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职院校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为目标。道德素质是职业素质的基础,大学生道德责任的培养是职业素质培养的应有之义。目前高职院校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不够,实效不理想,因而对这一课题的创新研究格外重要。要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道德责任培养的现状,分析其原因,明确高职院校大学生道德责任培养的基本内涵,并深入探索高职院校大学生道德责任培养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重视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实现"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这是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在培养目标和教育手段上的根本区别.但是现在不少高职院校却忽视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这一要求.这直接导致了高职院校的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普遍较低这一现实.高职院校要深化改革,提高育人质量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职业性"是高职院校的鲜明特色。职业责任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内容,是高职院校的职业责任,是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德育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保障,同时,高职德育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因此,高职院校应以职业责任教育为核心内容,整体构建校本德育体系。  相似文献   

4.
"第二课堂"是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特点,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高职院校开辟"第二课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军,学生必须要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社会实践能力,才可以更好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因此,高职院校应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应为学生创造更多顶岗实习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对策。  相似文献   

6.
以高职院校学生为调研对象,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目中"好教师"的评判标准进行调查研究和系统分析,总结出了高职院校学生心目中"好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得出了有责任感和对学生有耐心是高职生衡量"好教师"的首要标准等结论。  相似文献   

7.
素质就业应是职业教育的目的性概念、评判性尺度、方向性要求.实现素质就业,是学生、学校、企业、社会的共同诉求.实施素质就业是以学生为栽体为主体为中心的教育现象、企业现象、社会现象,高职院校是责任主体,应当把"素质就业"教育夯实做好.  相似文献   

8.
要充分地发展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其职业生涯的有效持久发展,就需要加强学生专业核心技能、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核心价值观(统称为"三核"素质)的培养。实践证明,通过粗糙集的方法构建学生素质"三核"素质评价模型建构,并结合三个课堂、校企合作的素质培养实践模式,能够有效开拓高职学生素质培养的新途径,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从用人单位的高职毕业生素质需求研究来看,用人单位在招聘我院高职毕业生时偏好四种类型的学生:一是办事灵活的学生干部;二是身体素质较好;三是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四是专业技能过硬(理工科毕业生).而其中用人单位偏好的三种学生(一、二,三)所具备的素质在教育定义上都属于"非专业性职业素质"的范畴, "非专业性职业素质"主要指的是学生的职业理念、从业道德、创新意识、集体协作与交流能力等.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应用性技能的特点决定了"非专业性职业素质"的培养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职业能力的重要性.从用人单位的学生任职能力评价和岗位需求来看,非专业性职业素质对高职更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意义,它们从深层次上关系着高职毕业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该项目的研究,期望能引起高职院校对于学生"非专业性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视,增加高职院校对"非专业性职业素质教育"的投入,使高职院校能够培养出更多的最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付万荣 《海外英语》2014,(21):48-49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高职教育的重视,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效。但是有些高职院校存在着"功利化"现象,过分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要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高职院校在重视学生技能培养的同时,还应通过高职英语等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实践培养人文素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1.
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职业素质核心能力培养目标缺位,素质教育类课程远离职业岗位实际。高职院校在注重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超前培育,应打破职业教育功利化、素质培养边缘化、责任文化碎片化的现象,构建职业素质教育与责任文化融合贯通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对构建高职"体验式"管理素质教育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职院校偏重于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忽略或弱化了对学生管理素质的培养的现象,分析了传统高职学生管理素质培养体系中存在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并进一步提出高职院校实施"体验式"管理素质教育模式的必要性和方式,为探索能真正焊补"技能培养"和"管理素质培养"二者之间裂缝的新型学生管理素质教育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高职院校、企业、社会应当结成育人共同体,共同对高职生人文素质的提升担负责任。高职院校应当发挥人文课程的教化作用、实践活动的培育作用和校园环境的浸润作用,提升高职生人文素质;企业应当释放核心文化对高职生的熏陶作用;社会应当培育良好环境,发挥其对高职生的形塑和影响作用。凝聚三方力量,综合五种途径,形成"三位一体、五措并举"的高职生人文素质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基于分析"感恩教育"在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的作用及现今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探究"感恩教育"如何在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制造”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顺应了"中国制造"的发展趋势,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在"中国制造"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尽快补上"工匠精神"的短板,将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作为办学理念和学校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才能走得更好更远。  相似文献   

16.
何静 《教育与职业》2012,(2):173-174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始终是围绕"素质"和"能力"而展开的。素质是培养综合能力的基础,能力则是内在素质的外向体现。高职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主要体现在知识底蕴、职业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探究学习是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还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渠道: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强化学生职业能力;推进考试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以学生为本”是高职院校责任教育的核心和基本出发点,高职院校实施责任教育不仅是社会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更是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自我完善与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应优化责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在学生的内心中建立责任意识行为,树立责任教育榜样.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职院校所有工作的生命线。在后疫情时代加强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高职院校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促进学生养成健康心理和良好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围绕爱国情怀、责任担当、文化自信和素质培育等主要内容,通过利用课堂渠道,培育爱国情怀;融合实践资源,深化责任意识;依托网络媒体,增强文化自信;强化服务保障,培养良好素质等途径;全面增强后疫情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9.
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是高职院校重点工作内容之一,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当中应有合理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使综合素质评价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一定的作用。文章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对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现状,提出了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理念和原则。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不仅包括培养高素质且拥有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还有促进知识创新和科研力量的提升。而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且与学生朝夕相处又具有较高教育教学素质,必然在实现高职院校新责任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本文着力在分析高职院校班主任管理工作现状的基础之上对其如何立足高职院校自身特点发挥其应有作用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为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