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引申是语言的普遍现象。词义引申,是根据上下文,不拘于词的字面意义或词典提供的语义、释义,而对词义作必要的调整与变动。当然,引申不仅仅局限于以词作翻译单位,在以词组和句子作翻译单位时也经常需要引申,以着力表达词组和句子的内在含义。不同的文体,引申的范围、内容、方式不尽相同。文艺作品中的引申,往往涉及作品的历史背景、社会习惯、风俗人情、语气感情等等,着意表达原作的丰姿文情。在科技文章中引申的出发点是现象、事实,或与主题相关的概念,引申往往从逻辑推断入手,考虑专业特点和语言习惯,符合逻辑思维的特点。引…  相似文献   

2.
翻译是一种将民族语言进行转换的创造性活动,其本质是将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用另一种语言进行表述,以使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能够理解。翻译的过程一共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理解、表达与核对。在对文献、书籍、论文等进行翻译时,常会出现一些较长且语法较多的句子,难以翻译,虽然组成句子的每个单词或是词组意思较为明晰,但连着一起后对整个句子的理解较为困难。推测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对句子组成成分以及结构关系掌握不够,因此本文重点讨论日语句子翻译中,与汉语句法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为了验证刘绍龙关于翻译自动加工"绿色通道"的假设,用TAPs有声思维法对一个英译汉句子进行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对比翻译实验。仔细观察受试对于句中观测点词组sandwich generation的信息加工模式,发现两组受试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同时存在自动加工现象,表明自动加工绿色通道是普遍存在的。翻译初学者的自动加工是以单词或词组为加工单位。自动加工对翻译初学者产生消极影响,易导致翻译新手的翻译腔。  相似文献   

4.
一句子句子是语言的使用单位。句子有三个构成因素。(一)从构成成分看,是由单个儿的词或词组构成的(好!/我们热爱祖国。/一九八三年的春天。)(二)从语音角度看,前后都有停顿,  相似文献   

5.
英语诗歌语言经常使用词序的变化、单词或词组乃至句子的重复等语法结构来完美其艺术形式,来创造出和谐的声象美,从而表达深刻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歧义(ambiguity),是一种语言单位,如单词、词组、句子等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意义。人们遇到歧义时,往往会产生一些疑问:歧义来源于什么?歧义能避免吗?怎亲避免?对此,笔进行了一翻探讨。  相似文献   

7.
循序渐进,反复训练,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树立句子的概念。给学生几个单词或词组造他们想造的句子。背诵课文中的重要句型。做汉译英练习,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加强五种基本句型的训练,丰富句子类型。变换句式,使用不同的修辞手法,促进语言日趋成熟。亲自实践,动手写作。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写作训练。  相似文献   

8.
<正>社会语言学家H·Douglas Broun指出:“Hunman communicative discourse is the locus of the function of lan-guage,and without a knowledge of discourse,a language learner can never achieve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从这段论述中,我们能够看出语篇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然而,由于受着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情况下,精读教学还停留在朗读、背诵、听写、口头回答问题,会话、句子分析、造句、翻译、改错、作文等.无容置疑,这些形式在传授语言知识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在语言运用方面是显然不够的.由于停留在词和句子上,过多地强调词和词组意义,用法以及搭配关系,又通过语法关系来分析句子的结构等.这样过多地强调句子的有形网络而忽视深层结构使得本来一篇优秀的范文被分解得支离破碎.这种以分析语法结构为重点,停留在词、句子水平上的教学法很难培养出语言的交际能力.因为“语言并不存在于一连串单词或句子中,而存在于联系着的语篇中.”只有在上下文中,在整个语篇中,单词和句子才能产生交际价值.  相似文献   

9.
翻译手段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通过翻译,使外语学生掌握并巩固所学的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和技能,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按语言形式分,有口头翻译和书面翻译;按语言结构分,有单词翻译、短语翻译和句子翻译;按目的语和源语形式分,有英译汉和汉译...  相似文献   

10.
李茂华 《成才之路》2011,(16):77-77
单词在英语中占重要的地位,但是很多学生在单词的学习上面临着困境,对基本的单词、词组、句型的掌握较差或很差。所以,单词的记忆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从文化移植看翻译等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同时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文化差异问题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且极其复杂的问题。因而,翻译在完成语言转换的过程中,需采用各种补偿手段,将文化因素带来的各种伴随信息,准确加以传达,尽可能做到翻译等值。  相似文献   

12.
直译与意译是翻译的两种手段。关于直译与意译孰优孰劣,自古以来,一直是翻译界争论不休的问题。英汉互译中,语境、文化差异、译者理解能力与语言的发展直接影响到直译与意译的选择与运用。  相似文献   

13.
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是英汉翻译中处理文化因素的两个重要的方法,归化翻译方法的原则主要是以目的语的文化为归宿;异化翻译方法的原则主要是以源语文化为归宿。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方法在翻译实践中应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佛经翻译和英国的《圣经》翻译虽然从时间、空间、原译语和原译语读者等方面来说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两者在翻译的手法以及翻译的组织形式上却有惊人的相似,以此来探求宗教类文献翻译中的共通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更加有效、更加贴近原文的翻译途径。等值翻译论揭示的翻译原则、翻译过程、翻译方法、翻译评估等可以实现翻译转换的最大等值,实现翻译的最佳功效。在文学翻译中,它要求从神似着眼,从形式入手,最大限度把原文语言的言语特征表现出来,达到‘神似形式浑然一体’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彼得.纽马克借用德国功能语言学家卡尔.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将文本按语言功能和交际目的分为不同的类型,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文本提出不同的方法——语义翻译或交际翻译的方法,从而将语言功能、文本交际目的和翻译方法结合起来,被公认对翻译研究、翻译实践和教学有直接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汉英翻译的最大遗憾莫过于面对汉语模糊美感的磨蚀而难有作为,追根溯源,这种遗憾源于汉语与英语在语言美学生成机制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即:汉语表达注重整体感应,是一种意境性语言,而英语则追求条分缕析,讲究逻辑,借助形合,漠视所谓的整体感应。英汉翻译中,译者常常遇到文化差异引起的模糊语义。本文主要分析了模糊语的功能,探讨模糊语言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8.
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来看,翻译是人类的认知过程。翻译能力指掌握和利用目标语知识、文本类型知识、原语知识、现实世界知识以及对比知识等,在翻译过程解决问题、做适当决定的能力。翻译能力的培养需要后天的训练。翻译能力的提升可以透过语义场中的词汇理解以及翻译错误的修正来获取。就翻译教学而言,要通过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翻译工具书的使用、翻译技巧的训练、知识面的拓展等手段,逐步实现翻译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葛浩文的翻译使莫言、贾平凹等作家作品在英语世界得到传播并获得好评。通过对葛浩文译本中翻译语料的考查,探讨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的翻译方法,认为葛浩文的译本以忠实为原则,对原作中的文化意象、语言风格等采取厚译、省译、直译等方法再现原作意象,以上翻译方法对传播中国文学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政治文本出于保密、观望、礼貌等种种主观或客观原因,较于普通文本更频繁地使用模糊语言。本文结合实例,借用法国塞莱斯科维奇创立的翻译释意理论,探索政治文本中的模糊现象及翻译方法,指出译者的认知在原文模糊语言理解中有重要作用,政治文本模糊语翻译的标准是追求意义对等而非表面上的语言对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模糊语言的具体翻译方法。本研究有助于提高政治文本翻译的质量,也有利于加深对释意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