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金圣叹在评改《水浒》时是否“独恶宋江”,这是《水浒》研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论证了金圣叹“独恶宋江”是真,是“骂杀”而不是“捧杀”;指出金圣叹是明代后期重要的启蒙思想家,他率性任情、以情格理的反道学的思想倾向是其“骂杀”宋江的主要原因;同时,对金批《水浒》时而出现对宋江的“赞语”,也做了具体分析,认为这主要是为了使用“障眼法”,使其作品在朝廷明令禁毁《水浒》的特定政治环境下得以付梓问世。  相似文献   

2.
金圣叹在评改《水浒》时是否“独恶宋江”,这是《水浒》研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论证了金圣叹“独恶宋江”是真,是“骂杀”而不是“捧杀”;指出金圣叹是明代后期重要的启蒙思想家,他率性任情、以情格理的反道学的思想倾向是其“骂杀”宋江的主要原因;同时,对金批《水浒》时而出现对宋江的“赞语”,也做了具体分析,认为这主要是为了使用“障眼法”,使其作品在朝廷明令禁毁《水浒》的特定政治环境下得以付梓问世。  相似文献   

3.
金圣叹在评改《水浒》时是否“独恶宋江”.这是《水浒》研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本论证了金圣叹”独恶宋江”是真.是“骂杀”而不是“捧杀”;指出金圣叹是明代后期重要的启蒙思想家.他率性任情、以情格理的反道学的思想顿向是其“骂杀”宋江的主要原因;同时,对金批《永浒》时而出现对宋江的“赞语”,也做了具体分析.认为这主要是为了使用“障眼法”.使其作品在朝廷明令禁毁《永浒》的特定政治环境下得以付梓问世。  相似文献   

4.
关于金圣叹删批《水浒》及其中主要人物宋江的功过是非,六十年代初期曾经掀起过一场激烈的争论。在目前学术理论逐步趋于活跃的时刻,此问题重新提出来。这对于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文艺作品、文艺形象,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理论,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我做为一个《水浒》评论的爱好者,认真阅读了周学禹同志的《试论金圣叹所谓“独恶宋江”说》一文。我以为,周文关于对金圣叹“独恶宋江”的评价,自然可以看做是一家之言,持  相似文献   

5.
曾庆鸿 《语文知识》2006,(11):24-24
独具匠心 匠心:精思巧构,如工匠般运用心思。具有灵巧的心思,这里指技术或艺术方面有独创性。也写作“别具匠心”“匠心独运”。唐代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独妙。”  相似文献   

6.
周掌胜 《语文知识》2000,(10):62-63
《赤壁之战》:“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高中课本注解“恶其能”:“嫉妒他的才能。恶,厌恶。”课本注者大概认为“厌恶他的才能”这种说法讲不通,故引申为“嫉妒”。殊不知“恶”字自古及今,均无嫉妒义。因而笔者认为这个注解欠妥。那么,“恶其能”的“恶”应作何解释呢?鄙意以为应解释为  相似文献   

7.
一般认为,文言文中用于主谓结构的主语和谓语之间的“之”字,其作用在于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句子在形式上词组化。本文举出这种主谓结构出现的三种语境中,“之”字都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的语言事实,说明“之”字的出现与否,同主谓结构的是否具有独立性无关。然后对这种“之”字在句中的作用作了初步的分析,认为其作用如《马氏文通》所说,在于疏缓语气以引起强调。  相似文献   

8.
清人涂瀛在《红楼梦问答》中说: 袭人,宝钗之影子也;写袭人所以写宝钗也。晴雯,黛玉之影子也;写晴雯所以写黛玉也。这两段话揭示的是《红楼梦》中人物描写的类型化问题。《红楼梦》善于刻划女性形象,而林黛玉、薛宝钗、晴雯、袭人等刻划得尤为生动。作者何以取得这样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9.
论“不”字独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0.1 所谓“不”字独说,是指“不”字和“不”字的迭用形式单独使用,不跟别的语言成分发生结构上的关系。若有上下文,前后也有明显的语音停顿,书面上用某种标点符号隔开。0.2 能独说的副词数目有限,而且一般使用频率不高,用法也不复杂。但“不”字情况不同。据我们观察,“不”字独说的现象相当活跃。0.3 “不”字独说有两种作用:一是简明否定,二是修订引进。本文分别讨论这两种作用,并说明相关的一些问题。0.4 为了避免引例过长,有的地方不得不借助于省略号。但原文有的本身也有省略号。为了避免混淆,原文的省略号一律用三点(…),笔者所用的省略号一律用六点(……)。  相似文献   

