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收集王舟舟在'99上海全国田径冠军赛比赛时的技术参数与第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跳高冠军及前6名运动员进行对比分析时发现:王舟舟助跑倒1步至起跳腿着地时的水平速度损失较大,倒1步摆动腿着地、离地时的身体内倾角变化规律正好与对方相反,呈减小的趋势;在起跳前及起跳开始阶段的水平速度低、起跳过程中支撑腿膝、踝关节蹬伸不充分。另外,过杆动作极不经济实效,这些都有待他在今后的训练和比赛中不断地提高与改进。  相似文献   

2.
跳高起跳准备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明  闫洁 《体育学刊》2007,14(4):90-93
对索托马约尔等4名世界优秀跳高运动员的比赛技术录像和技术图片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背越式跳高的整个助跑过程所表现出的技术动作都是为完成良好的起跳做准备,所有的技术环节都直接影响运动员起跳效果。结合运动训练实践从运动员助跑节奏、倒三步起跳腿支撑、倒二步摆动腿支撑以及最后一步的起跳支撑4个方面对背越式跳高运动的起跳准备技术特点进行了运动学分析,总结出运动员采用步频型和步幅型、倾斜支撑型和屈腿支撑型等不同准备技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运用三维运动学分析方法,对我国优秀跳高运动员郑幸娟的起跳技术进行研究,发现她存在着H1的数值偏小,H3的数值偏大的缺点,起跳腿的蹬伸和手臂的摆动配合不合理的现象,认为需改善蹬摆的配合和过杆技术.  相似文献   

4.
采用专家访谈法、三维高速摄像法、录像解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4 名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的起跳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现代高水平 背越式男子跳高运动员越来越重视起跳的速度,重心在起跳阶段缓冲不明显,腾起角度有减小的趋势;在起跳阶段我国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腿 的缓冲幅度大于国外优秀运动员,髋、膝、踝3 个关节的缓冲技术同起跳质量和运动员的伤病有很大联系;上下肢摆动的协调配合可以帮助运动 员获得良好的起跳效果,建议教练员重视上下肢摆动比例的训练。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三维高速摄像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我国四名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的助跑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的技术问题主要有三个:1)助跑速度在倒第一步阶段下降幅度较大;2)倒三步的步长比例不够合理,倒一步的步长过小;3)膝关节在倒一步摆动腿支撑阶段的蹬伸幅度需要加大。  相似文献   

6.
金玲破女子跳高室内亚洲纪录时起跳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运动生物力学非接触测量手段,对女子跳高运动员金玲破室内亚洲纪录的起跳技术进行高速摄影,并与世界纪录保持者科斯塔迪诺娃的起跳三个高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H2和H3的值与科斯塔迪诺娃完全一致,H1略低于科斯塔迪诺娃,若金玲个别技术环节加以改进,将有可能在大赛中再创佳绩。  相似文献   

7.
采用三维高速摄像系统对参加2000年全国田径大奖赛总决赛(锦州站)成绩较好的6名男子跳高运动员比赛动作进行现场拍摄,并对其助跑最后一步与起跳技术的运动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阶段男子跳高运动员在最后一步步长、摆动腿摆动、起跳腿的髓、膝、踝关节的蹬伸方面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存在差距。此外,起跳距离不当也是影响跳高成绩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张李文与科斯塔迪诺娃跳高起跳技术生物力学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张李跳高的若干技术参数并与女子跳高世界纪录保持科斯塔迪诺娃进行对比,发现张李的起跳后身体重心腾起高度值优于对方,但仍有潜力可挖;起跳离地瞬间身体重心高度和重心腾至最高点与横竿上沿之间的距离明显差于对方是造成与科斯塔迪诺娃成绩差距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跳高运动员尹学利起跳技术的三维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两台摄像机JVC9800对山东省20届田径运动会男子甲组跳高冠军尹学利跳最好成绩2.11米时的起跳技术进行现场同步拍摄,运用爱捷运动反馈录像解析系统进行分析,并与国外优秀跳高运动员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尹学利的最后一步步长和内倾角过大,起跳脚着地和离地瞬间内倾角过大(离地时为外倾),垂直加速距离短,腾起瞬间起跳腿的三关节没有充分蹬伸,膀起初速度的垂直分量小,水平分量较大。  相似文献   

10.
雍明 《体育科研》2011,32(4):64-66
采用技术动作录像拍摄与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郑幸娟起跳技术分别从起跳阶段时间、起跳腿膝角变化等方面进行运动学分析,旨在改进、完善郑幸娟的跳高专项技术,尽快提高我国女子跳高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11.
张李文跳高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对张李丈与女子跳高世界纪录保持者科斯塔迪诺娃的跳高技术进行对比分析时以现:张李丈起跳后身体重心腾起的高度优于对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她起跳离地时身体重心太低,其原因是起跳腿蹬伸不充分且蹬伸速度不快以及摆动腿摆动幅度小、摆速偏慢。另外,过竿技术存在着缺陷,这些是导致与科斯塔迪诺娃成绩差距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三跳技术的运动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郎健  贾谊 《中国体育科技》2006,42(3):108-110
通过现场拍摄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部分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三跳当中着地角、起跳角等相关的数据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三跳中的着地角和起跳角均小于世界优秀运动员,表现出摆动腿摆速偏慢和支撑腿的快速蹬伸能力较差。另外,在三跳过程中,两腿“剪绞”动作不够充分,第1跳的腾起角度也偏大,对后两跳的成绩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多数人谈及跳类技术首先想到便是跳高技术。诚然,跳高技术包含于跳类技术之中,但是,跳类技术的内涵与外延不仅如此。跳类技术可以大致分为两类:跳高技术和跳远技术,而跳远又可以细分为:三级跳、急行跳、立定跳三大类。很多中学生通常认为立定跳远技术不容易掌握,在起跳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动作不协调、起跳完成后高度和远度都达不到理想的现象,致使很多学生在体育考试中无法取得优异成绩。笔者通过对立定跳远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概括总结,以便更好的帮助学生提高体育成绩。  相似文献   

14.
阻碍我国男子跳高成绩提高的运动学因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运动学三维立体分析,对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同场比赛中成功和失败跳次的起跳技术进行比较分析,探讨阻碍跳高成绩提高的主要因素。结果发现,倒一步离地瞬间身体姿态、有效控制水平速度的转化和增加离地瞬间重心垂直速度,是提高我国男子跳高成绩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部分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通过三维摄影,对我国部分男子跳高运动员的起跳技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在起跳技术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前者在助跑与起跳衔接阶段的质心水平速度较低,倒1步身体内倾角度变化呈大—小趋势;在起跳阶段,起跳腿着地时的质心水平速度低,身体质心垂直加速距离较短以及起跳腿缓冲蹬伸时间比例不完全符合力学原理等。另外,我国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起跳腿蹬伸不充分以及摆动腿摆速和摆幅偏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17.
18.
采用技术动作录像与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部分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起跳摆动技术分别从摆动方式、两臂和摆动腿的空间变化等方面进行运动学分析,旨在改进、完善跳高专项技术,尽快提高中国女子跳高运动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