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年代末,斯大林在苏联党内确立了他的个人领导地位,从这时开始,直至1953年他逝世为止,是苏联历史上的“斯大林时期”。在此期间,苏联形成了一种称之为“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该体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排斥和限制商品经济正常发展,同时又不得不在一定范围内保留和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斯大林时期有关商品经济的所有理论与实践问题,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几乎都首先与斯大林的名字有关联。这一方面由于斯大林多次谈到过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货币问题,1952年出版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则专门论述了这一问  相似文献   

2.
二十年代末,斯大林在苏联党内确立了他的个人领导地位,从这时开始,直至1953年他逝世为止,是苏联历史上的“斯大林时期”。在此期间,苏联形成了一种称之为“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该体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排斥和限制商品经济正常发展,同时又不得不在一定范围内保留和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斯大林时期有关商品经济的所有理论与实践问题,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几乎都首先与斯大林的名字有关联。这一方面由于斯大林多次谈到过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货币问题,1952年出版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则专门论述了这一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斯大林拥有至高无上的政治和思  相似文献   

3.
苏联干部制度是苏联政治制度的核心,干部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是苏联政治进程重要的内容之一。布尔什维克党建党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形式奠定了苏联干部制度的雏形,布尔什维克党执政初期,干部任命制原则取代民主选举制原则,权力高度集中的干部任命机关建立起来,高度集中的干部任命方式逐渐定型,党和国家高度集中的干部任命制度——官职等级名录制得以建立。苏联干部制度的基本原则和运行机制最终导致产生了官僚特权阶层。  相似文献   

4.
斯大林时期是苏维埃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苏联制定了新宪法,统一了立法权,确立了最高苏维埃体制,从而消除了苏维埃政权之初立法职权分散、法出多门的不正常现象.这一时期,苏联还进一步完善了民主选举制度,为活跃苏维埃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努力.斯大林时期是苏维埃体制的框架基本定型的时期,后来的所谓改革实质上不过是一种修补和完善,总体上并未超出这个框架(戈尔巴乔夫后期除外).  相似文献   

5.
斯大林时期苏联对犹太人的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大林在其统治的不同时期对苏联境内犹太民族实行不同的政策——同化、压制、利用、消灭。这些政策的实施,客观上加强了苏联犹太人的民族意识,但伤害了犹太人的民族感情,使他们对苏维埃政府失去信任。  相似文献   

6.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高校招考制度的总趋势是由各高校自主招考向全国统一招考转变。这种变迁既是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应对。探讨国民政府时期招考制度变迁的规律,对改革和完善当今高校招考制度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分析苏共失败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从斯大林时期开始,苏共日益脱离群众,对人民利益的损害日益严重,最终走向失败。主要表现为:个人高度集权、官僚特权阶层腐败、暴力专政、党群关系倒置和忽视群众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8.
本世纪二十年代初至五十年代初,斯大林是苏联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也是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事业的领袖.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形成的理论与实践,对苏联的发展有决定性的作用,对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斯大林时期形成的苏联政治体制模式于我国政治体制的形成曾经起过一定的极积作用。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因此,我们探讨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政治体制形成过程的经验教训.对于加速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执政党监察制度的严明高效不仅决定着执政党是否能够保持清正廉洁,而且影响到其决策的科学性,并对决策之后的执行效果产生重大影响,从而直接关系到执政党能否有效保证其执政地位,实现其执政理想。本文系统考察了中共党内监察制度在民主革命时期的递嬗过程,并就完善和发展现行的党内监察制度展开理论思考,为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的党内监察制度建设提供更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0.
延安时期中共基层组织建设是中共在局部执政时期的重要“治党”举措,在坚持党的组织建设基础性地位的同时,通过重视中共基层组织队伍建设、健全中共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和严肃中共基层组织纪律要求等路径,对维护中共团结统一和促进革命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支撑。 因此,对这一时期中共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史实进行系统梳理,能为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提供丰富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三十年代,法国著名作家安德烈·纪德依据访问期间的所见所闻,撰写了《从苏联归来》一书。在书中.他既描绘了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取得的诸多成就,又描绘了其所存在的个人崇拜、僵化的舆论宣传等诸多不足。而其不足的存在与官僚阶层的存在及盲目自大的心态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2.
苏联是个高度集权的国家,在历史上,这种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也曾给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带来很大影响。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国家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高度中央集权体制的弊端愈来愈显露出来。本文着力从历史的角度,考察苏联中央集权制的来龙去脉,探究其形成、发展的原因,以期这一努力能为我国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提供借鉴,并对预测苏联现阶段的改革前景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3.
农业是苏联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并成为苏联社会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科学地总结和理性地分析苏联在农业问题上的利弊得失,对于当下的中国裨益甚大。  相似文献   

14.
斯大林社会主义建设的思路和苏联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斯大林及其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评价这一重大而又疑难的问题,应坚持实事求是和历史主义的科学态度。它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处在资本主义包围的特殊环境中形成的类似“战时共产主义”的思路和模式。它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以战争与革命为主题的时代要求,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反法西斯卫国战争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二战后,它对于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恢复经济,初步建立工业基础,也起过积极的历史作用。但在同时,它又包含了一系列缺陷和弊端。当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其缺陷和弊端就日趋突出出来,成为经济和社会继续发展的障碍,成为苏联东欧剧变的深层原因。研究这一问题,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邓小平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如何克服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和弊端,走出了一条适合和平与发展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标志着社会主义正由适应以战争与革命为世界主题的早期阶段,进入到适应以和平与发展为世界主题的、社会主义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5.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效显著提升,为夺取全国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定的组织基础。面对党的中心任务和革命发展形势变化,中共通过健全基层党组织体系、纯洁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制度和纪律建设等方面的新作为,进一步加强党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建设,从而夺取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全面考察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的历史经验,对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影响现代中国高等教育形成和发展的苏联高等教育模式,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法国拿破仑时代高等教育体制的影响,这一模式的基本雏形形成于沙皇俄国时代,确立于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教育改革。就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而言,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苏联模式对新中国的教育影响很大,而战后、特别是60年代之后苏联高等教育对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7.
<正>工农检查院是苏联国家监察机关存在和发展历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从1920年2月成立,到1934年1月被撤销,存在了十四年时间。考察这段历史,给予客观的评价,总结经验教训,可以为今天的体制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俄国无产阶级取得了国家政权,建立了苏维埃国家。1918—1920年,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经历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战,打退了外国帝国主义和白匪军的联合进攻,粉碎了他们妄图颠覆苏维埃政权的阴谋。联共(布)在领导人民进行军事战争的同时,积极地进行建设新型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工作。工农检查院就是在国内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和平时期即将到来之际建立的。  相似文献   

18.
勃列日涅夫当政期间,在贯彻集体领导,尊重苏联法律的存在,以及改善全苏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较之斯大林时期有明显的进步。但是,勃列日涅夫把握不住历史提供的绝好机遇,迎合苏联社会"在册权贵"的需要,一味从马克思主义书本中讨生活,窒息新经济体制改革,死抱住计划经济不放。在经济整体停滞,社会危机日益显露面前,以进入"发达社会主义"的臆想自我陶醉,最终把苏联引进死胡同。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解放战争时期干部读书制度的经验,指出其对现代干部读书学习的启示意义,认为解决实际问题需要干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20.
斯大林时期长期的党和个人过分集权的执政体系是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也是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失败的重要因素.道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之一,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从道家治世的角度来看,苏联执政体系之所以会失败,主要是因为违背了"无为而治"、"上善若水"、 "取之予之"的治世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充分吸取传统哲学的思想,对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