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众所周知,“推敲”一典源于“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苦吟诗人贾岛,而经韩愈拍板的“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千百年来更是深入人心。但是,当我们学习了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一文后,顿时有了一种登高望远的胸襟与气度。朱先生不迷信、不盲从、求真求实的精神以及他那博大深厚的学问造诣令我们感佩不已。在朱先生的精神感召下,笔者斗胆谈一点自己对朱先生所谈“推敲”的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2.
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开篇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到底是因何而引起的 ,历来论者颇多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两种观点 :一种是大语境论者认为“像他这样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 1 92 7年国内两大政治力量尖锐对立的形势下 ,就不能不隐于进退失据的困境之中———《一封信》与《那里走》所表露的正是这选择的困惑” (钱理群《重读名著》)。很明显 ,大语境论者认为朱先生的“不宁静”是由他生存的时代使他“困惑”“彷徨”所引发的 ;另一种则是庸俗论者 ,他们认为“不宁静”可能是由与老婆吵架引起的。笔者认为后者固然可置之不理 ,就是前者…  相似文献   

3.
《教师报》第709期(1998年8月23日)第4版上曾发表朱介人先生《古今造字趣闻》一文,读后获益匪浅。但也产生了两点疑问,兹提出来就教于朱先生和广大读者。一是武则天是否定造过“曌”字?朱先生肯定地说:  相似文献   

4.
《荷塘月色》一文的首句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可见朱先生的心情是被搅乱了,沉重了。可以由此推定,朱先生是有“许多愁”了,否则,先生有什么拿不起放不下的,还非得凭借这“日日走过的荷塘”,希望“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来寻求解脱呢?从文中看,朱先生从走出家门直至归去,人始终是清醒的。他明明知道,这一片荷塘月色,绝不可能是自己的,便出于急着要摆脱现实生活中无法摆脱的“许多愁”的需要,所以就在精神上幻想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然而虽说“好像”,但终究不是。毋庸讳言,朱…  相似文献   

5.
十多年前,朱绍禹先生主编的《美日苏语文教学》(1991年)一书出版时,笔者曾对该书中所体现出的学术思想作过一些探讨,其中的某些看法曾经得到过朱先生的首肯,朱先生在给笔者的信中曾感慨地说:“知我者,大兰也!”如今,朱绍禹先生主编的《语文学科研究动向》又问世了。结合朱先生其他一些著述,笔者以为,作为著名的语文学家,朱先生的学术思想可以以本文的标题即“‘大语文’思路‘全球化’意识”来概括。  相似文献   

6.
霍寿喜 《作文》2023,(11):52-53
<正>我看过电影《白鹿原》,应该说拍得很不错。但电影的长度毕竟有限,小说里经常出现的一些人物,在电影里常常只能走个过场,甚至连走过场的机会都没有。例如,电影《白鹿原》里是没有“朱先生”这个人物的,陈忠实生前对此特别遗憾,以至于他后来和电视剧《白鹿原》的编剧交谈时,笑言自己的最大希望是“把朱先生给找回来”。也因此,我再次阅读《白鹿原》时,  相似文献   

7.
《绿》文中“了”字的妙用江苏沛县教育局教研室赵后乐朱自清先生的《绿》全文共41句,1000多字,仅用“了”字煞尾的就有18句,但读之不觉累赘、俗气。在朱先生笔下,“了”字或联情,或缀景,或叶韵,使文章更加脍炙人口。一、联情朱先生曾两次游仙岩。一次春天...  相似文献   

8.
学习了《咬文嚼字》,许多师生可能还沉浸在“推”和“敲”选哪个字好的深长思考中。朱先生说,“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贾岛当时显然知道,但为什么还是难以取舍呢?而韩愈这位文苑巨擘炼字高手经过长考,为他这一“用字的难处”作了一个取舍,并得到普遍认同。可是韩愈是怎么想的文章却不接着直接解说清楚,是不是朱先生也弄不清贾岛无法确定哪个字好的道理呢?  相似文献   

9.
朱自清先生的《绿》全文共41句,1000多字,仅用“了”字煞尾的就有18句,但读之不觉累赘、俗气.在朱先生笔下,“了”字或联情,或缀景,或叶韵,使文章更加脍炙人口.一、联情 朱先生曾两次游仙岩.一次春天,雨小,瀑小,潭浅,绿浅,故春游时的朱先生并没有“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二次是秋天,雨多,  相似文献   

10.
在《四川师院学报》1981年第1期上发表过《“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质疑》一文(以下简称《质疑》),其基本观点是认为文学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不必要、也不可能区分为“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其论证是否科学,我认为是可以商榷的。以下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期在这一理论问题上明辨是非。  相似文献   

