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和谐文化意味着一种权利配置适当、协调有序的社会状态。在当代中国社会,“和谐文化”作为法律价值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进入人们的视野,其精神旨趣在于改变以往偏重效率、弱化公平的法律价值论思想,坚守以人为本的法律价值理念,同时改变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发展观,并以此为契机重组我国法律价值体系的构成要素,实现我国法学理论研究中法律价值体系某种程度的更新与演进。  相似文献   

2.
法律裁判文书在表达上具有准确、客观、严肃的特点,因此,它对词语的选用有着严格的要求,尤其是选择同义词(语)时,必须仔细辨析、慎重使用。结合具体案例,对法律裁判文书中的同义词(语)从意义、色彩、搭配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它们之间存在的细微差别并以法律裁判文书的特殊视角加以总结,归纳出法律裁判文书使用同义词(语)时应遵循准确性、客观性、规范性等若干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对法律裁判文书中同义词(语)的使用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法官与律师之间暧昧的关系经常是法社会学关注的热点,然而,我国学界对此种关系缺乏较为新颖的研究,如果将两者在司法过程中的关系以“和谐”视野进行审视,那末,传统和现实都有着两者关系协调性的根植环境。文中通过实证解析,探求了“和谐”应当作为法官与律师关系的终极价值。  相似文献   

4.
法律解释可以区分为规范解释与个别解释,规范性解释权实际上是一种立法性权力,是立法权在法律适用领域的延伸。作为具体的法律适用者的法官只能享有个别性解释权而不能分享规范性解释权。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精髓:礼与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受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特别是受儒家哲学的影响更大。礼文化、仁文化是儒家文化最重要的标志,也是中国古代法律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中国古代法的灵魂。礼的功能是别贵贱,客观上固化社会的不平等,但礼治的目的是维护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法律的最基本的价值追求是秩序。  相似文献   

6.
和谐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向导和理论支撑。充分认识建设和谐文化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科学内涵,积极探索实践路径,继承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传统,汲取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大力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和谐文化,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7.
"法治"在当代中国成了一个重要的时代性命题。但是,目前的相关研究,过分的侧重于对西方制度的介绍,对中国法治"本土资源"的挖掘还远远不够。诚如著名人类学家吉尔兹(Clifford Geertz)所言,法律是一种地方性知识。当代的法律世界是一个多元性体系,中国法律文化在其中也应当有其独特的地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回顾梁治平先生提出的"法律文化论"有特殊的价值。而且,"法律文化论"实际上亦是一个永远不会终结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和谐文化”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的战略文化。“和谐”一词指的是以人为核心的两种以上不同要素的协调、结合、融合与发展。文化的价值则体现在社会理想、政治结构和经济体制中,通过人们和谐的合作和制度的作用而发挥功能。和谐文化的提出表明文化问题工具化的新趋势,它预示着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已经发生了新变化。和谐文化的价值,即经济、社会、政治、道德和精神利益的共享及合理的分配的方式;换言之,追求共同幸福的目的,是人类解放的主要条件。没有一次同进步有关的人类活动会脱离和谐文化而实现。那么,应该采用新的广义的定义,即文化是按人的意图对自然或自然物进行转化的人类全部活动的总和。这是一种现代化的科学界说。说到底,“和谐文化”就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文化。  相似文献   

9.
在当下中国,对于法官应发挥的作用,并未形成清晰的定位。由于我们忽视了对法官活动空间的界定,才出现了法官社会角色及其作用的多元。正当法律程序构成了法官活动的空间,使法官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以正当法律程序为视角,法官所起到的作用不应涵盖过多,而只应当包括指挥程序和裁判纠纷,即通过指挥程序的进行,对纠纷做出具有法律权威的裁判。  相似文献   

10.
作为法院文化之予系统的法官文化体系的构建与否及如何以最少的成本构建。不仅会影响法院文化系统的构建,而且也会影响我国法制现代化的根本目标,即人类所致力追求的“和谐社会”的实现。因此.对法官文化的内涵及体系进行研究,有利于发挥法官文化构建在实现“和谐社会”进程中的“铺路石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企业文化,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企业文化的关键是做到"以人为本" 企业文化是作为一种"无形规则"存在于员工的意识中,企业文化离开员工根本无法独立存在,"以人为本"是形成良好企业文化的基础。据调查,现在国际上成功的大企业不再以追求利润为唯一的目标,而是有着超越利润的社  相似文献   

12.
中国历史,首先必须恢复五千年到七千年的真实。中国文化的源头,应是发端于伏羲,积蓄于炎黄,大披于唐虞。大中刚正的大道哲学是中华民族的根本精神。中国文化不是一个私己的文化,而是追求天地人世的生生不息精神,追求不为物蔽、不为形移的超越精神,是建立在仁德的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13.
依法进行拆迁,建设和谐城市是政府部门开展城市规划的最终目的,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要研究依法拆迁的意义,探讨各种拆迁矛盾的成因,找出解决各方面利益纠纷的办法,从完善法律法规、争取人民利益的角度出发,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提出的新的执政理念和发展理念,具有科学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笔者运用马克思关于"两个尺度"的思想,从事实和价值两个维度上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大学文化的时代使命是促进人的和谐发展,人的和谐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理念的时代表征,在大学文化视野下人的和谐发展是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构成.在大学文化视野下人的和谐发展不仅是理论建构也是社会的实践活动,可以通过大学文化建设的各种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6.
和谐校园就是以校园为载体,以内和外顺、政通人和、稳定有序为主要特质,实现高校工作各子系统、诸要素全面、协调、有序运行,良性互动,整体优化,充分体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文明校园.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社会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和谐文化成为社会文化建设的目标。大学作为文化传播和知识创新的学术机构,担当着培育先进文化和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重任。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并与社会文化相互促进,大学文化创新是社会文化和谐发展的动力源。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本质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重要论断进一步明确了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和具体化。社会主义本质决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相似文献   

19.
社区和谐文化建设的三维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和谐社区精神需要大力推进社区和谐文化建设。从社区和谐文化的结构看,先进文化是其基础,荣辱观是其价值尺度,和谐精神是其关键。从整体看,社区和谐文化建设是推进社区文化协调发展的过程,也是通过文化发展推进社区和谐发展的过程。在当前,建设社区和谐文化,需要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增强社区和谐文化建设的底蕴;弘扬人文精神,推进社区和谐文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思想史上,早有和谐思想的萌芽,孔子日“君子和而不同”,孟子认为“天人合一”。在西方,毕达哥拉斯说“整个天是一个和谐”,文艺复兴后的笛卡尔、莱布尼茨、黑格尔等人都把和谐视为重要的哲学范畴,莱布尼茨认为“宇宙是一个由数学和逻辑原则所统率的和谐的整体”。干百年来,人们一直在追求着和谐。今天,和谐境界已经成为人们在各个方面的要求,自然界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社会的和谐。企业的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有机组成部分。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良好的人际关系、公平的竞争环境、相互支持合作的组织氛围、较高的员工满意度和工作绩效,是和谐型企业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