这本书中,通过巴克的奋斗反映了"弱肉强食"的社会。杰克·伦敦正如同现实中的巴克,不断地为了生存而努力着,并且在最后针对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而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基于此,具体探讨杰克·伦敦《荒野的呼唤》多重性主题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第一集:当巴克遇上外星蚂蚁巴克是一只黑蚂蚁,每天他都要和许多兄弟姐妹一起走很长的路去寻找食物,来来回回非常辛苦。尽管巴克有六条腿,但那也累得够呛呀。于是,巴克想着如何才能不用每天那么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