11.
程度副词“很”与“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德熙先生指出:“不同的程度副词除了语义上表示的程度有差别外,语法功能也不完全一样。”本文根据朱先生的观点对运用得比较广泛的程度副词“很”与“最”进行一番考察,从而概括出它们在语义、语用和语法方面的特点。 一、语义和语用方面的特点 “很”与“最”在语义上都表达了程度加深的意思,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但在表示深的程度上存在着不同之点。如:  相似文献   

12.
林育芳 《学子》2004,(5):56-56
《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有“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之句。我在疏通课文时很自然地将句中的“黎民”一词解释为“老百姓”,谁知课后有学生提出疑问,他还拿出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先生把“黎民”解释为“黑头发的民众,少壮者”。这倒使我不得不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13.
朱光潛先生在他的文章《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质疑》(《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1期)里,反复阐发了一个观点: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之间不能划等号,意识形态不能代替上层建筑。朱先生这个观点是对还是不对呢?我认为,如果把上层建筑理解为政治、法律等设施和意识形态的总称,那么,“不能划等号”。“不能代替”,就是说不能把上层建筑看作只是意识形态,而把政治、法律等设施排除在上层建筑之外,这当然是正确的。可是通观朱光潛先生文章的整个思想,显然不是这个意思。朱先生颇有感慨地说他过去“鹦鹉学舌,把原属意识形态的文艺说成上层建筑”,现在“发现这里大有问题”。文章中都清楚地表明,朱先生说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  相似文献   

14.
读了2003年第9期《中小学管理》刊登的《家长才是“上帝”》一文后,笔者对文中“视学生为‘上帝’不合适”之观点很是赞同,但对文中“家长是学校教育服务的‘上帝”之观点却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15.
朱光潜曾说:“文学是人格的流露。一个文人必须是一个人,须有学问和经验所逐渐铸就的丰富精神生活。有了这个基础,他让所见所闻、所感所接触的文字很本色地流露出来,不装腔、不作势,水到渠成,他就成就了他的独到的风格”(《从我怎样学国文说起》)。这是朱先生的经验之谈,是有益于指导作者修养和作品提高的。然就文章本身而言,“本色地流露”、“不装腔、不作势,水到渠成”,其实就是文章“气韵”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关于“明月别枝惊鹊”●陆精康“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是辛弃疾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起首两句。“别枝”乃至整个句子的意义,素来众说纷纭。(注)朱光潜先生在《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一文中,对该句作了“与一般解释不同”的分析。朱先生认为,“...  相似文献   

17.
李冲 《语文知识》2004,(10):36-36
“广大青年一定要深刻认识我们的国情,要有坚韧不拔的充分思想准备,取得成绩时不盲目乐观,遇到困难时不气馁悲观。”这是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的句子(见高中《语》第一册62页)。《语知识》2004年第6期《语言字规范四题》认为其中的“坚韧不拔”应当改为“坚忍不拔”。笔不同意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8.
朱自清,这位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巨匠,以其在文章中真挚深厚的情感投入、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缜密精巧的艺术构思、独特细腻的语言魅力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坛的崇高地位。如果将现当代散文当成一座大花园,那么朱先生的文章可堪大花园中最耀眼夺目的一簇鲜花,而《荷塘月色》可谓是里中“花魁”。朱先生的《荷塘月色》一文可堪情感真挚.构思纤妙之精品。  相似文献   

19.
高中语文第一册(90年版)《诗经》二首《硕鼠》中的“无食我苗”,《教学参考》译“苗”为“水稻”。朱东澜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注释为“禾苗”苗者,《辞源》曰:“未扬花结实之禾”。由此可见,朱先生是直译其义,《教参》则是意译。笔者以为此处应译为“猎物”。查《辞源》“苗”字第四款:“夏季打猎”。《左传·隐公五年》:“春蒐(sou),夏苗,秋狝(xian),冬狩。”(蒐:春天打猎,狝:秋天打猎;狩:冬天打猎。)据此,“苗”在句中又充当了“食”的宾语;可活用的名词。作:“猎物”讲。  相似文献   

20.
学习了黄兆龙先生《现代学校应“无为而治”》(见《中小学管理》1999年第1期,下称“黄文”)和鲁明先生《“无为而治”不可取》(见《中小学管理》1999年第5期,下称“鲁文”)两篇观点截然相反的文章后,深受启发。现谈一点个人的肤浅认识,以向两位先生请教。  “黄文”和“鲁文”都认同“无为而治”是两千多年前道家的哲学思想,都以《老子》等文中有关章节或语句作为各自观点的论据,并作了深入的阐述,使我获益匪浅,但孰真理,只有看实践检验的结果了。  笔者对“无为而治”实无深入的研究,只是凭直觉在工作中摸索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