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构建“生活作文”体系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走进生活 ,丰富素材库叶圣陶先生说 :“生活如泉源 ,文章如溪水 ,泉源丰富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在“生活作文”的研究中 ,我们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 ,指导学生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1 以社会为背景 ,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作文教学中的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 ,都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时我们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并有意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如观察乡村、街道的重大建设与细微变化 ,留心家庭中一些生活设施的添置……观察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工作表现 :如民警指…  相似文献   

2.
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有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多积累、尊重学生个性,让个性飞扬;仔细观察,并过滤材料,做生活的有心人就能打破作文难的窘境。  相似文献   

3.
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有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多积累、尊重学生个性,让个性飞扬;仔细观察,并过滤材料,做生活的有心人就能打破作文难的窘境.  相似文献   

4.
<正>"作文难、难作文",这是很多学生的普遍感受,也是语文教师面对的一大难题。一提起作文,很多学生就不喜欢———望文却步;咬笔头———无从下笔;数字数———无话可写;写空话———凭空杜撰。造成小学生作文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学生不善于留心生活、观察生活,不善于发现生活的意义和乐趣,不善于把自己的生活写进作文。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多方面挖掘写作资源,善于引领学生走进生活的殿堂,去聆听、去感悟、去体验、去观察。  相似文献   

5.
关宁 《快乐阅读》2011,(9):76-76
作文是生活之反映,离开了生活便没有了作文。让学生立足于生活经验进行写作,是当前作文教学的新要求。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在作文训练中,引导学生进行即兴观察和有意观察,都是促使学生认识生活、从中获取作文素材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习作写什么?写"周围的事物"."周围"即学生的生活圈.生活如影随形,学生却视而不见;生活过去了,语言没跟上.孩子习作无话可说,实际上不是"写"的问题,问题核心在于他们不知道如何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因为对生活进行"写真"是需要敏锐观察、深刻记忆的,而中年级小学生的有意注意还处于萌芽阶段,受注意品质的发展水平及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制约,他们难以主动观察与发现,不能通过感情的追忆,唤起已经过去的热情和情绪.这正是中年级小学生感觉作文难的原因.真正解决学生起步作文无话可写的难题,加强有效的观察指导,培养观察能力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7.
作文来源于观察,来源于生活,在小语教材中明确要求观察的作文就占了95%以上。然而,小学生往往忽视观察。不仅没有观察习惯,也没有观察兴趣和方法,所以教师要重视指导学生观察,注意四个结合。一、要重视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相结合。有意观察,即指有目的观察。如为了写好一个小动物,老师事先让学生观察自己喜爱的一种小动物,然后再写。无意观察,即不带任何目的观察,就是平时要留心捕捉到发生在身边的事物及在脑海中闪现的念头,要及时写在日记本上,汇成作文材料库。事实  相似文献   

8.
魏莉 《考试周刊》2014,(94):46-46
<正>一丰富的作文积累,来自大量的阅读,更来自多姿多彩的生活。只有先正确地认识了事物,才能真实地表达出对事物的看法。因此,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既要引导学生形成观察的意识,更要教会学生观察的策略、技巧和方法,才能帮助他们更全面、深刻地认识事物,达到自主积累作文素材的效果。一是引导学生从无意注意进入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的、自觉的、需要人们做出努力的心理活动。从无意观察到有意观察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将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  相似文献   

9.
<正>一、融入社会,走进生活教师指导学生作文的时候,要从指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生活开始,教师指导从作文内容着手是解决作文难、无话可说的关键。当前学生作文效率低,内容枯燥,其根本原因就是学生作文缺乏生活素材,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从生活中引水,寻找生活化的习作内容。  相似文献   

10.
宫占元 《甘肃教育》2013,(22):76-76
一、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创作欲望作文教学难,首先难在学生缺少表达的欲望、冲动和兴趣;其次。难在学生没有素材可写。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学生才能对生活产生激情,触发感悟,才会积累材料.产生表达的欲望,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师难中之难,只有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认识生活,感悟生活,才能让他们妙笔生花。还要加强习作的训练,命题与半命题作文相结合,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培养作文的兴趣,力争一文一得,讲究批改作文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切实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2.
日记写作训练常被教师忽略或是过高估计它的作用,而日记应该是作文教学中有意且必要的补充,是课堂写作教学的课外延续,因为日记写作有利于学生对生活的观察、材料的积累;有利于学生表达真实的内容,真挚的情感;有利于学生训练表达和激发写作兴趣;有利于学生彰显个性和作文创新。但日记作文时,还得对生活表象进行艺术的加工提炼,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日记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如何走出学生作文陷入的应试怪圈,只有改进现有的作文教学,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有意地观察生活,并主动借鉴他人作品,学习写作方法,变被动作文为主动作文。  相似文献   

14.
实施新课标,作文占据着重要地位。中考和高考分值也逐年上升。但目前的作文现状,对于学生而言,作文难写,一提作文就头疼;对老师而言,作文难教,一提教作文就心怵。这种现状的产生是有根源的,那就是教师缺乏对作文的反思和摸索,学生对作文认识不够,不能把握它的关键。针对这种现状,在几年的教学中,积累了以下三点心得。一、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必须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生活是一切艺术的源泉。作文是人类的一种精神创作艺术,缺乏良好的生活积累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一个瓶颈,因此,要让学生写出好作文,突破瓶颈,必须让他们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获得…  相似文献   

15.
浅谈现代教学媒体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江苏省滨海县振东中心小学周仁洋很多师生认为作文难,教学生作文更难,究其根源,恐怕方法陈旧,手段落后,不贴近学生生活是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时代发展,电教手段已逐渐渗透到学校教育科学各个领域。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如投影、幻灯...  相似文献   

16.
“作文难,作文难,作文课上不开颜。”为什么现在的学生生活丰富多彩,而作文时却无话可说呢?究其原因是学生平时不太注意对周围的事物进行有意识的观察,不会从日常生活中积累素材。让作文走进生活,让学生们放开手脚,自由表达、真实表达、有创意地表达……这成为作文教学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难,难就难在学生写作文难;学生写作文难,难就难在没有"没有材料可写"可写。要解决学生这一大难题,老师就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获取作文材料。  相似文献   

18.
黄梅芬 《考试周刊》2015,(18):50-51
作文没有典型的素材,文章就没有充实感,主题难突出。观察生活,提炼观点;认真听课,学会迁移;关注时事,感悟生活,是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三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李悦 《家教世界》2013,(6):41-42
很多学生一提起作文就感到头痛,部分教师也是深感作文教学之难。究其原因,是学生接触社会、接触生活太少,导致积累的素材不够。其实,只要学生学会观察,掌握了观察的方法,在观察中思考,作文自然就有了丰富的素材,并且能够写出真情实感来。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再从旁对观察方法加以指导就能够培养出好的观察习惯来。  相似文献   

20.
生活中,我们常听学生说:作文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初中作文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学生难,难在无从写起;老师难,难在无从教起。于是乎,在畏难的心理驱使下,学生写作文胡编乱造,老师教作文只批不讲。作文教学的这一现实困难就是因为我们缺乏长期有效的作文训练手段。笔者结合二十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搜集整理工作上的心得体会,尝试从兴趣培养、思路拓展、思维训练、方法训练、阅读积累、能力训练等几个方面来化解这一教学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