10.
《水浒》第三十九回,写宋江在浔阳楼上“倚栏畅饮,不觉沉醉”之后,“乘其酒兴”,题了两首所谓“反诗”。诗中直言不讳地供认了他仇恨革命和妄图踏着革命人民的尸骨往上爬的狼子野心。它是叛徒野心家宋江的自供状。“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这是说他“自幼”就灌了一脑子孔孟之道的毒汁,“长成”以后,对儒家那套两面三刀、沽名钓誉、以屈求伸的反革命“权谋”颇能心领神会。北宋末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农民起义如风起云涌。北宋王朝的大厦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作为地主阶级一员的宋江.对此极为焦虑。他极端仇恨革命人民,咒骂农民起义是犯下了“迷天大罪”,干了“灭九族的勾当”,恨不得一口把农民起义  相似文献   

11.
8月6日凌晨3时40分,今年第9号台风“麦莎”在浙江台州玉环县干江镇登陆。“麦莎”携带疾风骤雨,有如一只狂暴的猛兽,经行于浙江、江苏、安徽、山东等省,同时也横扫上海全境。虽然此前各地均提前作出准确预报以及充分的预防避灾,台风仍对所经地造成了不可避免的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2.
构思好了,还要表达。构思与表达并非完全一致的。有时,作者构思很好,写出来的文章却很一般。有时,作者构思一般,写出来的文章却很好。关于的者,在中国古代批评史上,陆机、刘勰、苏轼,曾作过出色的论述。关于后者,金圣叹在《水浒》评点中,则作了深人的探讨。金圣叹这方面的思想,可惜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这里试作粗浅论述。  相似文献   

13.
“说课”是指对所确定“说课”题目的教学方案设计的表述。“说课”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位教师的教学功底;“说课”从不同角度可以产生不同的分类;“说课”的内容的确定根据构成课的基本要素和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来安排;“说课”是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也是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理论指导,要体现素质教育的原则精神。关于“说课”的评价,一般而言,评课标准也应是评“说课”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说课可以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说。说教材要说清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说教法可简说教学过程的划分;重点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设计;简说教学辅助手段的选择。说学法要说清交给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培养什么样的能力。说教学过程应注意:每个教学环节是怎样设计的;每个环节的设计意图;说清重点、难点的处理方法;分析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困难及处理对策;体现出因材施教的教学  相似文献   

15.
<正> 一、“说课”的实质 1.“说课”是课堂教学经验的自我总结,并能自然地回归到所讲授的每节课上,它有利于教师水平、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2.“说课”是用语言形式表达的实践论文,且具有自我答辩性质,在“说课”中能明显地看出一位教师的教学特点和逻辑思维能力,对知识的归纳整理能力,对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 3.“说课”是从理论的高度展示老师的施教艺术,通过“说课”活动,会使教师教学质量稳定,促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避免授课的随意怀和教学效果的忽高忽低。 4.“说课”有利于教学研究,有利于集体备课,有利于经验交流,有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二、“说课”的内容 1.说教学目的的确定 要求“说课”教师反复学习教学大纲,结合教材内容,说清教材规定的教学目的,而教学目的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教师必须把握住每节课的基础知识要点。能力和智力训练要点,蕴藏在教材中的思想教育要点,要求教师能抓住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做到突出重点有办法,分解难点有措施。教学目的的设计要明确具体、恰当,它是实现教学大纲要求的桥梁。  相似文献   

16.
9月18日 晴 所谓伊人,就在我班。什么“伊人”啊,不就是名字里带了个“伊”字嘛。更令人不解的是他名字里还有个“重”字,看他瘦得皮包骨,风大一点不定就把他吹飞了呢,论“重”,应该看看本人的体型再下定义。至于“陈”,那是他的姓。他是谁?就是集帅气、聪明和暴力于一身的超级同桌——陈重伊是也。  相似文献   

17.
课本第 84页 :“武昌起义以后 ,清政府命令北洋新军南下镇压革命。北洋新军动作迟缓 ,不听从指挥 ,清政府不得不起用早被罢官的袁世凯 ,任命他为湖广总督。袁世凯故意推辞 ,目的是要清政府交出政治和军事的全部权力。 11月初 ,清政府被迫宣布解散皇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这样 ,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集团取代了满族贵族的统治地位 ,建立了北京政府。”课本第 85页 :“南方革命军的代表伍廷芳和北京政府的代表唐绍仪 ,在上海英租界正式举行和平谈判。”很显然 ,课本提到的北京政府是指袁世凯在北京就任内阁总理大臣并且组阁后…  相似文献   

18.
汪闻 《大中专文苑》2009,(12):37-37
现在暴发的"国学家"之所谓"国学"是什么?一是商人遗老们翻印了几十部旧书赚钱,二是洋场上的文豪又做了几篇鸳鸯蝴蝶体小说出版。商人遗老们的印书是书籍的古董化,其置重不在书籍而在古董。遗老有钱,或者也不过聊以自娱罢了,而商人便大吹大擂的借此获利。  相似文献   

19.
"出息"这个词,父母等长辈对我耳提面命了已不知多少次,但每次的情绪都不同,或严厉或深情或语重心长。翻开词典,对"出息"这个词解释为:发展的前  相似文献   

20.
有一个孩子,13岁时不幸双目失明,后来他父亲送他去了一所盲校,可他并没有因此失去快乐,也没有什么痛苦与悲观的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